俾斯麦的句子(俾斯麦名句)

2023-06-09
28 阅读

俾斯麦之所以被称为“铁血宰相”,是因为他在当上首相的第一周,即在下议院一次会议上发表演说:“德国所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普鲁士在统一德意志后建立的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的帝国,这反映出当时普鲁士的资本主义并不是很发达,也正是因为如此,普鲁士要依靠王朝战争而不是依靠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改革来完成统一的任务 。

俾斯麦真得说过“真理在大炮在射程之内”这句话吗

说过,如下:{原文哟~~}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

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时机,这样的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好几次。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

今日大国为什么要打仗,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利己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这是与小国所不同的。

……当大臣的原本可以很容易地鼓吹战争,一面却围坐在家中的火炉旁取暖。

一个大臣也可以很容易地在这里大吹大擂,一面却叫手持钢枪的军人在雪地中流血,来决定是否可以打胜仗赢得美名……一个执政者毫无理由的就要宣战,是祸国殃民的行为,战争的理由应当是在战后还能站得住脚的,这样的理由才是有力量的。

战争结束后,你们将会以另外的眼光看待发生过的这一切。

你们要有胆量面对那些在沉思自己的田产为什么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的农民,面对那些受了伤残废的人,面对那些儿子已阵亡的父亲们,你对他们说,‘你们虽是极为痛苦,但是要与我们同乐,因为统一的宪法已经得救啦..假如确实成功地按照这条新的、正在走的道路争得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的祖国……那我可能会对这个国家新秩序的创始人表示我的感谢;
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我确信,普鲁士的荣誉并不取决于为了那些正在生病的议会著名人士在德国到处扮演唐·吉诃德,德国的统一和在议会的讲坛上作报告的权力不是同一类问题。

没有普鲁士的军队,并且是一支强大的普鲁士军队,德意志民族的观念根本就不会实现。

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

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

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而是要用铁血来解决。

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奋斗。

这句名言是俾斯麦说的,出现在他的一次演讲上的,保证真实,我一本历史书上有又在网上找到了~~~。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原句是什么?

原句如下:这句话原句是俾斯麦说的,原句是“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简介: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

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

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

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

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残酷镇压工人运动;
对外力图运用联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

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职。

俾斯麦下台时被封为劳恩堡公爵。

此后他长住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

1898年7月30日,俾斯麦病逝,享年83岁。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是谁说的?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句名言是俾斯麦说的,而且这个出现在他的一次演讲上。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

历史背景: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

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

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而是要用铁血来解决。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