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印尼小学(刘峙在印尼教书)
而淮海战役最终失败,国民党精锐主力消弭殆尽,虽然刘峙在这场战役之中并没有太大的过失,还是再次被撤销了所有的职务。
被撤官的刘峙再也不再妄想打仗了,于是带着一家老小去往香港,在印尼教学糊口。
1953年,蒋介石念及旧情...。
刘峙为什么是杜聿明的老师
刘智对下属有耐心,随和,和蔼。
他也会看领导是什么意思,他会跑在领导的前后,或者至少他会听领导的。
蒋介石需要像陈诚一样高效,像刘智一样听话的人。
淮海战役爆发前,蒋介石想让白崇禧当总司令,但白崇禧认为国军完全被动,坚决拒绝。
在前线指挥机构的选择上,蒋也希望由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杜指挥作战,但杜于1948年10月15日被紧急调往东北剿匪总司令部。
当时,姜没有可靠的人选,所以由徐州都督刘智指挥战斗。
知道刘智在战斗中不如杜,但刘智更听话。
还有一点,就是刘智早起还是挺强的,尤其是中原大战。
不然他也不会是五虎第一将。
说他不会打真的不对。
但在解放战争中,他成了逃亡的将军。
刘智为什么出逃,是为了保存蒋介石中央军的实力。
他理解蒋介石保存实力的心理,越逃越受蒋介石重用。
抗战初期,他在平汉线上与日军作战。
见势不妙,他逃了!虽然赢得了逃将的名声,但还是为姜军保存了实力。
而且刘智确实比宝鼎军校校友杜要老得多。
甚至他的资历比国民党内的老蒋还要老。
杜生于黄埔,刘智是黄埔军校教员。
两人其实是师生恋。
到1927年北伐时,刘智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杜虽然是中校官至连长。
那些日后叱咤风云的将领,如顾、陈诚、蒋、朱绍良、魏都曾为他效力。
/
/
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
images/
20181025/
75aadc0bacf84844837becfc01e00719.jpeg。
刘峙为何从长胜将军变为猪将军
主要是因为他在淮海战役之中的拉胯表现。
1946年9月6日,刘峙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所属的赵锡田的第三师战线突前,被渡过黄河的刘伯承、邓小军大军包围,定陶战役导致全军覆没。
淮海战役,刘峙再度复出,蒋介石重新起用他为徐州剿共总司令,刘峙见校长如此器重自己,拍着胸脯当即表示:“要我做官,不能奉命;
要我拼命,义不容辞!”谁知在他宣誓就职的第九天,河南开封被解放军陈毅、粟裕部攻克。
紧接着,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全歼下属所部杜聿明兵团,活捉中将杜聿明,历时55天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余人。
刘峙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气得蒋介石一蹦三尺高吼道,我就赶55万头猪,共军也不可能在一个多月全部捉完,况且你有全美式先进武器呢,故此,江郎才尽的刘峙赢得“猪”将军恶名。
刘峙(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经扶,号天岳,江西吉安人。
早年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毕业后入滇军。
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为蒋介石的亲信,参加北伐战争。
后历任师长、军长、第一集团军总指挥、“讨逆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