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歌曲大全

2023-06-09
36 阅读

军旅歌曲20首好听有哪些?

1、《军中绿花》《军中绿花》是流行于军营中的一首歌曲,该曲朗朗上口,编曲较为民谣化,却透露着一种纯净的情怀,由歌手小曾创作并演唱,在军营中口口相传,颇为流行。

另外军中绿花现在已经引申成为部队的女兵。

歌曲词来自于全国各地,由小曾以及吴颂今老师整理创作合成。

2、《人民军队忠于党》这是一首由著名军旅作曲家肖民与词作者张永枚合作完成的军队队列歌曲,创作于1960年。

其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刊于《解放军歌曲》后在全国流传开来。

1961年,它被军委总政治部列为全军必唱的13首歌曲之一。

3、《当兵的人》《当兵的人》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刘斌演唱.演唱家怀着激昂的情绪、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又称作《咱当兵的人》。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4、《南泥湾》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

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

5、《当那一天来临》《当那一天来临》是解放军总政治部2005开展的《战斗精神队列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的最佳作品之一。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作为一首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军中歌曲,将我国解放军英姿飒爽、英勇向前的精神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最优秀的25首军旅歌曲

最优秀的25首军旅歌曲如下:1、为了谁,原唱是祖海,它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

2、咱当兵的人,原唱是刘斌,被阎维文等人多次翻唱,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真正军人的歌”。

3、军港之夜,原唱是苏小明,这首歌创作于1980年,当年,词曲作者被军港的景色和海军们辛劳的生活深深感染,于是创作了这首专门歌唱海军的歌曲。

4、军中绿花,原唱为小曾,小曾退伍17年,始终不忘部队,依然坚持创作军旅歌曲,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军中绿花》,进一步奠定了他军营民谣创始人的地位。

5、驼铃,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作曲者为王立平,歌词表达了含泪式离别情和浓浓的战友情,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6、洪湖水浪打浪,红色经典。

7、儿行千里,刘和刚。

8、红梅赞,红色经典。

9、地道战,红色经典。

10、我们走在大路上,红色经典。

11、英雄赞歌,红色经典。

12、我的老班长,原唱小曾。

13、相逢是首歌,原唱小曾。

14、草原之夜,红色经典。

15、映山红,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16、再见了大别山,原唱红色经典。

17、骏马奔驰保边疆,原唱蒋大为。

18、送战友,原唱小曾。

19、北京的金山上,红色经典。

20、南泥湾,红色经典。

21、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原唱陈景熹。

22、红星照我去战斗,原唱李双江。

23、相逢是首歌,《红十字方队》片尾曲。

24、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原唱李谷一。

25、老山回来的连长,原唱陆海空三人组。

军歌十首必唱歌曲

军歌十首必唱歌曲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军中绿花》、《为了谁》、《打靶归来》、《驼铃》、《小白杨》、《当兵的历史》、《我的老班长》、《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当那一天来临》等。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由张松如(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被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2019年6月,该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

2、《军中绿花》《军中绿花》 是流行于军营中的一首歌曲,该曲朗朗上口,编曲较为民谣化,却透露着一种纯净的情怀,由歌手小曾创作并演唱,在军营中口口相传,颇为流行。

3、《为了谁》《为了谁》是祖海演唱的歌曲,由邹友开作词,孟庆云作曲,收录在1999年8月1日祖海发行的同名专辑《为了谁》中,1999年10月,该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998年,因连日普降暴雨,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而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解放军用自己的身躯抵挡在洪水面前,而《为了谁》的创作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祖海希望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救灾英雄表达发自内心的崇敬。

4、《打靶归来》《打靶归来》是由牛宝源、王永泉共同作词,王永泉作曲,于1960年在部队中创作的歌曲,该曲获得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

1960年初,部队业余作曲家王永泉在《部队文艺创作选》上看到这首小诗,认为它很有部队生活气息,于是添了4句歌词(即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并将原来的“清脆的枪声”改成“愉快的歌声”,使其成为一首歌词,进而谱成这首深受战士喜爱的“士兵小调”《打靶归来》。

5、《驼铃》《驼铃》是由王立平作词作曲,吴增华演唱的歌曲,是1980年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曲,2012年12月,该曲入围“回声33年——内地流行音乐100首金曲1979-2011”。

此曲是电影《戴手铐的旅客》的主题歌,《驼铃》他运用的是“传统的琵琶、二胡加革命情怀”。

6、《小白杨》《小白杨》是一首以白杨树作喻、赞誉中国边防军人的歌曲。

7、《当兵的历史》《当兵的历史》是由蔡国庆和杭天琪合唱的一首歌曲,由印青谱曲,李峰填词,在1994年《又是春风满人间》军民迎新春晚会中演唱。

8、《我的老班长》《我的老班长》是曾德洪于1996年演唱的歌曲,由曾德洪、吴颂今作词,曾德洪作曲,音乐风格军歌,军营民谣,收录于2003年6月25日发行的专辑《我的老班长》。

该歌曲发布后迅速登上全国各大城市电台排行榜,并获得1996年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

1996年,《我的老班长》获得中央电视台首届"
军神杯"
军旅歌曲MTV大赛优秀作品奖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组合类金奖。

9、《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是一首军旅的歌曲。

是最优秀的25首队列歌曲之一。

这首歌诞生于美丽繁华的黄浦江畔,一个军事学院门口,上海的风使作者看到了至今仍难以忘记的一幕。

10、《当那一天来临》《当那一天来临》是由王晓岭作词、卢肃作曲的歌曲,创作于2005年,收录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2006年3月21日发行的专辑《战斗精神队列歌曲》中,2006年,该曲入选解放军总政治部开展的全军优秀战斗精神队列歌曲评选最佳作品奖。

该曲的创作灵感是王晓岭和团里几位词曲作家到山西某机步旅深入生活时产生的。

当时王晓岭等人正赶上这个旅的“猛虎连”在召开出征誓师大会,全连官兵在连旗上签名。

受这种气氛感染,王晓岭等人也把名字签到了旗帜上,所以歌词中写道:那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

十首最经典军歌

1、《军中绿花》《军中绿花》是流行于军营中的一首歌曲,该曲朗朗上口,编曲较为民谣化,却透露着一种纯净的情怀,由歌手小曾创作并演唱,在军营中口口相传,颇为流行。

另外军中绿花现在已经引申成为部队的女兵。

歌曲词来自于全国各地,由小曾以及吴颂今老师整理创作合成。

2、《人民军队忠于党》这是一首由著名军旅作曲家肖民与词作者张永枚合作完成的军队队列歌曲,创作于1960年。

其节奏鲜明,铿锵有力。

刊于《解放军歌曲》后在全国流传开来。

1961年,它被军委总政治部列为全军必唱的13首歌曲之一。

3、《当兵的人》《当兵的人》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刘斌演唱.演唱家怀着激昂的情绪、用饱满有力的声音演唱,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又称作《咱当兵的人》。

1994年,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4、《南泥湾》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

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

5、《当那一天来临》《当那一天来临》是解放军总政治部2005开展的《战斗精神队列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的最佳作品之一。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作为一首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军中歌曲,将我国解放军英姿飒爽、英勇向前的精神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25首军队的歌有那25首啊???

只找到20首著名的军歌。

1、《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2004年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2015年《义勇军进行曲》入选由中宣部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原为《八路军进行曲》,由张松如(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被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

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3、《八路军军歌》1938年冬,为了反映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指战员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作曲家郑律成同公木合作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

《八路军军歌》是大合唱中的第二选段。

歌词真实反映了我军开展敌后游击战、持久战、运动战和首战平型关大捷等辉煌战绩,歌颂了八路军战士为争取独立和解放,“慷慨悲歌奔战场”的英雄气概。

旋律朴实上口,适合群众性的演唱,当时曾在全军广为流传。

4、《新四军军歌》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建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

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词初稿,后经叶挺、项英等新四军高级将领集体修改定稿,新四军鲁迅艺术团团长何士德谱曲,成为新四军部队集体宣誓性质的战歌,并和《八路军军歌》一起,成为新四军部队作战间隙休整开会时必唱的两首军歌。

5、《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原名《打败美帝野心狼》。

创作于1950年,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

这首歌,采用进行曲式,气势雄壮,节奏铿锵。

1954年3月,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
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奖"
中获得一等奖,是传唱度非常高的一首歌。

6、《游击队歌》《游击队歌》是是中国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所作。

《游击队歌》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
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网络投票结果,《游击队歌》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7、《保卫黄河》《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

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作词:光未然(张光年),作曲:冼星海。

8、《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

2015年8月26日,"
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网络投票结果,《团结就是力量》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9、《大刀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为作曲家麦新1937年7月在上海创作的一首抗日救亡歌曲。

此曲为歌颂当时在长城附近用刀杀日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而作。

2015年8月26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大刀进行曲》入选10首歌曲之一。

10、《娘子军连歌》《红色娘子军连歌》是一首革命歌曲,歌曲出自舞剧《红色娘子军》。

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
穿足尖鞋"
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

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

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

11、《人民海军向前进》《人民海军向前进》作于1950年,由海政文工团创作组作词,绿克作曲。

歌曲以昂扬激奋的旋律唱出了海军战士建设新中国海军的高涨热情和保卫祖国海疆的大无畏精神。

这首歌问世后,成为海军代表性的歌曲、海军战士音乐形象的写照,广泛流传几十年仍葆有艺术生命力。

虽然没有正式地作为海军军歌,但海军习惯上将其作为军歌使用,在重大集会、庆典、仪式结束时演奏,也是海军舰队出访时必奏曲目。

12、《我是一个兵》《我是一个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著名革命歌曲之一,这首歌诞生于朝鲜战争爆发后,陆原词、岳仑曲。

作者认为该歌曲改变了旧中国"
好男不当兵"
的歧视军人观念。

该歌曲后来获得解放军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以后广泛收录在中国革命歌曲出版品中,并时常在官方庆典晚会上被演唱。

13、《打靶归来》《打靶归来》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

歌词原刊登在1959年的刊物上,曲作者偶然看见后添加后半段歌词组成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歌曲旋律清新优美,新颖别致。

歌中根据旋律的“音名”所加的衬词和末尾的“口令”,更充分地展现了革命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风貌和乐观精神。

14、《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是由作曲生茂、作词洪源二人共同创造的歌曲,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影响较深的歌曲。

歌曲激昂、振奋。

在每年的三月五日学雷锋日,《学习雷锋好榜样》也就自然成为了主题曲。

这是一首激情创作的歌曲,从开始创作到开始传唱仅仅用了几个小时。

1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被誉为“红色经典第一歌”和“中国第一军歌”,多年来久唱不衰,在许多重大场合都可以听到这首歌。

1947年10月10日,毛主席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从此内容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

此歌的旋律早于歌词,早在国民革命时期,以它填词的不同版本的歌曲就在中国广为传唱了,《国民革命军军歌》也是改编自此曲。

16、《歌唱祖国》《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是一首爱国歌曲。

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

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

1989年,歌曲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17、《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中国大陆电影《上甘岭》(1956年出品)的插曲。

乔羽词,刘炽曲,原唱者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

18、《军港之夜》《军港之夜》是一首反映水兵战斗生活的抒情音乐作品,创作于1980年。

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苏小明原唱。

歌曲形象描述了驻守在军港中的可爱的水兵,在海风、海浪吹拂的战舰上度过的一个个辛劳的夜晚,深情赞颂了海军战士为保卫祖国领海而付出艰辛的英雄壮举。

歌词亲切感人,旋律柔美动听,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是由李劫夫于1962作词谱曲的一首红色经典歌曲。

这是一首鼓舞人们士气的歌曲,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这首歌。

歌创作构思酝酿于1962年的春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

当时,共和国刚刚告别艰辛、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正是那个时代最强音的能动反映,是中国人民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与战歌。

1992年12月,《我们走在大路上》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列为124部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20、《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由王晓岭作词,臧云飞作曲,刘斌原唱。

深受战士和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
真正军人的歌"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以无私奉献精神,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年,当兵出身的王晓岭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创作了歌曲《咱当兵的人》。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