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十句(佛家最经典的十句)
佛家经典禅语(精选20句)
1、 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怎么得无心去?禅师说: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不理伊。
2、 吃点亏没关系,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天只看杨柳绿,秋风又看菊花黄。
《憨山大师醒世歌》 3、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安静的心情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
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情不自禁。
4、 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的大道,自己滚下去,被践踏玷污。
禅师:知足常乐,不要看山高。
5、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
闲也苦,忙也苦。
世界上哪个人不苦?越不能忍受,越觉得痛苦。
为什么不磨练苦? 6、 布袋和尚:我有一个没有障碍的布袋。
展开十方,入时自在。
一碗千家饭,一个人游千里。
看人少,问路白云。
7、 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把窝移低一点,灾难就发生了,人们把小鸟都抓走了。
过度溺爱是爱吗? 8、 聪明人瞬间,亲近智人,能快速解决达摩,如第三者尝汤的味道。
愚人不知道,与自仇敌行;
创造恶业,受众苦果。
9、 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永远存在于心中。
尊重贵人,礼待恶棍。
真正的妙法是智慧的流露,真正的同情是智慧的力量。
10、 禅师讲故事:马拒绝分担驴的负担。
驴累死后,马背负着驴的全部负担和驴皮。
禅师:马拒绝分享,但最终承受了很多负担。
11、 《传心颂》:空手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经过,桥流水不流。
有事先天地,无形本寂寞。
能成为万象主,四时不凋零。
12、 一位僧侣骄傲地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
独园打僧,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怎么会这么火? 13、 不是有钱就是幸福,问心无愧是最安心的。
当你想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你是否完美。
用爱化疑;
如果你心里有爱,你就不会怀疑。
14、 众僧爬山,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割破。
禅师:荆棘习惯于依附别物,但你却依附它。
当然,你自找麻烦,不要依赖不能依靠的人。
15、 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抓了,让它放生,说几年后会自动送到门口。
熊说不会为了大而绝望的机会抛弃既得利益。
人真的过着现在的生活 16、 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子里。
贞和集释:喜欢在枝头欣赏美丽的春光,其实春光在篮子里的茶叶上。
自我意识就是佛不需要外求。
17、 春天有花,秋天有月亮,夏天有凉风,冬天有雪。
如果没有闲事,那是世界上的好时机。
这是宋代无门慧开的作品,意思是平常心是道。
18、 剧场里,傻瓜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成千上万的人拥到门口,挤成一团,许多人被踩死了。
禅师叹了口气说:愚蠢的话会伤害无穷。
19、 记住家,万事如意,不用整天说话;
爱家如爱自己,不妨坦白忠诚;
一点微笑是最可爱的,家里马上就能看到光明;
忍耐让风雨过去,看月亮 20、 贪婪导致衰老,愤怒导致疾病,愚蠢导致死亡,除了三种方式。
《法句经》解释说:贪婪使人衰老,愤怒使人生病,痴迷会夺走生命,消除三毒可以获得佛教的真谛。
佛家的十大经典禅语
佛家的十大经典禅语 引导语: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
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佛家的十大经典禅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家禅语: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
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
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
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
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
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佛家禅语:《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佛家禅语: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法句经》释义:贪婪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大一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
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
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
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佛家禅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
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佛家禅语: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
。
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佛家禅语:1、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二、行善。
佛家禅语: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
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佛家禅语: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一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佛家禅语: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
与人相处,应能成一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佛家禅语:邻里一团一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
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佛家禅语: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佛家禅语:《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佛家禅语: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
。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三篇)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经典篇】 1.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2.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5.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6 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
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
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7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8 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9 悟是空 空是悟 无悟无空亦是空 有云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 大悟无言 或曰 不可说 不可说 10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精选篇】 1. 不可说。
2. 一切皆为虚幻。
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6.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0.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11. 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4.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6. 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
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17. 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
《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
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8.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9.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
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20.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热门篇】 1.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佛颜长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4.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7.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8.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9.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
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2.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
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
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 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3.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4.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5.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7.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9. 一切皆为虚幻。
20.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100句_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
很多佛家禅语 名言 都是很有哲理的,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经典佛家禅语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经典篇】 1.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2.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5.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6 念妄心才动,即具世间诸苦。
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
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
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
7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8 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9 悟是空 空是悟 无悟无空亦是空 有云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 大悟无言 或曰 不可说 不可说 10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精选篇】 1. 不可说。
2. 一切皆为虚幻。
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6.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0.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11. 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4.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6. 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
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17. 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
《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
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8.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9.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
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
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20.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
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
平常心是道”
。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热门篇】 1.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佛颜长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4.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7.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8.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9.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
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
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2.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
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
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 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3.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4.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5.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7.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9. 一切皆为虚幻。
20.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
>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
。
佛教经典语录
佛教经典语录如下:1、譬如人,于梦中,得佛道,度众生,此无道,无众生。
佛法性亦复然,坐道场,无所得。
若不得,则不有,明、无明,同一相。
知如是,为世尊。
众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众生,菩萨众,亦不二。
知如是,为世尊。
2、菩提自性生诸万法,行深般若见诸实相。
平等十方无所不至,入尘不染,出尘不失。
生灭得失在沿途,归得宝所皆空寂。
3、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
念极情忘,即念无念。
禅教妙义,彻底显现。
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
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4、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
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5、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明暗自有吉来,虚空原无动静。
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
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原来不动。
6、自见断十恶道,念十善道已,便生欢悦;
生欢悦已,便生于喜;
生于喜已,便止息身;
止息身已,便自觉乐;
身觉乐已,便得一心。
7、一切处所。
一切时中。
念念不愚。
常行智慧。
即是般若行。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
8、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深佛理,悟无为法;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9、佛学经典语录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10、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佛家经典语录
佛家经典语录 1、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
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2、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
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4、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5、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
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6、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7、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
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
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9、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
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10、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1、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
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12、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13、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14、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5、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6、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1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
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18、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
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9、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20、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
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
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21、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22、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3、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24、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
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25、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26、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27、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28、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29、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30、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1、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2、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33、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
你自己就是佛。
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34、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3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36、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37、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8、一切随缘就叫解脱。
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
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40、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41、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42、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43、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
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4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45、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6、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
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7、欲望越高,失望越大。
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48、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49、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
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
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
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50、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51、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52、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53、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54、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55、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
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
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56、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57、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
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
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58、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59、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
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
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
什么病都能好。
60、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
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
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61、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6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63、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64、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
()不观心、观相。
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65、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
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66、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67、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68、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69、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70、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71、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
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72、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73、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74、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75、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76、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77、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78、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79、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
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80、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81、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82、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83、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84、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85、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86、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87、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88、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89、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90、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91、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92、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93、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94、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95、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96、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97、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98、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99、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100、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101、念观世音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
念地藏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愿力;
念文殊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智慧;
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就是念一尊佛。
102、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103、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104、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平等。
105、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106、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107、现代人中,学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学的人少。
108、净土不在别处,地狱也不在别处,都在自己的心中。
109、业障不是本性,可以去掉。
如同天上的云,可以散掉。
110、当你找到了殊胜圆满的法,还必须经过善知识的指点,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111、除了你的心,到哪里去找佛? 112、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113、遇到违缘障碍,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有什么不好? 114、不让别人起烦恼、自己也不起烦恼,这叫有修行了。
115、现代人只知外求,是外道,不是修行。
116、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117、财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118、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119、有缘躲不开,无缘遇不到,珍惜缘份吧! 120、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121、众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们怎能念父母的过错? 122、不发心,怎么修都是白修,怎么念都是白念。
123、好好地发慈悲心,看每个众生都那么可亲可爱,然后你才会轻松自在。
124、修行修什么?修心,念佛念什么?念心。
125、不要总想改变别人,自己要先管好自己,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信任你,拥护你。
126、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127、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128、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129、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130、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131、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132、年龄大,没文化这些都不是问题,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133、什么是吉祥圆满?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就是吉祥圆满。
134、要容纳,好坏都能容纳,要圆融,凡事都能圆融。
135、修什么法都一样,念什么佛都一样,不能有分别。
136、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137、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138、佛法就是如意宝,有佛法才有光明,有佛法才有一切。
139、不能欠别人,只能还别人,多干点有什么?少说一句能怎样? 140、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141、不要认为,我是我,佛是佛,这都是分别,就会离开佛,我们和佛是没有距离的,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142、众生快乐,你才会快乐、心胸打开、你才能解脱。
143、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144、好和坏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执着了,一切都是好的,坏的也会变好,如果执着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会变坏了。
145、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 146、放下,是放下妄想和执着,并不是放弃责任和义务。
147、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148、心情好了,你的身体、工作、家庭都会好。
149、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150、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
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