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佛语(十大经典佛语悟人生)

2023-06-10
62 阅读

佛语经典语录

,。

1、佛法讲一切唯心造。

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离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5、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6、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7、因果者,所谓缘会所生也。

8、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9、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10、敞篷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

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

11、一切处无心是净;
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
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2、佛学不分高低,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平等的,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只要能发心出家,只要能用心办道,任何人都有开悟、解脱的可能。

所以不要认为出了家就高人一等,那是错误的。

没有哪个人高人一等,佛法是平等的。

13、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在的释迦。

14、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佛语经典语录,。

1、佛法讲一切唯心造。

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离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5、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6、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7、因果者,所谓缘会所生也。

8、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9、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

10、敞篷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

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

11、一切处无心是净;
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
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2、佛学不分高低,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平等的,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只要能发心出家,只要能用心办道,任何人都有开悟、解脱的可能。

所以不要认为出了家就高人一等,那是错误的。

没有哪个人高人一等,佛法是平等的。

13、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在的释迦。

14、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5、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16、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17、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18、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19、起见生心,分别执着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21、觉人之伪,不形于色。

22、真心是菩萨净土。

23、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2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25、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26、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祝您生活愉快!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解决您的疑惑!。

佛语经典语录

佛语经典语录90句   语录是指言论的记录或摘录。

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通常为了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

下面是我收集的佛语经典语录90句,欢迎大家参考。

  佛语经典语录90句   1、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4、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5、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6、一行三昧者。

于一切处行住坐卧。

常行一直心是也。

  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
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8、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
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9、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

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2、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4、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

终日常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5、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7、(一生的行为)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18、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19、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20、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2、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23、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24、外于相离相。

内于空离空。

若全着相。

即长邪见。

若全执空。

即长无明。

  25、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
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6、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7、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28、(感恩试练)若有人扯后腿,要心存感恩。

没有人「扯」,就练不出腿劲。

  2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

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0、世人生死事大。

汝等终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

福何可救。

  31、一念平直。

即是众生成佛。

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

何处求真佛。

  3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3、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

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4、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6、(无条件地奉献)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37、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38、自性若悟。

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

佛是众生。

自性平等。

众生是佛。

自性邪险。

佛是众生。

  3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40、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1、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42、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43、(清水之爱)菩萨的爱像一杯清水,可以从上透视到底,没有一点色彩,此即「清水之爱」。

  44、把握好每一个念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
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45、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46、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

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

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47、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8、(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49、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

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50、(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51、愿佛光普照,法喜充满!愿三宝加持,福慧双收!更上一层楼,早登无上觉!时时心清净,日日事吉祥!   52、愿佛法的人生伴随你,观音的慈悲充满你,文殊的智慧带领你,地藏的愿心加持你,普贤的行愿成就你!   53、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5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

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5、(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56、(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
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57、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新年万福!   58、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

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9、如果有人赞美我,赞美我的教义或赞美我的弟子,不要因而过分欢喜或得意,因为这样的反应会妨碍正确的判断。

  60、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61、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
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62、(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伪,只因贪欲心起。

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63、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

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64、(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

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65、在找到智慧之前得先找到快乐,找到快乐之前得先找到自己。

人要寻求最高的觉悟,得先明白自己和自己与时空的关系。

  66、(时时心地现光明)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自己。

  67、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

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68、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求高兴就好!希望你多念一声佛,少一分烦恼!天天快乐!   69、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

佛不语。

经数载,沧桑巨变。

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70、与愚同住苦,如与敌同居。

与智者同住,乐如亲族。

贤者智者多闻者,持戒虔诚与圣者,从斯善人贤慧游,犹如月从于星道。

  71、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

阿弥陀佛!   72、佛说:沉默只因爱恨一朵朵,荡起的涟漪旋转爱情的执着;
即使修百世方可同船渡,转读三寸经纶,终究曲终人散,往事落魄。

  73、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74、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

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

  75、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
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
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76、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

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
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
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77、(付出不求回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
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78、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作用,这些作用一半害己害人,一半利己利人。

净化自己的心就是去除掉不好的心识作用,不令恶质的.作用生出来。

  79、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

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80、(粒米成箩)粒米成箩——将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来,就可积成一箩米;
如果因一粒米小而轻视它、漏掉它,怎能积成一箩的米?。

  81、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慧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天。

阿弥陀佛!新年万福!   82、(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
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

「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83、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

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

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84、一个人要努力自求解脱,如来只是提供了修行的方法。

就从禅定开始着手,真切地去做。

最后终将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心便得到了自由。

  85、愚人的心攀缘外在,随外在的变化而起伏,怎能称自己为自己的主?智者保有自己,不因为别人的评断而改变自己的心,因此他是自己的主。

  86、(学习大无畏)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

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87、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

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88、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   89、由积广大施福资,出离凡俗而成佛,往昔诸佛所未度,诸有情众我当度,我以所有救生业,及施所生诸福善,愿证佛位度世间,从烦恼中得解脱,节日吉祥。

  90、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
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
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
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精选   佛语博大精深,佛语更是有很多经典话语流传下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佛语十大经典语录精选,欢迎大家的阅读。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下面开始,我们来一一的解析,体会下。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
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

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

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
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

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

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
说”
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陈永涛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里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

  《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
色”
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

  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   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

  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

  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

  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

  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
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   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

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   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   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

  语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
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

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

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   并立下重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语录都很熟悉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语录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三:   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   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   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
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   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
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   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四:   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   「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五: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六: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七: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   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八: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
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
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九: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   “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   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十: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
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经典语录

50句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50句佛语的经典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
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5、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6、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7、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8、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9、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0、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11、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

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2、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3、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4、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6、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8、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9、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2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1、【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22、【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23、【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24、【四重德行】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25、【贪之祸害】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来。

「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
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26、【无条件地奉献】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27、【心贼害人害己】极凶大恶,莫过于自我心中的`烦恼贼;
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28、【行善要及时】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

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29、【行重】即行仪庄重,举止有节;
是故「行重」则「有德」。

  30、【修德】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并抱持恒久心,于平常的言行举止中不离佛法教育;
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修德。

  31、【学习大无畏】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

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32、【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众生的心结;
所以「言重」则「有法」。

  33、【以众人为重】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

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以毅力、勇气突破障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34、【用慈施悲】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
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35、【用佛心看人】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

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36、【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37、【运动家精神】佛教徒应具足运动家的精神,只要肯精进,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佛的境界。

  38、【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39、【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伪,只因贪欲心起。

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40、【真正的灵感】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供我们摄心,真正灵感的佛菩萨在每个人的心中。

  41、【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42、【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43、【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
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

「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44、【重业轻受】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

  45、【注重礼仪】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46、【自杀的罪业】自杀所犯的罪有三:一、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犯不孝罪。

二、造自杀罪业。

三、犯遗弃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47、【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仅能鼓舞人们的身心,并能带来心灵的净化。

  48、【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

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49、【彼此感恩、行善】社会是群体的,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
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社会,就必须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50、【别让良知睡着了】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

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侵袭你的思想。

;

佛语经典语录

有关佛语经典语录(精选70句)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

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佛语经典语录(精选70句),希望大家喜欢。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

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7、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0、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2、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1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4、无明但是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5、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6、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7、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8、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9、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20、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2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2、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2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4、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5、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8、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9、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

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30、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3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3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33、一切皆为虚幻。

  34、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

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5、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37、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3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9、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40、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1、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2、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43、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44、佛祖奚以异于人,而因此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5、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6、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4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48、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
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49、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0、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51、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5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53、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54、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55、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56、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57、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58、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5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6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61、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62、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63、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
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6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65、现在的你,是你过去的你所造的;
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

  66、该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做人的德行,和信仰无关。

  67、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68、今世不修后世难,佳期错过实堪叹,得成道诀无贵贱,一体同登极乐班。

  69、愚痴的人,想要别人了解他。

智慧的人,努力的了解自己。

  70、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