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同舟的意思
吴字四字词语大全
1.吴牛喘月 [wúniúchuǎnyuè]释义: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2.天吴紫凤 [tiānwúzǐfèng] 释义:泛指作为应急而用的古旧事物。
3.吴侬软语 [wúnóngruǎnyǔ] 释义:亦作“吴侬娇语”。
形容操吴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
4.吴门画工 [wúménhuàgōng] 释义:吴门这个地方有一个特别喜欢画吕洞宾的像的人,但遗憾的是他都是靠自己的想象来画。
5.吴根越角 [wúgēnyuèjiǎo] 释义:原指吴越故地之边陲,后多泛指江浙一带。
6.楚弄吴吹 [chǔnòngwúchuī] 释义:泛指江南一带的乐曲。
7.天低吴楚 [tiāndīwúchǔ] 释义: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
8.兵次吴桥 [bīngcìwúqiáo] 释义:语出成刚小说《再扶汉室》第二十三章博山之战,是将军队驻扎在吴桥这个地方很长时间的意思。
9.吴盐胜雪 [wúyánshèngxuě] 释义:吴盐:指的是古时江淮一带所晒制的散末盐。
此盐味淡而雪白,是盐中的上品。
10.楚水吴山 [chǔshuǐwúshān] 释义:楚地的水,吴地的山。
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
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吴下四字成语是什么
1. 有吴的四字成语吗 1. 吴越同舟 成语发音:wú yuè tóng zhōu 成语释义: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成语示例: 2. 吴下阿蒙 成语发音:wú xià ā méng 成语释义: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
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成语示例: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
嗟乎!非~。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3. 吴头楚尾 成语发音:wú tóu chǔ wěi 成语释义: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成语出处: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 成语示例:~路如何?(清·王士慎《江上》诗) 4. 吴市吹箫 成语发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成语释义:吴:古国名。
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
比喻在街头行乞。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 成语示例: 5. 吴牛喘月 成语发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成语释义: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成语示例:~时,拖船一何苦。
(唐·李白《丁都护歌》) 6.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成语发音: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成语释义: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
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
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成语出处: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成语示例: 7. 蜀锦吴绫 成语发音:shǔ jǐn wú líng 成语释义: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
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
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 成语示例: 8. 吴越同舟 成语发音:wú yuè tóng zhōu 成语释义: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成语示例: 9. 吴下阿蒙 成语发音:wú xià ā méng 成语释义: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
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成语示例: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
嗟乎!非~。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10. 吴头楚尾 成语发音:wú tóu chǔ wěi 成语释义: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成语出处: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 成语示例:~路如何?(清·王士慎《江上》诗) 2. 带有吴字 成语 吴牛喘月——〖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 抉目吴门——〖解释〗抉:剔出;
目:眼睛。
指忠臣被谗诛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 吴市吹箫——〖解释〗吴:古国名。
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
比喻在街头行乞。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食于吴市。
” 宋画吴冶——〖解释〗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出处〗据《庄子·田子方》载,宋元君召集众画家作画,大家都敬立作画,只有一人回舍,解衣伸腿而坐。
宋元君认为他是真正的画师。
又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吴人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
吴越同舟——〖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蜀锦吴绫——〖释义〗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
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微风初动,轻飘飘展开蜀锦吴绫;
细雨才收,娇滴滴露出冰肌玉质。
” 3. 带“吴”字的成语大全有哪些 吴牛喘月、 楚舞吴歌、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1,吴:读音:wú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越同舟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
~牛喘月 4.姓。
2,笔画如图: 3,成语释义: 吴牛喘月: 发音:wú niú chuǎn yuè 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十分酷热。
楚舞吴歌: 发 音:chǔ wǔ wú gē 解释: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发音:tiān dī wú chǔ,yǎn kōng wú wù 解释: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
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
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吴下阿蒙: 发音:wú xià ā méng 解释: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以三吴地区为核心的一片区域。
阿蒙:即吕蒙,吴人极喜加“阿”字,至2017年依然如此。
吕蒙原本出生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4. 谜底是吴的四字谜语 百花齐放 (打一成语) ——(谜底:万紫千红) 足不离松土 (打一成语) ——(谜底:脚踏实地) 五句话 (打一成语) ——(谜底:三言两语) 弃文就武 (打一成语) ——(谜底:投笔从戎) 品 (打一成语) ——(谜底:三缄其口) 上林垂钓 (打一成语) ——(谜底:缘木求鱼) 四 (打一成语) ——(谜底:欲罢不能) 静候送礼人 (打一成语) ——(谜底:待人接物) 空袭警报 (打一成语) ——(谜底:一鸣惊人) 动物做标本 (打一成语) ——(谜底:装模作样) 鱼尾纹 (打一成语) ——(谜底:近在眉睫) 掠 (打一成语) ——(谜底:半推半就) 反刍 (打一成语) ——(谜底:吞吞吐吐) 寸步不离 (打一成语) ——(谜底:如影随形) 铁公鸡 (打一成语) ——(谜底:一毛不拔) 顺航 (打一成语) ——(谜底:一路平安) 百米赛跑 (打一成语) ——(谜底:争先恐后) 做了皇帝想成仙 (打一成语) ——(谜底:贪心不足) 哑巴吵架 (打一成语) ——(谜底:有口难言) 门庭若市 (打一成语) ——(谜底:车水马龙) 三十六计皆用尽 (打一成语) ——(谜底:无计可施) 坐收渔翁之利 (打一成语) ——(谜底:不劳而获) 杀鸡取蛋 (打一成语) ——(谜底:得不偿失) 爬楼梯 (打一成语) ——(谜底:步步高升) 蛀书虫 (打一成语) ——(谜底:咬文嚼字) 言多心失 (打一成语) ——(谜底:祸从口出) 喜获双胞胎 (打一成语) ——(谜底:一举两得) 万年青 (打一成语) ——(谜底:长生不老) 孕妇过独木桥 (打一成语) ——(谜底:挺而走险) 只骗中年人 (打一成语) ——(谜底:童叟无欺) 九千九百九十九 (打一成语) ——(谜底:万无一失) 细菌开会 (打一成语) ——(谜底:无微不至) 心无二用 (打一成语) ——(谜底:一心一意) 请采纳!!!!!!!!!!!!!!!!!!!!!!!!!!!!!!!我打了很囧了!!!!!!!!!!!!!!!!!!!!!!!!!!!!!!!!!!!!!!!!!!!!!!!!!!!!!!!!!!!!!!!!!!!!!! 5. 带有吴字的成语 楚水吴山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
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
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楚尾吴头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
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楚舞吴歌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喘月吴牛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抉目吴门 抉:剔出;
目:眼睛。
指忠臣被谗诛杀 蜀锦吴绫 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
吴绫:绫的一种,最初出于吴郡。
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宋画吴冶 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
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
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吴带当风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
后人因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吴市吹箫 吴:古国名。
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
比喻在街头行乞。
吴市之箫 见“吴市吹箫”。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
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悬首吴阙 犹言悬门抉目。
6. 吴怎么组词 “吴”开头的二字词语: 吴钩 吴会 吴语 吴楚 吴越 吴音 吴门 吴剑 吴戈 吴歈 吴姬 吴刚 吴侬 吴中 吴霜 吴山 吴鸿 吴宫 吴娃 吴苑 吴江 吴歌 吴装 吴下 吴质 吴姝 吴趋 吴盐 吴兴 吴阊 吴刀 吴燕 吴笺 吴牛 吴都 吴娘 吴咏 吴岳 吴丝 吴吟 吴地 吴岫 吴公 吴儿 吴莼 吴绫 吴泉 吴蓝 吴回 吴锦 吴王 吴魁 吴榜 吴梅 吴京 吴蒙 吴甲 吴关 吴子 吴羊 吴绵 吴梁 吴服 吴声 吴赵 吴妆 吴蚕 吴粤 吴娥 吴耿 吴亭 吴光 吴画 吴坂 吴谣 吴干 吴派 吴观 吴市 吴台 吴邓 吴人 吴馆 吴緜 吴棉 吴练 吴冶 吴愉 吴札 吴罗 吴蜀 吴殿 吴体 吴濞 吴口 吴钱 吴闉 吴蔡 吴绡 吴石 吴分 吴激 吴舠 吴绢 吴生 吴羹 吴酸 吴封 吴调 吴谣 吴醥 吴庖 “吴”结尾的二字词语: 三吴 天吴 东吴 勾吴 句吴 沼吴 孙吴 荆吴 陈吴 中吴 湘吴 越吴 杨吴 二吴 北吴 西吴 延吴 阿吴 侨吴 “吴”开头的四字词语: 吴侬软语 吴下阿蒙 吴越同舟 吴带当风 吴牛喘月 吴娃越艳 吴头楚尾 吴根越角 吴中四杰 吴中四士 吴市吹箫 吴侬娇语 吴大皇帝 吴郡星郎 吴二娘曲 吴市之箫 吴王脍余 “吴”第三字的词语: 楚水吴山 枫落吴江 喘月吴牛 吹箫吴市 抉目吴门 楚舞吴歌 蜀锦吴绫 越瘦吴肥 楚柁吴樯 楚弄吴吹 宋画吴冶 楚尾吴头 楚宫吴苑 悬首吴阙 。
关于团结的诗句
1. 关于团结的古诗句 表示团结力量大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 1.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6、民齐者强.——荀况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人心齐,泰山移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乌孜别克族) 002 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 003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维吾尔族) 004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傣族) 005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赫哲族) 006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007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008 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
黄和红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藏族) 009 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赫哲族) 010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011 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012 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013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珞巴族) 014 指甲和肉分不开.(维吾尔族) 015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藏族) 016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
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达斡族) 017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壮族) 018 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019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哈萨克族) 020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 021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哈萨克族) 022 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
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维吾尔族) 023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2. 形容团结的古诗词有哪些 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周人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吕不韦3、民齐者强。
——《荀子·议兵》荀况 4、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中国古谚语》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演员》孙权 6、上下同欲者胜。
—— 《孙子兵法 · 谋攻篇》孙武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 8、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中国古谚语》9、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古谚语 》10、缘边饱喂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元稹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释义: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释义:很多人一起用弓射击一个同一个目标,一定会击中。
3、【民齐者强】释义:为民众齐心协力可以变得很强大,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4、【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释义:只有宽容的心态才可以包容别人,只有厚重的品德才可以担当大任。
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释义:说明了要学会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合理规划、相互配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6、【上下同欲者胜】释义:只要官民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齐心奋战,共赴时艰,就能出奇制胜。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释义: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8、【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释义:一根丝绞不成线。
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要有合作精神。
9、【人心齐,泰山移】释义: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3. 关于团结的古诗句 表示团结力量大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1.团结就是力量.——谚语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6、民齐者强.——荀况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乌孜别克族)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76637002 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003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维吾尔族)004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傣族)005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赫哲族)006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007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008 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
黄和红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藏族)009 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赫哲族)010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011 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012 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风大就凉,人多就强.013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珞巴族)014 指甲和肉分不开.(维吾尔族)015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藏族)016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
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达斡族)017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壮族)018 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019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哈萨克族)020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021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哈萨克族)022 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
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维吾尔族)023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4. 关于团结的诗词有哪些 1、团结就是力量。
——谚语 2、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6、民齐者强。
——荀况 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三国.孙 权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 9、众人拾柴火焰高 10、人心齐,泰山移 11、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12、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1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4、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5. 【关于团结合作的名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
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7、民齐者强.——荀况 8、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9、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10、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1、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2、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 洛夫斯基 14、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5、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1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7、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
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 起,几乎是万能的.——美.韦伯斯特 18、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19、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2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 成许多事业.—德.叔本华。
6. 形容人团结的诗句,谚语或格言 谚语:1.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2.众人拾柴火焰高.3.团结就是力量.5.人心齐,泰山移.诗句: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名言:1.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3.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 4.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5.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
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6.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歌德 7.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7. 团结的诗句或名人名言 毛泽东: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泽东: 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重要条件。
奥尼尔: 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 民谚: 团结就是力量。
约·迪金森: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
毛泽东: 掌握思想的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众志成城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粉碎一切障碍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 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
------高尔基 团结---在人需要的时候,它能帮助人民克服各种混乱。
------高尔基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
-----〈印〉 泰戈尔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
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
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
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
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
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
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
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
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
。
形容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的诗句
1.俗话说团结一心的诗句 儿歌:团结友爱亲又亲 一颗星,冷清清, 两颗星,亮晶晶, 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 汇成星河放光明。
一个人,孤零零, 两个人,笑盈盈, 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 团结友爱亲又亲。
古诗词 无 衣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反映战士的友谊。
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宣传标语 文明健康、团结友爱、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和谐进步、振兴中华! 团结就是力量,友爱就是能量 团界友爱就是测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团结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将使孩子乃至社会和国家都获益无穷! 任何不朽的工程,都是合作的结晶,能够团结多少人,就能做多大的事情,能够和多少人协作,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 一个团结协作的系统理念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尝试合作的快乐,让学生从小感知齐心合力的巨大结果。
2.关于团结的古诗句 表示团结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9666138力量大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 1.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6、民齐者强.——荀况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
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 权 8、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人心齐,泰山移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乌孜别克族) 002 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 003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维吾尔族) 004 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傣族) 005 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赫哲族) 006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007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008 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
黄和红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藏族) 009 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赫哲族) 010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011 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012 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013 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珞巴族) 014 指甲和肉分不开.(维吾尔族) 015 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藏族) 016 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
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达斡族) 017 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壮族) 018 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019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哈萨克族) 020 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 021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哈萨克族) 022 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
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维吾尔族) 023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3.关于团结友爱的诗句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
。
4.有关团结一心的词语 精诚团结 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安定团结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同舟共济 舟:船;
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同心协力 心:思想;
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铜墙铁壁 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万众一心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五湖四海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协力同心 心:思想;
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党坚势盛 谓团结紧、势力盛大. 举国一致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同心并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众心成城 〖解释〗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心如城 〖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5.形容人团结的诗句,谚语或格言 谚语:1.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2.众人拾柴火焰高.3.团结就是力量.5.人心齐,泰山移.诗句: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名言:1.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2.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3.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 4.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5.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
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6.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歌德 7.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6.形容团结的诗词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自:西周的周文王姬昌所作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释义: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
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齐同,其气味的相投。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泛指团结合作。
2、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释义: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比喻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达成所愿。
3、上下同欲者胜。
出自: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谋攻》。
释义:国君、统帅与广大民众、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4、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
释义:人心要是齐的话,泰山都可以移走,一只脚走不好路,一只巴掌拍不响。
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出自: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所作的《淮南子》。
释义:千人同一条心,就能发挥千人的力量;
万人有不同的想法,就连一个人的力量都发挥不出来。
7.形容团结一心的词语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众志成城 (汉语成语) 编辑 众志成城,成语,作谓语、定语;
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
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中文名 众志成城 注 音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用 法 作谓语、定语 释 义 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结 构 主谓式 相近词 众擎易举、万众一心、戮力同心8.关于团结的古诗句 关于团结的诗句有: 款款挥来捶作片,团团结就宝珠圆。
身外化飞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归来曲》陶陶团结气和神。
永乐天真有准。
年代: 元 作者: 王哲《西江月 四方》团团结就玲珑面。
晃耀太虚烹玉霰。
年代: 元 作者: 侯善渊《渔家傲·地魄天魂勤烹炼》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
年代: 宋 作者: 五文《亲旧问盗作诗四十韵以答之说要备野史之录》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年代: 宋 作者: 尤袤《淮民谣》朝催筑城夫,暮点团结兵。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送谢雪坡防御出郭团练》客兵贪悍不可制,纠集乡勇团结营。
年代: 明 作者: 王问《团兵行》乱绪纷团结,新知永弃捐。
年代: 明 作者: 孙蕡《西庵记事一百韵》买断一川云,团结樵歌渔笛。
年代: 宋 作者: 孙居敬《好事近·买断一川云》。
吴越同舟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ㄨˊ ㄩㄝˋ ㄊㄨㄥˊ ㄓㄡ 汉语拼音 wú yuè tóng zhōu 出处 《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释义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例句 他们两人误会冰释之后,吴越同舟,高兴地回家了。
相似词 胡越一体,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楚越一体,休戚相关,辅车相依,共舆而驰,患难与共,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同心协力,唇齿辅车,唇亡齿寒,遐迩一体,不分轸域,同心戮力,唇齿相依,痛痒相关,巢毁卵破,血肉相连,息息相关,骨肉相连,辅车唇齿 。
吴越同舟打一动物
谜底:鸡。
同舟共济。
【辨析】~和“同舟共济”;
都有“利害相同;
同心协力;
共度难关”的意思。
但~偏重在“风雨”;
共度难关;
“同舟共济”偏重在“共济”;
同心协力;
互相帮助。
【处】《孙·九》:夫吴与越相恶其同舟济遇风其相救左右手【结构】联合式【用】用作褒义用于表示希望般作谓语、定语【音】济;
能读作qí【辨形】济;
能写作计【近义词】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反义词】反目仇、各行其事【辨析】~偏重于共济;
指同协力;
共度难关;
风雨同舟偏重于同舟;
指客观条件相同;
处境相同;
共同前进【例句】(依)让我携起手;
~;
共同驶向美彼岸(贰)要各民族民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