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豪言壮语(巴金豪言壮语是什么)
巴金的小故事及代表作品
一、巴金小故事:\
x0d\
x0a 1、带病入书:巴金幼年多病的巴金从来没有读过大学。
14岁时,他好不容易得到祖父同意进入英语补习学校念书,刚刚一个月,就因病辍学。
1925年,他到北京准备考北京大学,但是体检时发现患有肺病,无奈与北大失之交臂。
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常常有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的描写,并且因患病而发生情绪、思想的变化,《灭亡》中的杜大心等就是如此。
写《灭亡》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与休养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心也就因患有肺病而萌生暗杀军阀以解脱痛苦的念头。
\
x0d\
x0a 2、因书得爱: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
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
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
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
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
x0d\
x0a 3、嗜书如命: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是出了名的。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已很拮据了,但是省吃俭用,他还是要买书。
一天,一向依着他的萧珊实在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
”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日子能不能过下去的巴金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
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第二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
x0d\
x0a 4、笔名趣谈:巴金虽闻名海内外,但“巴金”两字的由来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且经常被人误解来源,猜测这两个字来自于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其实不然。
巴金在1957年9月27日致前苏联作家彼得罗夫的信中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注解:“一九二八年八月我写好《灭亡》要在原稿上署名,我想找两个笔画较少的字。
我当时正在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我看到了‘金’字,就在稿本上写下来。
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
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
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
我当时想到他,我就在‘金’字上面加了一个‘巴’字。
从此‘巴金’就成了我的名字。
”[6]\
x0d\
x0a二、个人作品\
x0d\
x0a1、中长篇小说\
x0d\
x0a《灭亡》《小说月报》第20卷第1期,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10月初版\
x0d\
x0a《家》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5月初版\
x0d\
x0a《春》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8月版\
x0d\
x0a《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9月初版\
x0d\
x0a《爱情三部曲》:《雾》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1月版\
x0d\
x0a《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1月初版\
x0d\
x0a《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3月初版\
x0d\
x0a《憩园》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
x0d\
x0a《第四病室》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版\
x0d\
x0a《寒夜》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
x0d\
x0a《死去的太阳》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
x0d\
x0a《海底梦》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8月初版\
x0d\
x0a《春天里的秋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
x0d\
x0a《沙丁》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初版\
x0d\
x0a《萌芽》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9月初版\
x0d\
x0a《新生》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11月版\
x0d\
x0a《利娜》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初版\
x0d\
x0a《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12月一1945年7月版[7]\
x0d\
x0a2、短篇小说集\
x0d\
x0a《复仇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初版、《光明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2年12月版\
x0d\
x0a《电椅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3年2月初版、《抹布集》北京星云堂书店1933年4Yl初版\
x0d\
x0a《将军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8月初版、《沉默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10月初版\
x0d\
x0a《神·鬼·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版、《沦落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
x0d\
x0a《发的故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2月版、《长生塔》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
x0d\
x0a《小人小事》成都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6月初版、《还魂草》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年12月版\
x0d\
x0a《英雄的故事》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明珠与玉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4月版\
x0d\
x0a《李大海》作家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7]\
x0d\
x0a3、散文合集\
x0d\
x0a《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滴》\
x0d\
x0a《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
x0d\
x0a《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
x0d\
x0a《无题》、《龙·虎·狗》、《废园外》、《旅途杂记》\
x0d\
x0a《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
x0d\
x0a《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
x0d\
x0a《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
x0d\
x0a《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
x0d\
x0a《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 巴金萧珊书信集》\
x0d\
x0a《再思录》、《随想录》[7]\
x0d\
x0a4、文学译著\
x0d\
x0a《薇娜》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6月初月初版\
x0d\
x0a《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上海新宇宙书店1929年10月初版\
x0d\
x0a《骷髅的跳舞》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版\
x0d\
x0a《丹东之死》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7月版、《草原故事》上海马来亚书店1931年4月初版\
x0d\
x0a《秋天里的春天》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10月初版、《过客之花》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6月初版\
x0d\
x0a《门槛》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5月初版、《叛逆者之歌》平社出版部初版本\
x0d\
x0a《夜未央》(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3月初版)、《迟开的蔷薇》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1月初版\
x0d\
x0a《父与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3年7月初版、《处女地》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4年初版\
x0d\
x0a《快乐王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3月初版、《笑》(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6月初版)\
x0d\
x0a《六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年9月初版、《红花》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1月初版\
x0d\
x0a《癞蛤蟆与玫瑰花》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1月初版、《木木》上海平民出版社1952年初版\
x0d\
x0a《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初版。
巴金的两件轶事故事
巴金的两件轶事故事 , 近得姜德明先生题赠的他的一本新书《与巴金闲谈》(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7月版),为巴金研究会策划的《巴金研究丛书(甲编)》之一,限印1000册。
此书前有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列入《阁楼丛书》);
这一次是增订本,新加了十篇文章。
书的正文之后有巴金旧著的书影和书信手迹影印件多份,读起来赏心悦目;
封面干干净净,一无装饰,尤得人心。
现在许多书内容其实还好,而封面花哨甚至恶俗得很,令人胃口大减甚至望望然而去之。
, 德明先生是散文高手,所记的又是他同巴老的闲谈,其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之高,自不待言。
巴金致姜德明的信中也有许多意味深长的话题,给我留下甚深印象的有两件:, 其一,巴老的《十年一梦》在姜先生主持其事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后,他在1987年2月25日的信中说:“稿费请代捐赠文学馆,麻烦你了,谢谢。
文学馆的建立你也出了力。
你一定高兴它的发展。
”而稍后他想再要十本送人,又于9月17日的信中特别提出,该书“倘使未售尽,我还想买十册。
购书费,得到寄书通知后即汇上。
请费神代办。
”, 其二,1990年秋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将率团访华,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当年早些时候出版了井上靖所著小说《孔子》一书的中译本,当即寄给巴老一本;
后来得知井上靖要在10月下旬到上海来看望巴金,病中的巴老决定要抓紧读他这本书,但不知藏在书堆的哪一部分,找不到了,于是托人再弄一本,姜先生又赶紧给他寄一本去。
而后来井上靖本人也病了,不能来访问,于是巴老在当年11月12日写信给姜先生道:, 《孔子》早收到了,谢谢。
, 没有回信,只是由于病的干扰……不能工作,也不便活动。
更可怕的是记忆力衰退。
当初托褚钰泉代购《孔子》,是因为听说作者十月下旬要来看我。
几年前我在东京同井上对谈,曾说他的小说出版,我要认真地拜读。
我不愿失信,所以着急起来……收到您寄的书,我带到杭州读了一遍,回到上海就听说井上取消了这次旅行,接着又意外地发现了另一本《孔子》,连忙写信向您表示谢意。
请原谅我的健忘。
, 1987年巴老八十四岁,1990年则是八十七岁。
他老人家的身体无可避免地衰老下去,而精神却同青年时代一样充满 *** ,而且容易着急。
像这样生动有味的细节,很可以补入现在已经编撰得相当细密的巴金年谱里去。
两件巴金 。
清样是什么意思
清样,指从最后校改的印刷版上打下来的校样,有时也指最后一次校定、准备付印的校样。
也叫付印样、付型样。
出自《读》等。
其他引申:1、刘半农 《读》:“当其清样打成时,恰巧我经过 上海 ,馆中就把校阅清样这一件事嘱咐了我。
” 2、巴金 《序》:“在这时候印刷局送来了《发的故事》的清样。
”3、巴金 《豪言壮语》:“我最近看了我的《爝火集》的清样。
”扩展资料:其他类似词语:校样释义:校样指未出版的书、报等的样张,供校对用。
引证解释:鲁迅 《书信集·致吴朗西》:“校样收到。
未见纸板,不知已打否?” 巴金 《秋》三二:“不,我也不想去,今天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
不过还有一二十页小册子的校样。
”参考资料来源:-清样参考资料来源:-校样。
什么是清样稿
清样稿,是指从最后校改的印刷版上打下来的校样稿,有时也指最后一次校定、准备付印的校样。
这种稿件也叫做付印样或者付型样,是用于在出版发行、印刷行业的名词,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印刷出版质量,在文章印刷之前,这种清样稿是编辑部已经将文章排好版了,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了的版本,最后再让作者检查确认一下即可。
扩展资料清样稿需要注意的事项:1、体例安排要统一。
目录、页码、天头、地脚等都要核对无误。
2、围绕中心思想。
有时为了增强稿件趣味性的小知识、小故事要符合文章中心思想,并保证没有错误。
3、图表安排要合理。
图表要有标题,要清晰。
4、内容、层次分明。
文章的内容要有层次,紧紧围绕中心思想,不能让人觉得混乱,更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错别字。
巴金《团圆》的内容简介?
巴金的《团圆》主要讲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导致五个兄弟姐妹失散流离,天各一方,历尽人事沧桑,最终再次团圆在一起的故事。
巴金作品内容简介
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
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
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
《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
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11] [12]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
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
其二,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
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
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
其五,描写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
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
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11] [12] 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
《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
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