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津津乐道(听得津津乐道是病句吗)

2023-06-11
58 阅读

听得什么填词语

听得什么填词语有:听得清楚、听得入迷、听得出神、听得着迷、听得陶醉、听得忘我、听得津津有味、听得直发抖、听得直哆嗦、听得直伤心、听得直想哭、听得直想笑、听得直氧氧、听得直咬牙、听得直跺脚、听得如痴如醉、听得兴致高昂、听得到、听得见等等。

听得造句有:1、有的成语即使你不懂,听得多了,耳熟能详,也就会用了。

2、音乐会中曲曲动人心弦的乐声,使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3、这个故事被老师讲得饶有风趣,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4、在那时候,目空一切的他,那里听得进去我的劝告。

5、说着这些既没有用又不好听得话就是一种错误。

6、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扩展资料:填空题的基本要求:“正确、合理、迅速”解题。

其特点:填空题题小,跨度大,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可以有目的、和谐地综合一些问题,突出训练我们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

从填空内容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定量填空,另一类是定性填空。

它只写答案,缺少选项提供的目标信息,结果正确与否难以判断,一步失误,全题零分。

要想又快又准的答好填空题,基本策略是在“巧做”二字上下功夫。

听得什么怎么填词语?

有如下:1、听得(入迷)。

2、听得(入神)。

3、听得(清楚)。

4、听得(出神)。

5、听得(着迷)。

形容词的用法: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

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如“大大、长长、高高”。

4、可以带宾语。

形容人说话多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形容人说话多的成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容人说话多的成语 篇1 1、多嘴多舌 解释:很多嘴,很多舌头。

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2、千言万语 解释:形容说得话很多。

3、语近词冗 解释: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4、长篇大论 解释:滔滔不绝的言论。

5、空洞无物 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

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6、滔滔不绝 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

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7、贫嘴薄舌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8、长篇大套 解释: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9、言三语四 解释:言、语:说、讲。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0、薄唇轻言 解释: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11、磕牙料嘴 解释:多嘴多舌。

12、一口三舌 解释:比喻唠叨、话多。

13、众口纷纭 解释:纷纭 :多而纷乱。

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4、言多伤行 解释: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15、联篇累牍 解释: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16、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

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

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17、喋喋不休 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
体:停止。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18、百舌之声 解释:比喻唠叨、多嘴。

19、冗词赘句 解释:冗:繁杂;
赘:多余无用的`。

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20、饶舌调唇 解释:饶舌,多嘴。

调唇,耍嘴皮子。

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21、长篇累牍 解释: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22、长舌之妇 解释: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23、连篇累牍 解释:累:重叠;
牍:以前写字的木片。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24、游辞巧饰 解释: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25、沾泥带水 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形容人说话多的成语 篇2 1、薄唇轻言: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2、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

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3、掉书袋: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4、不动声色:声:言谈;
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

5、娇声娇气: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6、能言善辩:善:擅长;
辩:辩论。

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7、颠三倒四:形容神志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8、唇干口燥: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9、唠唠叨叨:说话?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10、大辩不言:大辩:善于辩论。

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11、绝口不道:绝口:始终不开口。

指闭口不说话。

12、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3、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14、口不择言: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15、不识高低:识:知道,认识。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16、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

逮:到;
及。

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17、口轻舌薄: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18、笨嘴笨舌:笨:不灵巧。

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19、不言不语:言:讲,说。

不说话,闷声不响。

20、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
寡:少。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21、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22、留有余地: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23、没里没外: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24、驴唇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25、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26、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

指说话条理斋乱,没有中心。

27、刺刺不休:刺刺:多话的样子。

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28、词钝意虚: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

29、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30、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31、灵牙利齿: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32、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33、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34、顿口拙腮:比喻嘴笨,不善于说话。

35、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36、侈侈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唠叨。

37、不讳之门:讳:忌讳。

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38、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39、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

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40、不声不响:不说话,不出声。

41、淡而无味:淡:薄,与“浓”相对。

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

亦泛指清淡无味。

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42、理直气壮:直:正确、合理;
气壮:气势旺盛。

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43、钝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44、出言有章:说话有条理。

45、唇焦舌敝:焦:干;
敝:破。

嘴唇干,舌头破。

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46、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
体:停止。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47、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

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48、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49、口干舌燥:非常干渴。

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50、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

用不着想。

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51、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

也形容行为暧昧。

52、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

指怕羞而不说话。

53、缄口不言:缄:封闭。

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54、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用以讥笑说话的'
人不看对象。

55、比手划脚:比:比拟。

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56、帮闲钻懒: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57、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

说话粗暴无礼。

58、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

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59、口角生风: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60、尺水丈波: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61、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
色:脸上的表情。

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62、慷慨淋漓:淋漓:充盛,畅快。

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63、察言观色: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64、不声不吭:吭:出声。

不说话,不出声。

65、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66、恶声恶气: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67、刻薄寡思:寡:少。

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68、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69、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

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

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70、单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

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

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71、称雨道晴: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72、阿谀谄媚: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
谄媚:巴结,奉承。

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形容说话很多的成语

形容说话很多的成语:1、喋喋不休[dié dié bù xiū] 喋喋:说话多的样子。

休:停止。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2、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

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

3、夸夸其谈[kuā kuā qí tán] 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漫无边际地乱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

[近]高谈阔论。

4、千言万语[qiān yán wàn yǔ] 指许许多多的话。

5、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 dāo]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完没了。

6、百舌之声[bǎi shé zhī shēng] 比喻人多嘴饶舌。

7、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 絮絮:不断重复。

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8、长篇大论[cháng piān dà lùn] 指滔滔不绝的发言或篇幅冗长的文章(多含贬义)。

9、多嘴多舌[duō zuǐ duō shé] 不该说而说。

常指人爱管闲事。

10、侃侃而谈[kǎn kǎn ér tán] 不慌不忙地谈着。

络绎不绝是什么意思 络绎不绝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络绎不绝的意思: [luòyìbùjué]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络绎不绝解释: 络绎不绝,亦作“络绎于途”。

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奉先院,络绎不绝。

” 络绎不绝的详细解释: 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络绎不绝的近义词: 川流不息,骆驿不绝,源源不断,接踵而至,车水马龙,接连不断,纷来沓至,接踵而来,连绵不断,熙来攘往,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的反义词: 七零八落,门庭冷落,人迹罕至,门可罗雀 络绎不绝的出处: 《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
络绎不绝。

” 络绎不绝造句: 1、高速公路上总是有著络绎不绝的车辆。

2、集市里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3、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4、星期天,到西湖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5、大街上往来的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

6、小汽车络绎不绝,正逐渐造成交通阻塞。

7、古庙墙上的浮雕惟妙惟肖,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

8、到了比赛那天,人们络绎不绝地从周围的城镇赶来。

9、今天来朝山拜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于山道。

10、三四月里,到狮子山看桃花的人项背相望,络绎不绝。

11、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本地带来的丰厚的商机。

12、今天是陈老师的七十大寿,前来祝寿的宾客络绎不绝。

13、今天是博物馆开幕的第一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14、清明节到了,客运总站前人山人海,车子络绎不绝。

15、每年一到花季,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

16、九寨沟的景色非常优美,游人络绎不绝。

17、虽然这是条小路,但车辆络绎不绝。

18、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公园里游人络绎不绝。

19、北京奥运会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20、邻居家有个姑娘貌美如花,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的反义词_络绎不绝的近义词_络绎不绝的词语解释

“络绎不绝”的近义词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接踵而至 接踵而来 熙来攘往 车水马龙 接连不断 “络绎不绝”的反义词 门可罗雀 门庭冷落 “络绎不绝”相关近义词反义词的解释 门可罗雀: mén kě luó què罗 张网捕捉。

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

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庭: mén tíng1.迎着门的空阔的地方。

2.家门;
门户。

3.门径;
方法。

4.派别。

5.犹宫廷。

熙来攘往: xī lái rǎng wǎng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不息: bù xī1.不停止。

2.不用呼吸。

3.不灭。

不断: bù duàn1.割不开。

2.不绝;
接连。

3.不果决;
不果断。

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纷 众多,杂乱;
沓 多,重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络绎: luò/
lào yì也作“骆驿”。

往来不断,前后相接 络绎不绝|络绎而至。

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罗雀: luó què/
qiāo/
qiǎo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而来: ér lái1.以来。

水马: shuǐ mǎ1.古代传说中一种生在水中的怪兽。

2.水黾的一种。

身褐色,腹白色,两鬓,四足;
常逆流疾步,轻快如飞。

俗称水划虫。

3.海马的别名。

见《本草纲目.鳞四.海马》。

4.一种轻快的船。

多供竞渡用。

沓来: tà/
dá lái1.纷纷到来。

接踵: jiē zhǒng〈书〉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

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摩肩~ㄧ~而来。

接踵而来: jiē zhǒng ér lái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接踵而至: jiē zhǒng ér zhì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接连: jiē lián一次跟着一次;
一个跟着一个 ~不断 ㄧ他~说了三次。

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冷落: lěng luò/
là①不热闹 门庭~ㄧ过去这里很~,现在变得很热闹了。

②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别~了他ㄧ受到~。

马龙: mǎ lóng1.指负图出河的龙马。

川流: chuān liú1.河水流动。

2.喻层见叠出,盛行不衰。

3.河流。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川 河流。

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车水: chē shuǐ1.用水车排灌。

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