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原意(叹为观止原意是什么)
关于带止字的成语有哪些
大家学过带止字的成语有哪些呢?都还记得吗?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带来关于带止字的成语及其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会喜欢,一起来看看吧! 带止字的成语 浅尝辄止 适可而止 戛然而止 饮鸩止渴 叹为观止 言谈举止 永无止境 望梅止渴 心如止水 令行禁止 学无止境 举止大方 高山仰止 止于至善 扬汤止沸 止戈为武 欲言又止 官止神行 维民所止 知止不殆 以杀止杀 望门投止 抽薪止沸 漫无止境 带止字的成语解释 适可而止 [shì
kě é
r zhǐ] 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浅尝辄止 [qiǎn chá
ng zhé
zhǐ]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戛然而止 [jiá
rá
n é
r zhǐ] 戛: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饮鸩止渴 [yǐn zhè
n zhǐ kě] 《后汉书·
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喝毒酒来解渴。
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
鸩(zhè
n):毒酒。
叹为观止 [tà
n wé
i guān zhǐ]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 意思是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
后用“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永无止境 [yǒng wú
zhǐ jì
ng] 止境:尽头。
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
望梅止渴 [wà
ng mé
i zhǐ kě] 《世说新语·
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学无止境 [xué
wú
zhǐ jì
ng]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心如止水 [xīn rú
zhǐ shuǐ]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举止大方 [jǔ zhǐ dà
fāng]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
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令行禁止 [lì
ng xí
ng jì
n zhǐ]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
《韩非子·
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 纵风止燎 [zò
ng fēng zhǐ liá
o] 用鼓风的方法灭火。
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绝薪止火 [jué
xīn zhǐ huǒ] 绝:断绝;
薪:柴草。
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
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以火止沸 [yǐ huǒ zhǐ fè
i] 比喻处理方法不对,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已成的气势。
同“以汤止沸”。
止渴之梅 [zhǐ kě zhī mé
i]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比喻不无小补。
止谈风月 [zhǐ tá
n fēng yuè
] 止:只,仅。
只谈风、月等景物。
隐指莫谈国事。
带止字的成语接龙 止渴之梅 梅妻鹤子 子不语怪 怪诞诡奇 奇伎淫巧 巧言利口 口是心非 非同儿戏 戏蝶游蜂 蜂虿有毒 毒手尊拳 拳拳服膺 膺箓受图 图穷匕见 见义当为 为民请命 命中注定 定国安邦 邦家之光 光明大道 道义之交 交口称赞。
带有止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止字的成语有哪些 止字基本字义 停住不动:~步。
截~。
- 拦阻,使停住:~痛。
禁~。
仅,只:~有此数。
不~一回。
古同“趾”,脚;
脚趾头。
带有止的成语 官止神行-吉祥止止-望梅止渴-绝薪止火-浅尝辄止-言谈举止-止于至善-止沸益薪-适可而止-为山止篑-靡所底止-一噎止餐-以汤止沸-举止娴雅-以杀止杀-望门投止-止戈兴仁-流行坎止-知止不殆-纵风止燎-以火止沸-学无止境-探观止矣-以刑止刑-举止自若-叹为观止-投膏止火-知足知止 止字相关成语意思 1)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
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2)漫无止境: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3)靡所底止:指没有止境。
4)浅尝辄止:辄:就。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5)如丘而止:如:到达;
丘:丘陵;
止:止步。
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6)山止川行:比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7)扇火止沸:沸:沸腾,指水滚开。
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
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8)射像止啼:比喻威名远震,使人畏服。
9)适可而止:适可:恰好可以。
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10)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11)规行矩止: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
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12)吉祥止止: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
指喜庆。
1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4)禁止令行:指施禁则止,出令则行。
同“令行禁止”。
15)举止不凡:举动不平凡。
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16)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
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17)举止失措:措:安放,放置。
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18)举止娴雅:娴:文雅。
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19)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
指人的外在风度。
20)举止自若:自若:象原来的样子。
举动不失常态。
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21)绝薪止火:绝:断绝;
薪:柴草。
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
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22)坎止流行:遇坎而止,乘流则行。
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
23)说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同“望梅止渴”。
24)叹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5)叹为观止:叹:赞赏;
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包含止字成语解释 1)探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投膏止火: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
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4)不塞下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
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5)不随以止: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6)抽薪止沸:薪:柴草;
沸:沸腾。
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心同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同“心如止水”。
8)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以汤止沸: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
比喻不从根本上着手,对事情没有帮助。
10)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1)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12)知止不殆:殆:危险。
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
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13)止暴禁非:止、禁:罅;
暴、非:指种种坏事。
制止种种坏事。
14)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15)止谈风月:止:只,仅。
只谈风、月等景物。
隐指莫谈国事。
16)止于至善:止:达到;
至:最,极。
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17)知足知止: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18)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
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19)止戈兴仁:止:停止。
仁:仁政。
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20)止渴望梅:犹望梅止渴。
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同“止渴思梅”。
21)纵风止燎:用鼓风的方法灭火。
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22)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23)一噎止餐:-犹因噎废食。
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24)望门投止:投止:投宿。
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
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25)为山止篑:比喻功败垂成。
;
。
青藏高原如何用四字词语,成语,形容
1、一望无垠[成语解释]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典故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2、一望无际[成语解释]际:边。
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非常辽阔。
[典故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3、一马平川[成语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
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
指广阔的平原。
[典故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敌人围得甚紧,村外又是一马平川,敌人展开重火力,我们几次冲锋都被敌人压回来了。
”4、无边无际[成语解释]际:边缘处。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典故出处]《霹雳》:“山路通过涧上一座毛竹小桥,重又隐没到无边无际的大竹林里了。
”5、一望无边[成语解释]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典故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
形容高原的词语
一马平川,一望无际,风光秀丽,绿草如茵,绿意盎然,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心旷神怡、广袤无限、坦荡如砥。
1、穿过山口,我们就看到了一马平川、绿油油的大草原。
2、 绿草如茵的草原上还有一条细细的河,袒露在阳光下,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银项链。
3、清明时节物候好,草木繁茂,春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城乡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朋友,清明节来到,你也要充满生机噢。
4、马群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奔驰。
形容高原的诗词1、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出自:唐代: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2、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出自:唐代:赵延寿《塞上》译文:占到高原肥沃草地,深夜里折树梢来生火。
小学生必背成语100个及意思
小学生必背成语100个及意思内容如下:1. 爱憎(zēng)分明:【解释】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态度十分鲜明。
憎:恨,厌恶。
2. 安然无恙:【解释】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
安然:平安;
恙:疾病。
3. 拔苗助长:【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
4. 跋山涉水:【解释】翻越山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跋:在山上行走;
涉:从水上经过,渡。
5. 百看不厌:【解释】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6. 班门弄斧:【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狂妄无知,又是也做自谦词。
班:巧匠鲁班。
7. 搬弄是非:【解释】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弄:挑拨。
8. 变本加厉:【解释】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原来;
厉:猛烈。
9. 变幻莫测:【解释】变化多端,无法揣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10.别具匠心:【解释】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匠心:巧妙的心思。
11.不耻下问:【解释】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请教。
耻,耻辱。
12.不可救药:【解释】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13.不可思议:【解释】不可想象,难以理解。
14.不能自已(yǐ):【解释】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15.不屈不挠:【解释】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屈:屈服;
挠:弯曲。
16.不速之客:【解释】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17.不屑置辩:【解释】认为不值得辩论。
屑:认为值得;
18.不言而喻:【解释】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了解。
19.不约而同:【解释】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20.不折(zhé)不扣:【解释】不打折扣,表示十足彻底。
折:折扣。
21.畅所欲言:【解释】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解释】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hèn)心如意:【解释】指完全合乎心意。
称:适合,相对;
如:适合。
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承:继续,接续;
启:打开,开创。
25.诚心诚意:【解释】心意很真诚。
26.触景生情:【解释】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27.唇亡齿寒:【解释】比喻双方利害相关。
28.春和景明:【解释】春风和煦,风光明丽。
和:温和,和煦;
景,日光。
29.春华(huá)秋实:【解释】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华:同:“花”。
30.当之无愧(kuì):【解释】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
当:承当,承受。
31.道听途说:【解释】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32.得不偿(cháng)失:【解释】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偿:抵补。
33.滴水穿石:【解释】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34.断壁残垣(yuán):【解释】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垣:墙。
35.风调(tiáo)雨顺:【解释】指风雨适合农时。
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36.峰回路转:【解释】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回:曲折环绕。
37.赴汤蹈火:【解释】比喻不避艰险。
汤:沸水;
蹈:踩。
38.高屋建瓴(líng):【解释】形容居高临下,占有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建:倾倒;
瓴:盛水的瓶子。
39.刚正不阿(ē):【解释】刚强正直,不阿谀奉承。
阿:迎合,偏袒。
40.各持己见:【解释】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持:坚持。
41.各得其所:【解释】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所:处所。
42.各尽所能:【解释】每个人把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贡献出来。
43.各行其是:【解释】各自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行:行动;
是:对,正确。
44.根深蒂(dì)固:【解释】根扎得深,花和瓜果就长得牢,比喻基础稳固,不易动摇。
蒂:植物的花、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45.骇人听闻:【解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骇:惊吓,震惊。
46.好意难却:【解释】善良得心意难以拒绝。
却:推辞,拒绝。
47.厚此薄(bó)彼:【解释】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对待。
厚:优待,重视;
薄:轻视,慢待。
48.豁huò然开朗:【解释】由昏暗狭窄一下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49.鸡犬相闻:【解释】鸡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得到。
50.记忆犹新:【解释】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犹:仍然,还。
51.家喻户晓:【解释】每家每户都知道。
喻:明白:晓:知道。
52.坚定不移:【解释】形容毫不动摇。
移:改变,动摇。
53.见异思迁:【解释】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异:不同的;
迁:改变。
54.今非昔比:【解释】现在不是从前所能比得上的。
昔:从前。
55.斤斤计较(jiào):【解释】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
斤斤:过分计较。
56.津(jīn)津有味:【解释】形容很有滋味或很有趣味。
津津:有滋味,有趣味。
57.惊慌失措:【解释】害怕、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措:安排,处置。
58.精打细算:【解释】(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59.精雕细刻:【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
60.井然有序:【解释】整齐不乱,次序分明。
井然:整齐的样子。
61.迥(jiǒng)然不同:【解释】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迥:差得远。
62.居高临下:【解释】占据高处,面对低处。
居:处;
临:面对。
63.举世闻名:【解释】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
举:全;
闻名:有名。
64.举一反三:【解释】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举:提出;
反:类推。
65.可歌可泣:【解释】令人歌颂赞美,感动流泪,指英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66.刻舟求剑:【解释】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67.扣人心弦(xián):【解释】形容诗文,表演等感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心弦: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
68.夸夸其谈:【解释】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69.脍(kuài)炙人口:【解释】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爱好称赞。
脍:切得很细的鱼和肉;
炙:烤熟的肉。
70.滥竽充数:【解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
滥:与真实不符的;
充数:凑数。
71.理直气壮:理由充足因而说话有气势。
直:公正的,正义的。
72.力挽狂澜:【解释】比喻尽力扭转险恶的局势或制止不正的风气。
挽:扭转,挽回;
狂澜:汹涌的波浪。
73.历历在目:【解释】形容清楚分明地展现在眼前。
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74.两全其美:【解释】做事顾全双方,使两者都得到好的结果。
全:保全,使完整不缺。
75.流连忘返:【解释】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
流连:迷恋于游乐;
返:同“反”,回,归。
76.流离失所:【解释】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
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77.络绎(luòyì)不绝:【解释】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络绎:接连不断;
绝:断绝。
78.落英缤纷:【解释】落花繁多而凌乱。
英:花;
缤纷:繁多而凌乱。
79.满载(zài)而归:【解释】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80.买椟(dú)还珠:【解释】比喻取舍不当,也比喻舍本逐末。
81.漫不经心:【解释】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漫:不受约束,随便。
82.茅塞(sè)顿开:【解释】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顿时理解、领会。
83.美不胜收:【解释】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84.门庭若市:【解释】门口和庭院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十分热闹。
85.名副其实:【解释】名称或名分与实际相符合。
名:名声;
副:符合。
86.名列前茅:【解释】指名次排列在前面。
名:名次。
87.名正言顺:【解释】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名:名义。
88.莫名其妙:【解释】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名:说出。
89.漠不关心:【解释】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漠:冷淡。
90.默默无闻:【解释】不出名或不为人知道。
91.难以置信:【解释】难于相信。
92.迫不得已:【解释】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
迫:逼迫,强迫。
93.破釜(fǔ)沉舟:【解释】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釜:锅。
94.其乐无穷:【解释】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形容某事或某活动充满了乐趣。
穷:穷尽。
95.其貌不扬:【解释】形容人或貌很平常或丑陋难看。
扬:容貌好看。
96.气象万千:【解释】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97.恰如其分:【解释】说话或办事正合分寸。
恰:恰恰,正;
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
98.千姿百态:【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99.牵强(qiǎng)附会:【解释】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
牵强:勉强把两件没有关系或关系很远的事物拉在一起。
附会: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说成有某种意义。
100. 前赴(fù)后继:【解释】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赴:去;
继:继续,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