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赏析(八月十五夜古诗)

2023-06-16
71 阅读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原文及翻译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系列:关于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

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

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

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

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鉴赏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
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
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
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
绝景良时"
抒 *** 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

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

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
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

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

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

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

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

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最高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系列:关于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

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

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诗里面的「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

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

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鉴赏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
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
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
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
绝景良时"
抒 *** 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

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

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

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
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

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

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

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

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

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最高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是同一回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翻译赏析,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全诗的意思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注释】: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赏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

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

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

“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

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

“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

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

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

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

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玉露金波不可孤,相瞻今夕定何如。

氛埃未净雨湔洗,阴翳小留风扫除。

丹桂看来元了了,白榆种得许疏疏。

一杯浊酒非难事,未有新诗报答渠。

——宋代·曾几《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玉露金波不可孤,相瞻今夕定何如。

氛埃未净雨湔洗,阴翳小留风扫除。

丹桂看来元了了,白榆种得许疏疏。

一杯浊酒非难事,未有新诗报答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

《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 的皪江梅竹外枝,能将幻法转生机。

凭君莫作风垂绿,便恐飘零学雪飞。

——宋代·曾几《墨竹梅》 墨竹梅 的皪江梅竹外枝,能将幻法转生机。

凭君莫作风垂绿,便恐飘零学雪飞。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

缘情德麟语,写物大年意。

青云无苏黄,何以致后世。

窗明几静间,是事且游戏。

——宋代·曾几《赠赵判官寿卿二首》 赠赵判官寿卿二首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

缘情德麟语,写物大年意。

青云无苏黄,何以致后世。

窗明几静间,是事且游戏。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宋代·曾几《为张四明作》 为张四明作 一生所闻张仲蔚,闭门蓬蒿深几尺。

迩来伐竹声丁丁,手披榛丛待三益。

径中踏破苍苔色,定是幽人芒屦迹。

莫将车边两轮赤,夺此千竿一池碧。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翻译赏析,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全诗的意思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注释】: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赏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

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

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

“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

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

“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

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

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

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

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中秋节古诗之《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中秋节古诗之《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 【其一】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简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组诗共两首,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