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适的资料(关于高适的资料简介)

2023-06-16
71 阅读

高适的简介

  1、高适:生于公元704年,死于公元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人,后迁居宋州宋城,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谥号忠;
  2、高适是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的简介

分类: 文化/
艺术 >
>
文学 >
>
小说 问题描述: 高适的简介。

越快越好!!!! 解析: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

字达夫。

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

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

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

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世称“高常侍”。

高适作品的编集,原有天宝七载左右张九皋编、颜真卿作序的诗集,今佚。

新、旧《唐书》著录其文集20卷,亦不存。

今有《四库全书》所收明汲古阁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诗8卷、文2卷。

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

另有明张逊业、许自昌等辑本,皆为2卷。

明杨一统辑《高适集》 1卷。

敦煌《唐诗选残卷》、《高适诗集残卷》等,尚存部分佚诗。

注本有今人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孙钦善《高适集校注》,皆附年谱。

研究高适生平的著述有王达津《诗人高适生平系诗》、彭兰《高适系年考证》、周勋初《高适年谱》、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

高适(702--765)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

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例如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

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高适是唐代诗人。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诗歌风格“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

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

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

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是什么样的诗人?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
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
边塞四诗人"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

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高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高适是唐代诗人。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诗歌风格“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

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

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

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高适介绍

1、高适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

2、人物简介: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