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名言通(季羡林的名言)
季羡林5句名言
1,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
”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 2,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3,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 4,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
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季羡林5,我想,此刻遍布五湖四海的清华校友也无不如此。
清华的一切成就我都感同身受。
眼前清华蒸蒸日上的局面,我老汉看了也不禁漫卷诗书喜欲狂”了。
我相信,清华将同像北大这样的友校一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季羡林《此情可待成追忆》。
季羡林的名言警句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名言都很熟悉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季羡林的名言警句,欢迎大家分享。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
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 叹息时多。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
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
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
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
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
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
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我的家乡在山东。
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
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
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
第二境写的是勤奋。
第三境写的是成功。
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
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
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
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季羡林的名言
季羡林的名言如下:1.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2.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
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3.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
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4.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
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5.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6.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
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7. 我的家乡在山东。
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8.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9.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
只望有誉,不能有毁。
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羡林名言
1、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长寿之道》2、粗茶淡饭,素食斋饭,最能修身养性,心平气和,心旷神怡。
——季羡林3、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八十述怀》4、若说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知识的承上启下。
——《八十述怀》5、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不完满才是人生》6、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不完满才是人生》7、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经典语录
季羡林心安即是归处经典语录:当下即是生活;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纵浪大化,不忧不惧。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
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
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
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
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人物简介:季羡林(字希逋、齐奘,1911年8月6日至2009年7月11日),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是北大唯一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于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8岁。
《心安即是归处》作者: 季羡林
。
。
ISBN:
9787554615430 。
。
内容简介
。
。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
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
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
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
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
。
作者简介
。
。
季羡林: 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留下“三辞桂冠”的佳话,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通透、朴实、纯粹、平淡,却也不失任性。
其子季承曾说“他是人生的失败者,是寂寞的文人”,但他的世界并不孤独,因心有归处,而淡定从容;
因无畏无惧,而潇洒自由。
。
。
精彩短评。
。
# 读完了第一本季老的作品,不得不感叹季老一生致力于研究,笔耕不辍,老年仍然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
活得潇洒自在真实,笔下的文字读起来轻松愉悦又能发人深思。
# 人到了耄耋之年,过得会是什么样的日子,想的会是什么呢? 从季老的这本书可窥一斑,而且,也感受到终身学习,终身输出的好处,没有退休一说,哪怕生命的最后一天,依然有热爱的事业可以忙碌! 看看周围只能通过广场舞或者打麻将、逛超市充实老年生活的阿姨叔叔们,还是羡慕季老这样的老年生活啊! 就是感觉如果按照年龄来编排,应该更方便读一些! # 生命中经历的那些酸甜苦辣丰富了它的精彩程度。
感恩那些遇到的印象深刻的可爱和温暖。
世事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 难得清闲的午后,有幸听季老徐徐道来一席人生智慧之言。
纵浪大化的一生里,何为终点?何为完成?怎样才能实现自己须臾一生的价值?我们要经历的悲苦总多于喜乐,分别总多于聚合,如若总是忧虑恐惧,那这短短一生痛苦的份量岂不是太重了?当下即是生活,不忧不惧,应尽便尽,无复多虑。
这才是人生该有的通透豁达态度。
勉之。
季老的座右铭竟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果然所喜之人都有共通之处。
#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
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収息时多。
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 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
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
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要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已为什么活过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险,长呼短叹。
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
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引自 009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评断一本书的好与坏有什么标准呢?这可能因人而异。
但是,我个人认为,客观的能为一般人都接受的标准还是有的。
归纳起来,约略有以下几项。
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增加人的智慧呢,抑或增强人的愚蠢?一本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呢,抑或降低?一本书能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呢,抑或压低?一本书能给人以力量呢,抑或使人软弱?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呢,抑... 。
。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