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不死小说

2023-06-18
26 阅读

如果没有法正和庞统,刘备会怎么样呢?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和汉中,与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势,法正和庞统作为谋臣,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惜两人都英年早逝,法正去世时45岁,庞统去世时36岁,令世人遗憾。

因此有人假设,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法正和庞统辅佐,刘备会怎样?还能得到益州和汉中吗?庞统原本是周瑜帐下功曹,赤壁之战后投靠刘备。

刘备西进益州时没有带诸葛亮、关羽、张飞,身边只有庞统。

征战时庞统献出上中下三策,刘备取中策平定了益州;
法正原本是刘璋帐下军议校尉,暗自投靠刘备帮其平定和稳定益州,随后在汉中大战中,又献计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最终刘备击败曹操占得汉中。

刘备出道并不晚,早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时就立下战功,当时年仅24岁。

可是随后20多年,刘备颠沛流离,没有立足之地。

“衣带诏”之前,刘备不知道干什么,没有明确目标。

“衣带诏”之后,刘备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干掉曹操,可是不知道怎么做,从41岁到48岁,一直呆在荆州不能动弹。

这时候诸葛亮出现了,他献出《隆中对》,这简直就是为刘备量身打造的,从此以后,刘备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纲领。

但是,纲领只是战略大方向,行动的细节还需要人来帮助顺利实施,这属于战术层面。

法正和庞统就是很优秀的谋臣,帮助刘备出谋划策,顺利地完成战术目标。

《隆中对》有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态度是很谨慎的。

所以,如果刘备身边只有诸葛亮,他得到益州的方法可能就是等益州发生内乱或外患,也有可能是自己出手,但不会是直接冲过去。

再说,法正和庞统虽然帮助刘备轻松得到了益州和汉中,但也留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益州本土势力没有受到大的创伤,导致蜀汉内部矛盾重重,后来诸侯亮除了北伐,做得最多的就是维持内部稳定。

如果等到益州有变再出兵西征,可以更大可能地消灭益州本土势力。

如果没有庞统,影响其实并不算太大,取益州的三计并不是有多高明。

没有法正,会有其他“蜀奸”,刘备一样可以占据益州,只是阻力变大了。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人们往往只看到法正和庞统成就了刘备,反过来,如果没有刘备,法正和庞统会有舞台展示才能,最后青史留名吗?到底是贤臣成就明君多些,还是明君成就贤臣多些?纵观数千年历史,后者的事例更多,更让人信服。

参考文献:《三国志》。

如果 庞统不死 刘备是否可以统一天下?

如果庞统没死,刘备要想统一三国也很难。

首先曹魏政权并不是纸老虎,曹魏政权当时占据中原地区,人才济济,最重要的是曹操依然健在,并且包括司马懿、荀攸、荀彧在内的谋士都还活着,整个曹魏的谋士团队依然为曹操出谋划策。

试想,即使庞统没死,加上诸葛亮两个人也不可能抵得上整个曹魏政权的智囊团,要知道三国时期曹魏所在的中原地区才是士大夫贵族阶层的聚集地,蜀汉所在的四川地势偏远,人才稀少。

中原地区一个州培养的人才基本上可以和整个蜀汉的人才持衡,所以人才不足制约着刘备难以统一三国。

再次,曹魏拥有当时最强的军事力量,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曹魏政权都完胜蜀汉。

曹魏政权军队人数大约为45万左右,而蜀汉只有区区8万多。

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决定这个国家的战争实力,人口越多,能够打仗的壮丁也越多。

从人口来看,曹魏政权当时人口数多达400万,而整个蜀汉只有区区的90万,人口比例接近4:1,完全没有可比性。

此外,曹魏所在地是当时的中原地区,当时的中原不像现在那样都是黄土高原,反而是魏、蜀、吴三个国家中地势最为平坦、土地嘴肥沃的地方,蜀汉属于境内大部分都是丘陵、高山地带,不适合种植。

从这方面来说后勤物质方面蜀汉完全比不了曹魏政权。

所以说,即使庞统没死,刘备也很难一统三国。

不知道你是怎样认为的的呢?。

如果庞统不死,刘备能一统天下吗?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当时庞统被人称作凤雏,和诸葛亮一样都是非常有名的谋士,他在赤壁之战后投靠了刘备,并且跟随刘备攻打西川,后来在落凤坡被射死。

他死后刘备不得不让诸葛亮入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后来东吴偷袭了荆州,导致荆州失守,关羽被杀。

那么如果庞统不死,刘备能统一天下吗?我个人认为有可能,庞统不死,诸葛亮不会继续镇守荆州,东吴很难偷袭荆州,荆州不丢刘备的大军不会因为讨伐东吴损伤,荆州和益州一起出兵北伐,曹魏完全有可能被平定。

一、庞统不死,诸葛亮继续镇守荆州,东吴很难偷袭荆州成功。

如果当时庞统不死,他跟随刘备平定西川,诸葛亮就不会入川,他会留下来镇守荆州。

诸葛亮为人谨慎,他不会犯关羽一样的毛病,也不会轻易上东吴的当,而且诸葛亮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当时他镇守荆州,糜芳等人不会投降东吴,东吴想偷袭荆州非常困难。

庞统不死,荆州不会丢。

二、荆州不丢,刘备大军得以保存,可以积累实力夺取天下。

诸葛亮如果当时镇守荆州,东吴很难偷袭荆州,并且保住了荆州,关羽也不会死,这样刘备就不会率领军队攻打东吴,自然蜀汉和东吴的联盟还会继续,并且蜀汉的军队不会有损失,兵力得以保存。

庞统不死,诸葛亮镇守荆州,就给刘备出兵北伐打下了基础。

三、庞统和诸葛亮可以同时出兵北伐,曹魏完全可以平定。

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曾经说过,荆州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攻打曹操,曹操就会两面受敌。

如果庞统不死,庞统就会和诸葛亮一起同时出兵北伐,这样就可以对曹魏形成很大压力,曹魏完全有可能被平定。

大家对庞统对蜀汉的作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庞统不死的话,三国的结局会发生哪些变化?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说过“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司马徽是认为庞统和诸葛亮是处于一个水平线的,虽然从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显然诸葛亮更胜一筹,但是这也和庞统死得较早有很大关系。

如果庞统不死,对三国结局会有影响吗?我觉得会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庞统博学多才,善谋略,能够被称为凤雏,说明是有很强的能力的。

在东吴时候,鲁肃是极力向孙权推荐庞统的,只是因为孙权不喜欢庞统的样貌才没有重用。

然后庞统去投靠刘备,开始也没有被重用,只是被派去耒阳当了一个县令,后被张飞看到庞统的能力,大为叹服,马上向刘备推荐庞统,加上诸葛亮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庞统,刘备方才认识到庞统的能力,拜为副军师,和诸葛亮一起为蜀汉的大业出谋划策。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庞统是不比诸葛亮差多少的,和诸葛亮齐名也算合情合理。

刘备在收到法正里应外合攻取益州的建议后,有些犹豫不觉,正是庞统说服了刘备下决心正式出兵夺取益州。

庞统随军出征,在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庞统给刘备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采用了中计,大军向成都攻去,一路势如破竹,这其实正是庞统表现自己的最好机会,但是天天遂人愿,在攻取雒城的时候,庞统中箭身亡,从此失去了表现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但按照之前庞统的表现来说,庞统和诸葛亮齐名我认为不算过誉。

庞统意外身亡也给刘备集团带来很大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刘备不得不把荆州的兵力部署做调整,让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和几乎一半的荆州兵马过来相助,继续攻打益州。

这样一来,不但荆州的防守压力会很大,而且让关羽一个人来镇守荆州也是有风险的。

如果庞统不死,那荆州的守备力量就不会有太大的削弱,这样关羽即使依然发起樊城战役,那兵力就不会不够用了,也许樊城也就拿下了,同时荆州的守军也足够抵挡东吴吕蒙的进攻。

关羽不至于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关羽不死的话,那刘备就不太可能会发动夷陵之战,即使发动也会是另一个结果,当时发动夷陵之战时,蜀国的主要谋士,法正已死,诸葛亮有监国的重任,刘备只能自己去制定攻打东吴的战略部署,如果庞统还活着,那庞统必然会跟着刘备进行东征,夷陵之战即使输也不会太惨,保存了实力的蜀国,就依然有和魏国、吴国争夺天下的机会。

如果庞统在攻取益州的过程中没有身亡,那会对后面蜀国发生的几个重要事件产生影响,结果也许就不一样了。

三国演义中庞统如果没死,三国后期又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详细说明!

庞统没死的话,结果可能就改变了,历史的统一潮流肯定向着蜀汉的啊。

首先,先说庞统没死的话,那么去夺西川就依然是庞统,而且庞统是因为怕诸葛亮抢风头才死的,既然假说他没死,就等于他不会误解诸葛亮了,而且也不会让诸葛亮千山万水赶去夺西川了,接下来变不会让关羽单独守荆州了。

荆州还是有诸葛亮的话就不会来个大意失荆州甚至到关老爷败走麦城的狼狈样了。

再者,庞统可以安安稳稳守益州,那么三分天下更稳固了。

之后也不会引发刘备被义气冲昏头脑和东吴破裂并且出兵七十万讨伐,害得张飞报仇心切被手下杀害,路上还导致黄老将军死于沙场,而且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了,就不会使蜀国元气大伤,刘备也就不会因此来个白帝托孤了,阿斗也就不会怎么早出来昏庸了。

那么蜀国在此时就可以真正联吴抗魏了,而且手下大将也济济,此时五虎上将善在啊,可以实现诸葛亮的隆中对,待天下有变,可令一上将令荆州之兵,直攻长安洛阳实现统一。

就算天下没变,刘备也死了,那有卧龙凤雏,孔明内事庞统外攻,那么就算幼主身边再多的宦官根本逃不了诸葛亮的慧眼啊,庞统也可以安安心心北伐了,有人才济济的大将好似多少个韩信啊,庞统可做张良,诸葛亮可当萧何...那么可以和汉朝一样实现完全的统一了,那么就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了。

总之表面上看蜀汉走向败落是关羽是荆州实际上内在是庞统的死导致蜀汉开始了灭亡之路啊...天意如此,无法挽回了,只有后人凭空吊牢骚啦。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