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李肇星
联合国历任副秘书长
1,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于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2,特里格夫·赖伊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3,达格·哈马舍尔德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哈马舍尔德因飞机失事身亡。
4,吴丹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1972年1月1日任期届满后退休。
5,库尔特·瓦尔德海姆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6,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1981年至1991年12月31日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7,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1991年11月21日加利被联合国安理会推荐为新任联合国秘书长,12月3日联合国大会批准了这项提名,加利成为联合国第6任秘书长。
1996年12月31日卸任。
8,科菲·安南科菲·安南(KofiA.Annan)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联合国历任副秘书长 1,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于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2,特里格夫·赖伊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3,达格·哈马舍尔德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哈马舍尔德因飞机失事身亡。
4,吴丹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1972年1月1日任期届满后退休。
5,库尔特·瓦尔德海姆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6,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1981年至1991年12月31日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7,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1991年11月21日加利被联合国安理会推荐为新任联合国秘书长,12月3日联合国大会批准了这项提名,加利成为联合国第6任秘书长。
1996年12月31日卸任。
8,科菲·安南科菲·安南(KofiA.Annan)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联合国秘书长的历任
格拉德温·杰布(英国)(代理) 1945年至1946年在联合国初创阶段担任过代理秘书长。
1. 特里格夫·赖伊(挪威)任期:1946年2月1日-1952年11月10日1946年2月1日当选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
1951年连任,后因支持联合国对朝鲜战争进行军事干涉,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去联合国秘书长职务。
2. 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 任期:1953年4月10日-1961年9月18日1953年4月10日,年仅47岁的哈马舍尔德成为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
1961年9月在非洲北罗得西亚(赞比亚)的飞机失事中殉职(疑为政治谋杀)。
3. 吴丹(缅甸,亚洲)任期:1961年11月3日-1971年12月31日1961年11月3日,吴丹出任联合国代理秘书长。
1962年11月30日,他当选为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1966年连任。
4.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任期:1972年1月1日-1981年12月31日1971年9月至1981年,连任两届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同中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瓦尔德海姆于1972年、1977年、1979年五次访问中国。
5.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任期:1982年1月1日-1991年12月31日1981-1991年两任秘书长。
在德奎利亚尔领导下,联合国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6.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 任期:1992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被简称“加利”)于1922年11月14日出生在埃及开罗的一个基督教科普特教派家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前埃及首相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首相,1846-1910年)。
加利于1946年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的学位,另外还有巴黎政治研究学院的国际关系学的毕业证书。
此后直到1977年,他是开罗大学的国际法以及国际关系的教授。
1975年,他成为政治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1980年,担任非洲政治研究所主任。
1954年到1955年,他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63年至1964年,担任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7年到1968年,担任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他于1973年步入政界。
在1977-1991年期间,他担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
自1980年开始,为埃及执政的国家民主党书记处成员,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
1991年5月至同年12月,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
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又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主席。
在其担任外交国务部长期间,在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之间的和平协议签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1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任命加利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任期五年。
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非洲人。
被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之后,加利的工作引起了众多争议。
人们批评他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未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另外在安哥拉内战期间,加利在调停上未能统一联合国的意见。
在联合国的作用以及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等问题上,加利遭到了更猛烈的质疑。
尽管他的支持者们将之归咎于美国对联合国行动的抵制,但加利已渐渐成为空洞的联合国的象征。
以三个非洲国家为首(埃及、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的10个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提议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留任第二个五年任期直至2001年。
但是,美国表示反对。
尽管英国,波兰,韩国以及意大利起初也支持其留任,但在美国明确表示将行使否决权后,这四个国家就不再支持加利。
尽管加利不是第一次被否决的秘书长,但他仍然是联合国历史上首位没能连任两届的秘书长。
1996年12月31日卸任。
加利的继任者是科菲·安南,这是由于加利没能连任,所以他的继任者须从其代表的非洲选出。
1997年11月16日,加利担任法语国家组织的(La Francophonie)的首任秘书长,任期四年。
加利仍担任埃及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出版有两本回忆录:《通往耶路撒冷的埃及之路》(1997年版,有关以色列和埃及的和平进程)《不屈不挠:美国-联合国的传奇》(1999年,有关其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7. 科菲·安南(加纳)任期: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科菲·安南(Kofi Annan)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安南1962年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工作。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
20世纪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
1986年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负责人事厅的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安南负责同伊拉克谈判释放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人质问题。
此后,他率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了“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安南1993年3月出任联合国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
曾作为负责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和赴北约特使,协调有关国家的关系。
1996年12月17日,第51届联大任命安南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1997年1月1日,他正式就职,任期5年。
2001年6月,联大通过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
安南担任秘书长期间,曾于1998年赴巴格达进行斡旋,化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
2001年10月,安南与联合国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5年3月,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
安南是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懂英语、法语和几种非洲语言。
他讲话温和,性格直率,待人坦诚,头脑冷静,富有幽默感。
安南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和2004年10月五次访华。
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Nane Lagergren)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名职业画家,其父贡纳尔·拉格尔格伦是著名的国际法学家。
拉格尔格伦曾担任过律师和法官,并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工作过。
安南夫妇均为再婚,1981年结婚,有3个孩子。
8. 潘基文(韩国,亚洲) 任期:2007年1月1日-至今大韩民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政治家。
潘基文先生1970年获国立首尔大学国际关系学士学位。
1985年,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潘基文先生多次在国家和国际上获奖,被授予各种奖章和荣誉。
鉴于他对祖国所作贡献,1975年、1986年和2006年获颁大韩民国最高勤政勋章。
潘基文生于1944年6月13日出生。
他和夫人(潘)柳淳泽女士于1962年上高中时结识,育有一子二女。
除韩国语外,潘基文先生还讲英语和法语。
潘基文在当选为秘书长时,其职务是大韩民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他在该部长期任职,先后在新德里、华盛顿和维也纳担任过职务,资深历广,包括总统外交政策顾问、总统首席国家安全顾问、政策企划次官补和美洲局局长。
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的朝鲜半岛,在促成本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潘基文先生同联合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1975年他在外交部联合国处任职之时。
此后,他的有关工作经验逐年扩展,从派任纽约大韩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外交部首尔总部联合国处处长、到驻维也纳大使。
在大使任内,他曾于1999年担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委会主席。
2001年至2002年期间,大韩民国担任大会主席,他作为办公室主任促成大会通过此届会议第一项决议,对911恐怖袭击予以谴责,还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大会工作的主动行动,从而帮助以危机和混乱开始这一届会议成为通过了若干重要改革的会议。
潘基文先生还积极参与处理朝韩关系问题。
继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宣言》之后,他于1992年担任南北联合核管制委员会副主席。
2005年9月,作为外长,他又发挥主导作用,促成了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问题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即六方会谈通过的关于解决北朝鲜核问题的《共同声明》。
2015年11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致函全体会员国,宣告将在明年9月或10月,选举下任秘书长。
会员国若有属意人选,应该在明年春天提出。
新任秘书长将在2017年1月1日就任。
现任安理会轮值主席的英国大使莱克劳夫呼吁15个理事国,遵照这份时间表。
情叙述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做一个中国人是无比的骄傲的。题目自拟
我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无比骄傲的一件事了,因为当奥运会的开幕式开始时,我就觉的很激动,很期待中国健儿夺金牌的开始以及闭幕式的结束。
奥运会,终于在人们期盼了八年后开幕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壮观的景象,在这之前一直怀着满腔的热血期待着,终于在2009年8月8日看到了. 终于到了8点啦,相信全中国的人民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啦,都渴望着咱们中国能在世界上炫一把,最终没让我们失望,从头看到尾,除了运动员入场眨了几次眼睛,其他的都是全心贯注的看着,很是兴奋呀,表演中用到的中国元素,很是经典,很是震撼,在表演中看得出引起过阵阵高潮,真遗憾不能到现场观看,相信在现场更会激动的不行!~最终的那个靓点李宁拿着火炬在画卷上的祥云上跑的时刻,很是创意,把整个气氛推向了高潮,晚上看过后,到第二天早上还兴奋起的,看过节目无数,却从没像那天晚上那样兴奋,隔过1天后写此刻的心情还是无比的激动!~~~ 开幕式结束了,给我的感觉是,做一个中国人真骄傲!期待中国健儿夺金牌的开始以及闭幕式,期待中! 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出了不少的科学家,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
华佗的医术很高,其实他的医术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
有一次,有两个人患的都是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感到奇怪,但服药后果然痊愈。
原来华伦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
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中国人竟然这么了不起?”可能有些外国人问。
是的,中国科学家的确很了不起,他们为我们后代留下宝贵的遗产。
华佗、李时珍、祖冲之、张衡你们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