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育人名言(孔子育人名言名句)
孔子的教育名言
以下是孔子的教育名言: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论语·里仁》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论语》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6、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1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孔子的教育名言
孔子的教育名言如下: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
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不能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比喻不善于学习,不能够由此及彼。
孔子的教育名言
孔子的教育名言如下: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众恶之,必察焉;
众好之,必察焉。
4、知耻近乎勇。
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的教育名言
孔子的教育名言如下: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
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不能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比喻不善于学习,不能够由此及彼。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名言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教育思想提倡“有教无类”,主张“学而优则仕”。
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名言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2、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论语·公冶长》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学而》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为政》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为政》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论语·为政》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