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弗兰西斯培根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评价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
晚年,受宫廷阴谋逐出宫廷,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
另外弗兰西斯·培根简介,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集成《培根随笔》。
1626年3月底,培根由于身体孱弱,在实验中遭受风寒,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
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人物生平 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
记载培根幼年时期生活学习的文献不多。
培根幼时接受语言、圣经和神学教育后在1573年,年仅12岁的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大学中的学习使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法国巴黎。
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这使他接触到不少新的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并且对其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579年,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不得不回到伦敦。
由于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丧之后,培根进入了葛雷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职。
1582年,21岁的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此时,培根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并且把经验和实践引入认识论。
这是他“复兴科学”的伟大抱负,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584年,23岁的他当选为国会议员。
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
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
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
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 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
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
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英镑弗兰西斯·培根简介,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
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
从此培根不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
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
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
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
弗兰西斯·培根的个人经历是怎样的?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西欧哲学的开创者之一,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派的创始人,被马克思称作“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母亲是一个颇有才学的加尔文派教徒。
由于家庭的关系,培根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2岁时即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担任他导师的是当时很有名气的三一学院院长怀特姬夫特博士。
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培根就对具有1500年历史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
他宣称,剑桥的教授们把自己的学问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上是大错特错的。
1576年,培根因不满学校教学内容而中途辍学,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到法国工作。
1579年,由于父亲突然病故,培根回到英国。
从此,他开始攻读法律,21岁时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一名律师。
1854年,培根当选为国会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后来培根结识了女王的宠臣、青年贵族埃塞克斯伯爵,成了他的朋友和顾问。
当埃塞克斯失宠、密谋政变被捕后,培根作为证人和密友在法庭上指控埃塞克斯有罪,埃塞克斯即被处死。
因为这件事,培根遭到很多人的非议。
詹姆士一世即位后,培根被授予爵士爵位,并且在政界步步高升,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就任总检察长,1618年成为大法官,同年被封为男爵。
1620年培根被封为子爵,这是培根政治上最显赫的时期。
夸克。
根据查询弗朗西斯·培根的个人简介得知,弗兰西斯培根认为世界的最小微粒是夸克。
夸克是一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和G.茨威格于1964年先后独立提出。
培根十大经典名言
培根十大经典名言如下:1.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
总之,“读书可以修身养性”。
2.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人愉悦,在于装饰和增长才能。
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令人心情舒畅;
当你在高谈阔论时,学识是一种很好的装饰;
当你在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学识可以显示出个人的才能。
3.学问本身并没有教人如何运用它,这种使用之道存在于书本之外,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才能领会。
4.真理教会了我们——探求真理,就是向它求爱;
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同处;
而相信真理,就是对之皈依,这才是人性中至高无上的美德。
5.善良是人类一切美德和尊严中最伟大的,它具有神性的特征。
6.人们的思想大多取决于自己的性格,谈话和言论大多取决于自己的学识和见解,而他们的行为举止则大多取决于平日所养成的习惯。
7.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导力量,人们就应当尽一切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年时就养成的习惯无疑是最理想的。
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
8.顺境最容易暴露人的恶劣品性,而逆境却最能彰显人的美好品德。
9.与朋友分享快乐,快乐便能够加倍;
与朋友分担忧愁,忧愁就会减半。
10.心无杂念、精神舒畅是健康长寿的最好秘诀。
在情绪上应避免嫉妒、焦虑、郁积于心的愤怒、奥妙难解的思索、过度的欣喜以及难以排解的悲伤。
培根的名言有哪些
1、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
2、出身高贵的人,常是不太勤劳的,但他们对劳动的人却又往往心怀嫉妒。
3、虚伪的友谊有如你的影子;
当你在阳光下时,他会紧紧的跟着,但当你一旦横越过阴暗处时,它会立刻就离开你。
4、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5、德行高尚的人们,其德愈增则受人嫉妒之机会愈减。
6、真理易于从谬误中产生,难于从混乱中产生。
7、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8、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
9、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
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10、友谊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11、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12、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13、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
14、狡猾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
15、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 16、在适当的时候去做事,可节省时间;
背道而行往往会徒劳无功。
17、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18、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19、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诌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20、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
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21、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
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22、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23、过于重视行为规则拘泥形式,往往以致在事业上坐失良机。
24、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
25、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26、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
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2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28、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
第二,无所畏惧;
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29、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
30、在富人的想像里,财富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31、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
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32、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
33、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34、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才能。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的美而放弃了内在的美。
35、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
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
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36、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
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所惊奇。
37、人生如同道路。
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38、没有比害怕本身更可害怕的了。
39、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
40、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41、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
42、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43、瓜是生在纯粹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44、金钱是好的仆人,却是不好的主人。
45、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46、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47、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共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愈益显露。
48、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
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代价。
49、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50、首先细心思考,然后果断决定,最后坚韧不拔地去做。
51、一个正在顺着生活规律挺进的青年,首先应注意自己的才能和愿望与事业相衡。
52、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
53、美有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烂且不持久。
54、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55、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56、谁能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人虽在世,却已亲身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 57、无德之人常嫉他人之有德。
58、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59、只见汪洋时就以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60、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
61、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
62、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63、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
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64、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缺少真正的友谊。
6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