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语录精华,孟子语录经典
孟子语录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 【译文】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而称王。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阁民也.焉有仁人在位阁民而可为也?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 【译文】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
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
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
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
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 【译文】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而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 【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
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
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要子。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上》 【译文】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下》 【译文】把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的人,那百姓也会把他的快乐当自己的快乐。
把百姓的忧愁当自己的忧愁的人,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自己的忧愁。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出处】《孟子·
梁惠王下》 【译文】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假如这样而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也没有过。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择饮料。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宫,则塞于天地之间。
…
…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这种气,极其浩大,极其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
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不要纠正,心中不要忘记它,但也不要助长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每个人都有怜悯别人的心情。
先王由于有怜悯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君子最重要的就是或善意帮助别人。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 【译文】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
这是成语“
闻过则喜”
的由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天下有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君子不会因为爱惜天下财物而俭省应该用在父母丧事上的费用。
彼一时,此一时也。
【出处I(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那时是一种情形,现在是另一种情形。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下》 【译文】在当今这个世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 【译文】老百姓的情况是这样的:有固定的财产收人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固定的财产收人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
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宁者靠别人养活。
枉己者,末有能直人者也。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 【译文】自己不正盲.早不可能仆.91人下盲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骄淫,贫贱不能使我丧节,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如果不用圆抓和曲尸.就不能准确袖而中卞稚知闻稚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夏商周三代获得天下县由于仁,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不保社俊。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天子不仁,不能够保有天下。
诸侯不仁,不能够保住国家。
卿大夫不仁.不能够保住祖坟,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出处】《孟子·
离誉卜》 【译文】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反省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普通男女之间婚前不能有肌肤的接触,这是礼的规定。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
一个家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一个国家总是先自己招致讨伐,别人才讨伐它。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出处】《孟子·
离娄上》(孟子引用《尚书》中的话) 【译文】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
自己造成的罪孽就不能活命了。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话;
自己放弃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可合作做的事。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分苛求的低毁。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处】《孟子·
离娄上》 【译文】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准义所在。
【出处】《孟子·
离娄下》 【译文】德行高尚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以合乎道义为标准。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处】《孟子·
离娄下》 【译文】德行高尚的人,不失一颗纯洁善良的童心。
成语“
赤子之心”
的出处。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
准送死可以当大事。
【出处】《孟子·
离娄下》 【译文】父母活着时奉养他们还称不上大事,只有为他们送终才真正是人生的大事。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出处】《孟子·
离娄下》 【译文】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中去。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出处】《孟子·
离娄下》 【译文】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了它,君子保存了它。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处】《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
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出处】《孟子,万章上》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因文采忽视了优美的辞藻,也不要拘于优美的语言而曲解了诗的本意。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出处】《孟子·
万章下》 【译文】交朋友,交的是品德,不能够依仗什么势力。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出处】《孟子·
告子上》 【译文】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出处】《孟子·
告子上》 【译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
羞耻的心,人人都有.恭敬的心,人人都有。
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成语典故“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即来源于此。
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出处】《孟子·
告子上》 【译文】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处】《孟子·
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不能两样都要,我就舍弃鱼而要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处】《孟子·
告子上》 【译文】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
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经典语录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语录都不陌生吧,语录具有短小简约,不重文彩的特点。
什么样的语录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孟子经典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经典语录1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於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於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 曰:“若是,则弟子之感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犹未洽於天下。
武王、周公继之,然後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於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天下归殷久矣, 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
故久而後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虽有□基,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
而齐有其地矣。
鸡鸣狗吠相闻, 而达乎四境。
而齐有其民矣。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时者也;
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时者也。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
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故事半古之倍之人, 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 孟子经典语录2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权,然后和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37、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0、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8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巴金 孟子经典语录3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6、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7、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8、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9、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1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8、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9、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21、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22、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2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经典语录4 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2、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
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汪国真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4、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谢觉哉 7、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
——(清)陆陇其 1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28、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
论顺逆,不论成败;
论万世,不论一生。
——(明)黄宗羲 2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30、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3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 4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关于友谊的经典名言 1、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罗曼·罗兰 2、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罗曼。
罗兰 3、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达尔文 6、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培根 8、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灭亡了。
——伊索 9、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10、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培根 11、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
——伊索 12、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培根 15、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17、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
——大仲马 24、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 25、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26、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伊索 27、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
——伊索 28、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
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
——马尔顿 孟子经典语录5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2、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经典语录6 孟子 (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
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食色,性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食:食欲。
色:性欲。
本句大意是:食欲和性欲,这是人的本性。
食欲和性欲,是人的生理需求,谁也不可避免,所以说是人的本性。
虽然有时人为了更高的道德追求和事业追求,可以从意志上压抑和控制食欲和性欲,但这并不说明人本身没有这种需求。
我们可以用这两句阐述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性,还可以用来引申说明社会应该创造条件,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满足人的这种本性要求,还可以用来引申表明人的意志坚强,能够为了更高的道德和理想,抑制和克服这种本性的需求。
《孟子·告子上》 国人皆曰可杀。
孟子经典语录 战国·孟轲《孟子·粱惠王下》。
本句大意是:全国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该杀。
这句多用于斥责,诅咒那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叛徒、内奸以及那些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分子。
孟子经典语录7 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形色,天性也;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6、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
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
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
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8、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9、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0、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2、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3、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斤然,乐而忘天下。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14、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15、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16、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7、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1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9、尧舜,性之也;
汤武,身之也;
五霸,假之也。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20、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21、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22、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子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
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3、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2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5、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7、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
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
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28、是犹或纟?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
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2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0、有伊尹之志,则可;
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3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32、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3、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34、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6、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7、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38、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39、其进锐者,其退速。
40、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41、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
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42、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43、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44、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4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48、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4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5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1、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52、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执中。
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53、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55、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5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57、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经典语录8 1、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 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3、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8、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
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 9、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艾迪生 1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高尔基 14、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高尔基 15、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16、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笛卡儿 17、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高尔基 18、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托马斯·卡莱尔 1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20、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1、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
——卡莱尔 22、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精细;
博物使人深沉;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孟子的名句
1、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仁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仁义。
3、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zhuì)焉;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反思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会勇往直前。
孟子的名句
孟子的名句如下: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6、人少,则慕父母;
知好色,则慕少艾;
有妻子,则慕妻子;
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