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造句,放虎归山造句子

2023-06-19
21 阅读

放虎归山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放虎归山”的下一句是“必留后患”,意思是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自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璋不听。

”成语典故:故事一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

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

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故事二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国大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人被晋军军师先轸俘虏,准备将这三人献于太庙以表战功。

晋襄公的后母文羸听说娘家的大将被俘,她找晋襄公极力劝说,最后终于把这三人放走了。

先轸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吃饭,气愤得把刚吃到嘴里的饭都吐出来,他怒不可遏地找到晋襄公问道:“秦国的囚犯呢?”晋襄公回答说:“遵照母亲之命把他们放走了。

”先轸愤怒地吐了晋襄公一脸口水说道:“他竟然如此不懂事,我们费尽心思才把他们捉住,你却听信妇人之言轻而易举的把他们放了,这叫放虎归山,到时侯你后悔都来不及。

”晋襄公这时才醒悟过来,再叫人去捉的时侯人早就不见了。

孟明视等人跑回国后,并没有受到责怪,仍然掌握着兵权,三年过后孟明视等人带兵把晋国打败了,秦国终于成了新的霸主。

放虎归山意思

放虎归山的原义是把老虎放回山里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也作纵虎归山。

古人认为将已捕捉到的老虎放回山林是危险的,因为老虎逃脱后会重新伤害人畜。

不能放虎归山,同样不能放纵错误。

人们要坚决改正错误,对错误不能有一丝姑息和纵容,否则,总有一天它会害了自己。

有例句如下:1、有些非法出版物的制售者,即使被抓住,也因无法援引适当的法律条文而没能定罪或定重罪,只得“放虎归山”,这些狡猾的家伙逍遥法外,继续为害社会。

2、有的说“趁此机会不治他,将来是村上的大害”,有的说“能送死他自然是好事,送不死,一旦放虎归山必然要伤人”,众人议论纷纷,都没有主意。

3、肖克知道一向沉得住气的司令员今天为什么会这么烦躁,宜沙战役中部队出现了不少失误,但那只是放虎归山,如今可不同了,是老虎下山咬人。

放虎归山读音为fàng hǔ guī shān,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

成语出自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璋不听。

”。

放虎归山典故

  放虎归山典故    故事 一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

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 政治 。

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故事二   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国大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人被晋军军师先轸俘虏,准备将这三人献于太庙以表战功。

晋襄公的后母文羸听说娘家的大将被俘,她找晋襄公极力劝说,最后终于把这三人放走了。

先轸听到这个消息的时侯正在吃饭,气愤得把刚吃到嘴里的饭都吐出来,他怒不可遏地找到晋襄公 问道 :“
秦国的囚犯呢?”
晋襄公回答说:“
遵照母亲之命把他们放走了。


先轸愤怒地吐了晋襄公一脸口水说道:“
他竟然如此不懂事,我们费尽心思才把他们捉住,你却听信妇人之言轻而易举的把他们放了,这叫放虎归山,到时侯你后悔都来不及。


晋襄公这时才醒悟过来,再叫人去捉的时侯人早就不见了。

孟明视等人跑回国后,并没有受到责怪,仍然掌握着兵权,三年过后孟明视等人带兵把晋国打败了,秦国终于成了新的霸主。

  放虎归山解析    成语 词目:放虎归山   成语发音:fà
ng hǔ guī shān   成语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

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晋·
司马彪《零陵先贤传》:“
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
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既入,巴复谏曰:‘
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璋不听。


  成语示例: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归山,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明·
朱有炖《义勇辞金》楔子)   放虎归山 造句   1、你把他放出去简直就是放虎归山!   2、放虎归山, 自然 后患无穷。

  3、斩草除根的 反义词 有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4、如果放掉这个大土匪,就等于是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5、你的这种做法,不是放长线钓大鱼,而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6、如果你把敌特务放走,就等于放虎归山。

  7、他若逃走了,等于是放虎归山。

  8、如果我们的作战方案稍有疏漏,就不能把敌人消灭掉,造成放虎归山的后果。

放虎归山的成语故事

放虎归山是一个汉语成语,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 故事一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

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

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故事二 秦穆公三十三年,秦国大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人被晋军军师先轸俘虏,准备将这三人献于太庙以表战功。

晋襄公的后母文羸听说娘家的大将被俘,她找晋襄公极力劝说,最后终于把这三人放走了。

先轸听到这个消息的时侯正在吃饭,气愤得把刚吃到嘴里的饭都吐出来,他怒不可遏地找到晋襄公问道:“秦国的囚犯呢?”晋襄公回答说:“遵照母亲之命把他们放走了。

”先轸愤怒地吐了晋襄公一脸口水说道:“他竟然如此不懂事,我们费尽心思才把他们捉住,你却听信妇人之言轻而易举的'
把他们放了,这叫放虎归山,到时侯你后悔都来不及。

”晋襄公这时才醒悟过来,再叫人去捉的时侯人早就不见了。

孟明视等人跑回国后,并没有受到责怪,仍然掌握着兵权,三年过后孟明视等人带兵把晋国打败了,秦国终于成了新的霸主。

人物介绍 袁术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

初为虎贲中郎将。

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

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

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

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1]),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

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

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程昱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

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

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

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

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

讨平袁谭、袁尚后,拜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

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刘备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1],葬惠陵。

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