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宋词(关于雨的宋词佳句)

2023-06-20
41 阅读

描写雨的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描写雨的宋词,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雨的宋词 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描写雨的宋词 2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注释 ⑴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

唐教坊曲。

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⑶断雁:失群孤雁 ⑷僧庐: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

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 ⑹无情:无动于衷。

⑺一任:听凭 描写雨的宋词 3 长相思·雨 宋代:万俟咏 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

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赏析: 这首《长相思·雨》词与另一首《长相思·山驿》词意相近,写法与用韵相类,可能是同时所作。

(1)“空”字,在此用来形容台阶,空阶即是台阶上没有人的意思,一个“空”字突出了诗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 (2)这首词写听雨失眠之愁情。

全词通篇不出“雨”字,而全是夜雨之声,愁人之情见于言外,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

前一首中“一声声”见雨之稠密,“一更更”见雨不断绝,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

“窗外芭蕉 ”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 ;
“窗里灯”点“夜”,体现“更更”意 。

写“灯”写“芭蕉”,俱是写雨之影响。

“ 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 梦难成”,本来就愁苦,那堪风雨助人凄凉,平生心事一时百端交集,故觉“恨难平”。

这雨不管“愁人”喜听也罢,“不喜听”也罢,只是下个不停,“空阶滴到明”。

阶无人曰“空”,强调空,也是突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而那“愁人”肯定也是一夜未眠,否则怎会知道雨一直下到天明呢? 描写雨的宋词 4 好事近·梦中作 宋代: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代: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虞美人·梳楼 宋代: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代: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写雨的唐诗宋词

《梅雨》 唐·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奉和夏日应令诗》 南北朝·庾信 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

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

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

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

《喜睛》 宋·范成大 窗前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唐·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有美堂暴雨》 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闭敲棋子落灯花。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满江红》 宋·范成大 柳外轻雷,催几阵、雨丝飞急。

雷雨过、半川荷气,粉融香浥。

弄蕊攀条春一笑,从教水溅罗衣湿。

打梁州、箫鼓浪花中,跳鱼立。

山倒影,云千叠。

横浩荡,舟如叶。

有采菱清些,桃根双楫。

忘却天涯漂泊地,尊前不放闲愁入。

任碧筒、十丈卷金波,长鲸吸。

《好女儿》 宋·晏几道 绿遍西池,梅子青时。

尽无端、尽日东风恶, 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

应是行云归路,有闲泪、洒相思。

想旗亭、望断黄昏月, 又依前误了,红笺香信,翠袖欢期。

《鹧鸪天》 宋·晏几道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

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

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暴雨》 唐·韦庄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浣溪沙》 宋·晁端礼 清润风光雨后天, 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 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九江北岸遇风雨》 唐·白居易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隐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定风波》 宋·辛弃疾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

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

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浪淘沙》 唐·白居易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鹤冲天》 宋·周邦彦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你知道哪些描写雨的诗句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庾信《奉和夏日应令》3、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李攀龙《广阳山道中》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方干《题报恩寺上方》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8、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陆游《大风雨中作》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10、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梅尧臣《惜春》11、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12、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查慎行《登宝婺楼》1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张正见《后湖泛舟》1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15、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戴叔伦《宿灵岩寺》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
/
pan.baidu.com/
s/
14KFvusEs2f3rhrk4ivVbtg?pwd=yvb2 提取码: yvb2 。

关于描写雨的宋词诗句(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关于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描写雨的诗句古诗大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北斋雨后》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春日田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秋宿湘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3.古代诗词有关雨的诗句有哪些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李商隐《夜雨寄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杜甫《春夜喜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描写雨的唐诗宋词,不要有关雨的,要写雨的,多一点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唐·白居易《杨柳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

——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唐·崔颢《题潼关楼》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唐·崔颢《行经华阴》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唐·杜甫《贫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描写雨的宋词 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 针线慵拈午梦长。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6.关于雨的唐诗宋词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

“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

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 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人意,在大地急需要雨时,雨来了,它好在适时。

在人们正酣睡的夜晚,雨无声地,细细地下,不知不觉中柔情地融入大地,化作生命的光泽与亮色,它好在润物无声。

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

题目中那个喜字在诗中虽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逢里迸透。

”[2] 同类的例子还有:“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汪藻《即事二首》其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等。

这些诗词句子均写得清亲可爱,给人以快感。

我们从中可以读出生命的光泽和人生的生机与希望。

二、苦雨——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往事如烟,人生苦短,“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飘然而下,成了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具有了特定的感情内涵。

这样的例子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现列举如下: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苏轼《浣溪沙》:“萧萧暮雨子规啼。

”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贺铸《半死桐》:“空床卧听南窗雨。

”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二:“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苦雨往往跟悲、怨、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时间以黄昏、夜晚为主。

春雨绵绵,秋雨霏霏。

当落红无数、春去匆匆、悲风怒号、黄叶飘落、日暮途穷、夜深人静之际,雨像懂得人的情思,点点滴滴地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人的心扉,诗人百感交集,泪水与哀愁同出,读来令人断肠。

7.关于雨的唐诗宋词 韦应物《幽居》: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描写雨的宋词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描写雨的宋词,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雨的宋词 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描写雨的宋词 2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注释 ⑴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

唐教坊曲。

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⑶断雁:失群孤雁 ⑷僧庐: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

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 ⑹无情:无动于衷。

⑺一任:听凭 描写雨的宋词 3 长相思·雨 宋代:万俟咏 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

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赏析: 这首《长相思·雨》词与另一首《长相思·山驿》词意相近,写法与用韵相类,可能是同时所作。

(1)“空”字,在此用来形容台阶,空阶即是台阶上没有人的意思,一个“空”字突出了诗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 (2)这首词写听雨失眠之愁情。

全词通篇不出“雨”字,而全是夜雨之声,愁人之情见于言外,极尽含蓄蕴藉、深沉委婉之致。

前一首中“一声声”见雨之稠密,“一更更”见雨不断绝,而失眠者侧耳倾听、长夜难熬的意态就暗示出来了。

“窗外芭蕉 ”因雨击声而显其存在,又写出雨声之响亮呼应“声声”字 ;
“窗里灯”点“夜”,体现“更更”意 。

写“灯”写“芭蕉”,俱是写雨之影响。

“ 此时无限情”亦因雨而兴发了“ 梦难成”,本来就愁苦,那堪风雨助人凄凉,平生心事一时百端交集,故觉“恨难平”。

这雨不管“愁人”喜听也罢,“不喜听”也罢,只是下个不停,“空阶滴到明”。

阶无人曰“空”,强调空,也是突出离人寂寞孤苦之感,而那“愁人”肯定也是一夜未眠,否则怎会知道雨一直下到天明呢? 描写雨的宋词 4 好事近·梦中作 宋代: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代: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虞美人·梳楼 宋代: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代: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

老痴顽。

见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

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

拍人间。

等闲看。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描写下雨的诗

描写下雨的诗如下: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白话文意思: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2、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白话文意思: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3、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白话文意思:乱云就像猛兽奔涌出山前,细雨和风洒遍了渭河河川。

4、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杜甫《梅雨》白话文意思: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5、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白话文意思: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6、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与恭《思母》白话文意思: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母亲。

7、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白话文意思: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白话文意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抖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