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曲普(常回家看看曲子)

2023-06-20
87 阅读

葫芦丝简谱怎么看?初学者!

学会简谱就能看葫芦丝乐谱。

一、如何识记简谱?简谱是记谱法一种。

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

标记:1 2 3 4 5 6 7 i唱法:do rimi fa sol la sido 音的高低:简谱区别音的高低,是用添写高低音点来记录音的高低。

记写在音符上面的小圆点叫做高音点,带有一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做高音,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带有两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做倍高音,表示高两个八度演唱;
记写在音符下面的小圆点是低音点,带有一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做低音,表示低八度演唱。

带有两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做倍低音,表示低两个八度演唱。

音符的上下都没有小圆点的音符叫做中音。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

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音的长短:在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通过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加在音符后面的线,叫延时线,每增加一条延时线时值增加一拍。

如:全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三条短横线) 5 -- -- -- 唱四拍二分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一条短横线)5 — 唱二拍四分音符(音符的后面或下面都不加线)如: 5 唱一拍 加在音符下面的线,叫减时线,每增加一条减时线时值减少二分之一。

如:八分音符 5 (在音符下加一条短的横线) 唱半拍十六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两条短的横线)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三条短的横线)唱八分之一拍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音符(或休止符)后面加小圆点来延长该音符的时值。

加在音符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的作用是延长它前面那个音符的二分之一时值。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休止符(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 0 的数目的方法来表示。

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横线)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横线)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

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

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以上所介绍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进一步学习请参见有关教材。

长亭外古道边葫芦丝 简谱

长亭外古道边葫芦丝简谱如下:长亭外古道边出自歌曲《送别》。

送别词: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扩展资料《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 ,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

参考资料:-送别。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