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太可怕了-心学太可怕了心学看哪本书好

2023-06-20
57 阅读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

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

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阳明生平简介王阳明一般指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

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

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

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

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是说,每个人,不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本性其实是是善良的,内心只有天道至理。

致良知,就是讲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符合天道至理,但人受了欲望影响,迷糊了本性,使人的内心偏离了天道,人要记住自己给自己的内心纠偏,给自己的良心洗澡,向内求,问自己良心天性是否还在。

知行合一,就如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说要遵守承诺,不得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

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至理,不得违背天意,个人利益必须自觉让位于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

轶事典故降服王畿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 ,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

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

于是,王守仁每天命弟子勤练各种赌技及唱歌喝酒,然后暗暗派一名弟子尾随王畿到酒楼,对王畿表示愿意与他赌一局。

王畿笑着说:“腐儒也会赌博吗? ”王守仁的弟子说:“我们老师门下每天都在赌。

”王畿不由大感惊奇,就要求见王守仁。

一见王守仁的面,立刻表示愿意成为王守仁的弟子,成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

如果里向外在寻求安宁,那就永远得不到安宁。

大家好,我是有道君,借着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心学的一点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从心学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姑且从两个角度来讨论:一个是外在世界、另一个...。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