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包括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
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
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
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数学家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
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扩展资料:华罗庚个人轶事——推广双法华罗庚在继续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
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1964年初,他给毛泽东写信,表达要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
同年3月18日,毛泽东亲笔回函:“诗和信已经收读。
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他写成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及其补充》,亲自带领中国科技大学师生到一些企业工厂推广和应用“双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夏去江汉斗酷暑,冬往松辽傲冰霜”。
这就是他当时的生活写照。
1965年,毛泽东再次写信给他,祝贺和勉励他“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关于华罗庚的资料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
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
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
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的资料!请您稍等,正在为您整理相关信息,马上回来!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
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
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
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
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
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您可以参考一下哦。
华罗庚是个怎样的人?
1.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
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依旧不忘学习。
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
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小编补充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