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作品特点(毕淑敏作品特点是什么)
毕淑敏散文有哪些?
毕淑敏的散文具有什么特点
1、读毕淑敏的散文,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文辞的华美,更能使人受到深深的启迪。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更多的是停留在生活。
于是,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用充满睿智的眼光在对生活、对生命进行理性思索的智者。
2、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说“我不重要”,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一连串的四个排比句,来解释“我不重要”的教育,其实是忽视个体尊严和个体价值、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
接着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了“我很重要”理由:对生命而言,每一个生命来之不易,我们没有权利和资格说不重要;
对父母而言,我们是他们慈爱的对象,幸福的中心,我们不敢说不重要;
对爱人而言,我们是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不忍心说不重要;
对子女而言,我们是他们的靠山和慰籍,我们没有胆量说不重要;
对朋友而言,相交多年密不可分,我们不好意思说不重要;
对事业而言,我们就是创意,就是新设想,我们无法说不重要。
毕淑敏的书,有哪些值得推荐?
她的代表作是《红处方》;
但是我觉得她的那个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还可以;
《血玲珑》也还好。
毕淑敏早期的小说以军旅题材为主,她细致地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军人形象。
她们不为严肃的军纪所束缚,遵从内心最原始的渴求,力图在沉默数千年的情感荒漠中寻找一丝光亮。
肖玉莲、朱瑞阳、游星,这三位女性对爱情的执着态度传达了毕淑敏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人物评价“毕淑敏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
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
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她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觉,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新谐与健康的因子。
”“毕淑敏与其说是一位作家,不如说是一位心理学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针对我们的心理疾患而开的心灵处方。
这缘于她的善良和对人的心理隐秘的洞悉。
”。
毕淑敏最值得读的书
毕淑敏最值得读的书推荐如下:1、红处方,《红处方》由作家毕淑敏创作,主人公简方宁不愿作一个不能感知欢乐与痛苦的苟活者,宁可选择高贵的自杀去殉自己圣洁的事业,以此昭示了人类的意志远超于毒品之上的强力。
而沈若鱼在参加完好友的葬礼之后,决定继续她的事业。
小说在严格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传奇的因素,在一个个悬念的设置、展开与消解中结构故事,环环相扣。
2、血玲珑,《血玲珑》是2005年毕淑敏著小说,讲述了卜绣文的女儿夏早早患了绝症。
为了拯救女儿的生命;
卜绣文倾尽所有,包括她的金钱、时间和生命。
医生根据早早的病情制定了医疗方案“血玲珑”——让卜绣文再生一个与早早基因相同的孩子,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3、拯救乳房,《拯救乳房》是于2009年06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毕淑敏。
该书讲述了乳癌患者小组发生的一系列心生与死的挣扎、爱与恨的冲突、真与假的交织、丧失的痛苦、团体的力量、助人的快乐以及成长的喜悦的故事。
4、女心理师,《女心理师》是毕淑敏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册。
该作品以女心理师贺顿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在她和丈夫、情人与心理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中,穿插了若干来访者的精彩故事,深入探索了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
女主人公在极力拯救他人心灵的过程中,最终使自己的心灵被拯救。
对毕淑敏的评价
在所有人对毕淑敏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是在学校的课本上锁了解到她的吧,我记得,我第一次看毕淑敏是课本的一篇文章,叫《我的五样》。
当时在语文课上看到这篇很短的文字是感觉很棒的,给我就是感觉文章浅显易懂,同时道理也很容易明白,还有一两句话可以吟诵,引到作文里还能帮忙拿个高分。
然后,上到高一就买了好几本她的散文。
大概看第一本第二本还是很不错的,《没有一种小草自惭形秽》《幸福的七种颜色》等等,名字就很鸡汤化,但是文笔不算特别差,读起来还很平和的那种写法,觉得她的文笔可以打动人心,但是没有多元解读的空间,因为每篇文章主旨都是很明显的很固定的,传达的正能量也是明晰的。
后来,读了几本她的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鲜花手术》都看了。
个人觉得这几本小说所探讨的主题都是很深刻的,但可惜的是,只有《红处方》给我的震撼比较深刻,让我对毒品的畏惧一直鲜明,而另外三本,除了《拯救乳房》的故事性稍强,主题有些意思外,几乎都可以算是比较失败的小说作品。
逃不开散文的絮叨破碎的叙述,故事性很差(包括《红处方》也有这样的问题),主题宏大但表现空洞,算是她心理咨询师转作家没有培训过的弊端。
但是能明显感受到她对当时热点的担忧与探讨,在中心思想传达方面能感受到她的情怀。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她的小说虽然不好看,但是中心思想值得领略,如果有杰出的改编电影可以一看。
散文推荐:散文大概推荐的就是《西藏,面冰十年》(在西藏从医的经历,生活意趣足,鸡汤少,风格更轻快)《愿你与世界真诚相拥》(其他的散文都是鸡汤类,读一本感受一下氛围入个门就好了)小说力推《红处方》。
她的作品是很多人接触文学的入门,入门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入门了之后要赶快从她的框架里跳出来,如果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就很肤浅;
但是没有她这个阶段,没有人有兴趣去接触真正的文学。
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毕淑敏代表作
1、《女心理师》写的是一个青年女子贺顿学习担当心理师的故事,然而拥有医生、心理师和作家三重身份的毕淑敏在这部“虚构的艺术”里,却没有把患者中任何一个人的述说原原本本地搬进小说,严格地遵循了一位心理医生的准则。
但小说中的“虚构”并不影响其中所反映的来自社会和家庭问题的真实性。
2、《毕淑敏的成长课》在本书中,毕淑敏以医生、心理师和作家的三重身份,为读者设计了七个心理游戏。
这七个心理游戏,是每个人的七堂成长必修课,带领我们运用潜意识的力量,遇见并安置真实的内心,学会和自我、和他人、和世界温柔相处。
3、《毕淑敏的心灵课》本书精选毕淑敏的心理纪实散文,是毕淑敏当心理咨询师时的手记合集,她以心理咨询师、作家和朋友的三重身份,为读者破解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困扰。
本书风格质朴动人,以讲故事的方式为读者分析一个又一个贴近生活的心理咨询案例,在散文诗般的温润感性文字下,一股理性的力量力透纸背,为迷惘心灵送上一剂良药,给疲惫生活带来一缕阳光。
4、《毕淑敏的幸福课》《毕淑敏的幸福课》是毕淑敏的重要代表作,《百家讲坛》的经典幸福课程。
她用洞明练达的文字、舒爽清晰的逻辑,将十年的心理咨询成果诉诸笔端,通过真实案例,引导读者破解心灵锁链,远离无助、自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构建并长久拥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