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
南宋历代皇帝列表是什么?
南宋历代皇帝列表是: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宋朝出现了一批很有文采的皇帝,其中就包括了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不会做皇帝,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
据说他出生在其父亲参观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之时,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赵佶颇有点李煜的影子。
宋徽宗自幼就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颇有天赋。
扩展资料:靖康二年,靖康之变,金国军队攻破汴京,废徽钦二帝为庶人,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史称“张楚”或“伪楚”。
金人俘虏徽钦二帝和皇室成员北归,张邦昌取消帝号,迎哲宗废后、妙静仙师孟氏入宫垂帘听政,尊为宋太后,后改为元祐皇后。
孟皇后下诏立康王赵构为皇帝,撤帘归政,被尊为太后。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高宗退位,传位于其年仅两岁的独生子、魏国公赵旉,改元明受,高宗为太上皇,孟太后二度垂帘听政,即“苗刘兵变”。
一月后兵变平息,孟太后二度撤帘,高宗复位,封赵旉为皇太子,未几赵旉因意外被吓死,谥号“元懿太子”。
参考资料来源:-宋朝君主。
南宋皇帝是谁
南宋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分别是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1、宋高宗(1107—1187),名赵构。
南宋第一任皇帝。
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
屈辱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杀害岳飞。
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南侵。
高宗以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强烈反对。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
2、宋孝宗(1127—1194),名伯琮,赵昚。
宋太祖七世孙。
南宋第二位皇帝。
宋孝宗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史称“乾淳之治”。
3、宋光宗(1147—1200),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
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改元绍熙。
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
绍熙内禅"
或"
光宗内禅"
4、宋宁宗(1168—1224),赵扩。
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宋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赵、韩两派斗争激烈。
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
次年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是为“庆元党禁”。
嘉泰四年(1204年),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两年后削去秦桧封爵,打击了投降派。
5、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后改名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
理宗即位后,有史弥远专政,他只沉湎于酒色,朝政昏暗如故。
1233年,史弥远亡,理宗亲政。
1234年与蒙古军联合灭金。
1259年,蒙古军攻打鄂州,奸相贾似道称臣纳贡,划长江为界国家败亡之势已成。
6、宋度宗(1240-1274),原名孟启,后改名赵禥。
赵禥在位10年,即位时,金国已经灭亡多年,而北方蒙元的军队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之际,他却把军国大权交给贾似道执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锦绣江山处于飘摇之中。
7、宋恭宗(1271—1323),赵显。
咸淳九年(一二七三)封嘉国公。
十年即位,谢太后临朝称诏,建元德佑。
恭帝继位年纪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实权实际上仍掌握在宰相贾似道手中。
在理宗和度宗统治时期,宋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恭帝即位不满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
8、宋端宗(1269—1278),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2年。
7岁继位,虽然朝臣江万载、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打击下,端宗东逃西避,疲於奔命。
景炎三年,端宗为躲避元将追逐,上船避入广州湾,惊病交加,于4月病死。
9、宋末帝(1272年——1279年),赵昺。
赵昺宋亦是南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
端宗死后,赵昺1278年登基,1279年去位。
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
赵昺时年8岁。
在位1年,是为宋朝最后一位帝王。
南宋第一位帝王是谁
南宋第一位帝王是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母为显仁皇后韦氏。
赵构驾崩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享年八十一岁,庙号高宗,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葬于永思陵。
他精通书法,善真、行、草书,引领南宋书风。
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主要影响:赵构善于绘画,庄肃《画继补遗》中说他“于万机之暇,时作小笔山水,专写烟岚雨难状之景,非群庶所可企及也”。
他还热心保护古代书画名作,整理和收集了宣和内府因战乱而散失的许多古代法帖名画,《画继补遗》中记载:赵构“驻跸钱塘,每获名踪卷轴,多令辨验”。
因此保存了大量艺术精品。
《南宋馆阁续录》中记录的一千多件历代名画,应该就是赵构收集、保护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