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简介,光绪帝简历
光绪帝是谁?
爱新觉罗·奕譞(醇亲王)。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
在位三十四年。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
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行礼。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扩展资料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
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
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
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
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
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
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
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
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皇帝简介
光绪皇帝 中文名称: 光绪皇帝 又 名: 爱新觉罗·载湉 性 别: 男 民 族: 满族 生 卒 年: 1871~1908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光绪,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公元1871~1908年),他是慈禧太后太后的外甥(妹妹的儿子)。
当年轻的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握政权,于是就让当时只有四岁的光绪继承皇位,由她再度进行“垂帘听政”。
直至光绪长到十九岁时,慈禧太后才只好声称“撤帘归政”,但是她仍操纵实权不放,光绪实际上仍是个傀儡皇帝。
后来,慈禧太后和光绪在政治上发生了冲突。
慈禧太后代表保守派握有实权。
光绪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推动下,一则想利用维新派来抓到军政实权;
二则也想通过维新运动来改革吏治,挽救一下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因而于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推行了维新变法,历史上称之为“戊戌变法”。
但变法只搞了一百零三天就被慈禧太后镇压下去了。
慈禧太后杀害了谭嗣同、刘光第、杨深秀、杨锐、林旭、康广仁“六君子”,康、梁被迫逃往国外,而光绪则被严密囚禁起来。
囚禁光绪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是玉澜堂(夏季),二是 *** 的瀛台(冬季)。
光绪被关了整整十年,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她狠毒地将光绪害死在瀛台,终年仅三十八岁,死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庙号德宗。
光绪被软禁在颐和园玉澜堂时,四面的门窗均被堵死,完全失去自由。
东西配殿内现仍保留有当年所砌的砖墙,这是历史的见证。
。
光绪帝是谁?
爱新觉罗·奕譞(醇亲王)。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
在位三十四年。
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两宫皇太后懿旨载湉在太和殿举行即位大礼,并告祭天、地、庙、社。
载湉继位后,到乾清宫向同治帝御容(画像)行礼,又到钟粹宫向慈安太后行礼,再到长春宫向慈禧太后行礼,复到储秀宫向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行礼。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扩展资料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
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
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
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
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
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
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
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
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皇帝简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
支持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力主皇帝应留京抗战,慈禧太后对她早有切肤之恨,临行前令人将她推入井中溺死。
而此时的光绪帝竟只能下跪恳求而无力阻止慈禧太后的肆虐!第二年自西安回銮后,光绪帝仍居瀛台,形同废帝,惟行光绪年号而已。
光绪帝本来体质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郁与愤懑,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年38岁。
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庙号德宗。
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
光绪皇帝简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
支持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力主皇帝应留京抗战,慈禧太后对她早有切肤之恨,临行前令人将她推入井中溺死。
而此时的光绪帝竟只能下跪恳求而无力阻止慈禧太后的肆虐!第二年自西安回銮后,光绪帝仍居瀛台,形同废帝,惟行光绪年号而已。
光绪帝本来体质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郁与愤懑,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年38岁。
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庙号德宗。
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载湉,爱新觉罗氏。
同治十年(辛未,1871年)六月廿六日生于太平湖醇王府邸槐荫斋。
生父为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亲妹。
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皇帝崩,无子,按常规皇太子应从载淳下一辈近支宗室中择立,然而慈禧太后却执意选择了载淳的叔伯兄弟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她也成为当然的养母,从而使她可以再次垂帘听政。
慈禧的安排注定了载湉悲剧的一生。
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命年仅4岁的载湉继清文宗为子,次年嗣承皇位,年号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