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形容(浩浩荡荡形容什么)
浩浩荡荡的成语解释
【成语】:浩浩荡荡 【拼音】:hào hào dàng dàng 【简拼】:hhdd 【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 【示例】:一时只见宁府大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近义词】: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顺接】:荡为寒烟 荡产倾家 荡析离居 荡检逾闲 荡检途闲 荡检逾闲 荡气回肠 荡海拔山 【顺接】:安心恬荡 肠回气荡 吊儿浪荡 东扬西荡 东游西荡 东漂西荡 东风浩荡 东飘西荡 【逆接】:昏昏浩浩 【逆接】:浩乎无际 浩如烟海 浩气凛然 浩气四塞 浩气英风 浩气长存 浩汗无涯 浩浩汤汤。
成语浩浩荡荡的具体解析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一望无际,一泻千里。
关于 成语 浩浩荡荡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浩浩荡荡的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浩浩荡荡解析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自《尚书·尧典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 二、浩浩荡荡 造句 1.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地从他的心理倾泻了出来,他再也无法隐藏他的那份斯文了。
2.突然一群蚂蚁吸引了我的注意,蚂蚁军队浩浩荡荡整齐有序地向草丛里前进,像是要去参加一场战争,好奇心驱使我跟在蚂蚁军队后向“战场”前进…… 3.长江和黄河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4.庆祝国庆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5.我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后,南京守敌望风披靡。
6.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漫山遍野,浩浩荡荡地扑向廖耀湘兵团。
7.支援军一队队,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8.江阴县城以北不远,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
9.大家目送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过了浮桥,登上对岸的大山,直到消失在云天之外,送别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
10.我不管那些,只站在船头望望江上的浩浩荡荡的洪涛。
11.一眼望去,无穷无尽,简直象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1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3.因为要把这浩浩荡荡的行军直到在沙场纵马厮杀的辽阔浩大、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展现在小小的舞台上是怎么也容纳不了的。
14.海水浩浩荡荡的激打着海岸。
15.国庆阅兵典礼上,列队正气的解放军叔叔浩浩荡荡地在天安门前经过。
16. 清明 节,全校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去为烈士扫墓。
17.大家目送浩浩荡荡的红军队1过了浮桥,登上对岸的大山,直到消失在云天之外,送别的人群还是久久不愿离去。
18.航空兵部队的庞大机群,编着整齐的队形,浩浩荡荡飞过阅兵场上空。
19.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奔流向天边。
20.刘邓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1.他振臂一呼,船队立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2.一声号令,千百万修渠大军浩浩荡荡,烟尘滚滚,从四面八方涌往东大坪。
23.它流经北美洲东面的海洋,浩浩荡荡地向东北方流去,延续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并靠近欧洲西北岸。
24.它们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浩浩荡荡,宛如洪水的波涛。
25.我们这支百炼成钢的大刀队,浩浩荡荡开出村去了!少林弟子每天清晨习武健身,每名弟子都百炼成钢。
26.奔腾不息的江水,浩浩荡荡,如千军万马涌向远方。
27.一群鸭子浩浩荡荡的向水里游去。
28.孙中山,浩浩荡荡,是中国最早的民主革命家。
29.秦国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前来攻打魏国。
攻下了城门之后,势如破竹。
很快,魏国就成了秦军的领地。
30.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浩浩荡荡的去春游。
31.记忆中的您,是那么气势磅礴,从冰川万丈的巴颜克拉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浩浩荡荡,曲曲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海之边,像一条金色的钢铁巨龙,迤逦般地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32.浑黄如浆的河水放荡不羁,波澜起伏的河水汹涌奔腾,滔滔浊浪,浩浩荡荡。
站在此岸,望不到彼岸,没有帆影,阒无人迹,只能隐约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水天相连,模糊一片。
脚下的黄水卷着漩涡,沉重地流淌。
33.黄河从冰川万丈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浩浩荡荡,曲波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海之边,像一条金色的钢铁巨龙,迤逦般地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34.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从冰川万丈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浩浩荡荡,曲曲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海之边,像一条金色的钢铁巨龙,迤逦般地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
35.绍兴是江南的水乡,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
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
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
36.建筑物的外表一律为白色和奶油色瓷砖所铺盖,远远看去,整个建筑物宛如白帆竞发,浩浩荡荡,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感觉。
37.志不可无,傲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38.渔民为了祈求平安风调雨顺和满载而归,会将渔船粉饰得鲜艳多彩,浩浩荡荡地驶至西贡大庙湾,酬神上香在元朗大球场,还有巡游和舞狮表演等。
39.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广阔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
40.在这条统一战线中,必须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同时也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抗敌救亡的队2。
成语浩浩荡荡的具体解析相关 文章 : ★ 浩浩荡荡打一成语是什么 ★ 带浩字的成语和解释有哪些 ★ 形容气势磅礴的成语 ★ 形容场面宏大的词语造句|字词解析 ★ 形容气势大的成语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 ★ 有山有云有水打一成语 ★ 关于成语的谜语和答案 ★ 描写场面壮观的四字词语造句|字词解析 ★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与期末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汹涌、壮阔的样子。
现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拼音:【hào hào dàng dàng】。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释义: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大规模的行进、军队出征、江河奔腾、巨浪滔天、人群浩浩等情景。
这个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气度或风范,表示他的行为举止宏伟大气、慷慨激昂。
近义词:1、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2、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般雄壮豪迈。
3、汹涌澎湃: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反义词:1、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2、零零星星: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3、稀稀落落:意思是稀疏冷落的样子。
例句:1、浩浩荡荡的大海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与魅力。
2、军队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大道上,让人感受到无比的庄严和威严。
3、长江浩浩荡荡地奔腾而过,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4、大雁浩浩荡荡地南飞,向人们展示了动物的奇妙迁徙之路。
5、人民浩浩荡荡地走向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6、演员浩浩荡荡地走上舞台,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表演。
7、光明浩浩荡荡地照耀大地,给人以无尽的温暖和希望。
8、风浩浩荡荡地吹过山岭,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震撼和美妙。
9、水利工程浩浩荡荡地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10、航天事业浩浩荡荡地向前推进,让人们惊叹于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智慧创造。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浩浩荡荡的意思: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 1.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意思:水波浩荡的样子,宽阔无边。
)2. 【示例】: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3. 【语法】:联合式;
作谓语、定语、状语;
形容人流或水流等.扩展资料:近反义词辨析近义词: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1. 【解释】: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2. 【出自】: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同时南方的革命浪潮一天天汹涌澎湃起来了。
"
3. 【示例】:两洋的潮水交织一起,形成一派汹涌澎湃的大浪,这就是横扫亚非两洲的反殖民主义的浪潮。
反义词: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1. 【解释】:指没有风浪。
比喻平静无事。
2.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有孩儿在这里,不要怕他,包管风平浪静。
”3. 【示例】:海阔天空,风平浪静,红日照遍了东方,白鸥在前后飞翔。
浩浩荡荡的意思
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浩浩荡荡近义词: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铺天盖地。
浩浩荡荡反义词:风平浪静。
歇后语:太平洋里洗脚-----浩浩荡荡。
出处:1、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枝将左军,公子絷将左军,共车四百乘,浩浩荡荡,杀奔晋国来。
”3、《水浒传》第五五回:“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
”4、郭沫若:“章江也浩浩荡荡地涨满了一江春水。
”5、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郑和远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
浩浩荡荡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浩浩荡荡【拼音】:hào hào dàng dàng【解释】: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夫际涯。
”【示例】:一时只见宁府大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近义词】: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气壮山河【反义词】:风平浪静【歇后语】:太平洋里洗脚【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形容人流或水流等【成语】:波澜壮阔【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
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示例】:七言诗须~,顿挫激昂,大开开阖耳。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续录》【近义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汹涌澎湃【反义词】:一潭死水【歇后语】:大海里浪涛【语法】:作谓语、定语;
用于文章、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