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被称为,张思德被称为我国什么人
比较喜欢时事政治和军事适合做什么工作
关于军事问题,时事政治。
有关英雄人物的故事
1、黄继光舍身堵枪眼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
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
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2、董存瑞舍身炸碉堡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3、左宗棠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
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
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
同年夏,调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
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奉命督办福建军务。
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
1885年病故于福州。
4、冯子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众起义,次年投奔天地会领袖刘八,旋受招安,随广西提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南京城外,积功升至总兵。
1862年(清同治元年)擢广西提督,驻军镇江,配合湘军围剿太平军。
继在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镇压农民起义。
1869~1879年(清光绪五年)受越南政府邀请和清廷派遣,三次出关镇压退入越南的广西农民起义军和哗变的清军,深悉法国鲸吞越南、进窥祖国南疆之意。
1881年,因与当政权要不睦,“称疾”解甲归乡,仍忧心边事。
他曾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入越抗法。
5、于谦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京城空虚,满朝恐慌,面临靖康之耻之险,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
关于英雄人物的故事
1、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3、朱德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
但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罗盛教某个冬天的傍晚,刚刚结束军事训练的罗盛教和战友们一起走在回驻地营房的路上,忽然听到远处隐约传来呼救的声音。
声音断断续续,听得并不真切。
于是罗盛教和他的战友们立刻分头寻找。
罗盛教跑到一个湖边,寒冬腊月里的天气,湖面早就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只见岸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黑乎乎的窟窿,里面好像是有人的样子。
罗盛教来不及呼唤同伴,不加思索的脱掉身上笨重的棉衣棉裤,噗通一声跳进了冰冷的湖水中。
原来是一个少年落水了,因为冰冷的水和刺骨的风,又加上落水的惊吓,少年已经有点不大清醒了。
一抓住罗盛教就不放手了。
罗盛教也只好把他推出水面,向岸边游去,但是冰结的不够厚,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一下子就又裂开了,两个人一起掉进水里。
反复几次,罗盛教心知只有牺牲自己了。
于是他把落水少年一个人推到岸边。
自己却再也没有上来。
这就是罗盛教的故事。
5、邱少云邱少云1926年出生,1952年10月,他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
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
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
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他实践了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