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的儿子列表大全)
李世民几个儿子
唐朝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
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阴妃生庶人李祐;
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韦妃生纪王李慎;
杨妃生赵王李福;
杨氏生曹王李明;
王氏生蒋王李恽;
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有几个子女?
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女一共35人,子14,女21属嫡出的7人,皆为长孙皇后一人所生(三子四女)。
\
x0d\
x0a\
x0d\
x0a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x0d\
x0a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x0d\
x0a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x0d\
x0a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x0d\
x0a齐王李佑(母阴妃,后废为庶人)\
x0d\
x0a蜀王李_(母隋炀帝女杨妃)\
x0d\
x0a蒋王李恽(母王氏)\
x0d\
x0a越王李贞(母燕妃)\
x0d\
x0a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x0d\
x0a纪王李慎(母韦妃)\
x0d\
x0a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x0d\
x0a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x0d\
x0a赵王李福(母杨妃)\
x0d\
x0a曹王李明(母杨氏)。
\
x0d\
x0a女\
x0d\
x0a襄城公主\
x0d\
x0a汝南公主\
x0d\
x0a南平公主\
x0d\
x0a遂安公主\
x0d\
x0a长乐公主(母长孙皇后)\
x0d\
x0a豫章公主\
x0d\
x0a比景公主\
x0d\
x0a普安公主\
x0d\
x0a东阳公主(母长孙皇后)\
x0d\
x0a临川公主(母韦贵妃)\
x0d\
x0a清河公主李敬\
x0d\
x0a兰陵公主李淑\
x0d\
x0a晋安公主\
x0d\
x0a安康公主\
x0d\
x0a新兴公主\
x0d\
x0a城阳公主\
x0d\
x0a合浦公主\
x0d\
x0a金山公主\
x0d\
x0a晋阳公主李明达(母长孙皇后)\
x0d\
x0a常山公主\
x0d\
x0a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哪个儿子当的皇帝,叫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继承皇位。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
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
贞观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
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一方争夺储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由于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黜。
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为储君,李泰许以唐太宗将“杀子传弟”,表示将来将皇位传与胞弟晋王李治。
李泰又以汉王李元昌事恫吓与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将此事告诉李世民,而被废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谋反是因为李泰对太子位有所图谋。
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带着李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
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李治可立为储君。
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
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于终南山的翠微宫。
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
二十八日,李治回京。
六月一日,高宗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
六月十日,诏令其舅父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英国公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
以二人为辅政大臣。
唐高宗武后帝后争锋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
武则天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
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
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
李治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武后向李治申诉辩解,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李治拟诏的上官仪则遭族诛。
这件事情过后,李治再也无由压制武后。
显庆末年,李治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后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氏并称二圣。
武则天为了取得政权,还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
上元元年(674年),朝廷下诏尊皇帝为天皇,皇后为天后。
当时天后虽是掌握实权,但仍居于后台地位。
她向高宗提出建言十二事:劝农桑,薄赋徭;
给复三辅地;
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南北中尚禁浮巧;
省功费力役;
广言路;
杜谗口;
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
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高宗曾下诏实行。
至于实行的效果如何,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尚难作出确切的说明。
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武则天懂得文史,才能出众,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从东都紫微城出发,前往泰山封禅。
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后摄政。
宰相郝处俊谏道:“陛下怎么能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不传给子孙而委任给天后啊!”李治因而暂时停议。
武后得知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约千余卷;
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权力。
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议处理,但李治仍掌握实权,在他执政年间,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武后的政敌及家属拜相,王废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拟定《内训》和《外戚诫》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如下:1、太子李承乾: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
2、楚王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
3、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
4、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
5、齐王李: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6、蜀王李愔: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7、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
8、越王李贞: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
9、高宗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
10、纪王李慎: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11、江殇王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
12、代王李简:代王,母不详。
13、赵王李福: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
14、曹王李明: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李世民儿子们的评价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有四个非常拔尖,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
他们当中有人曾和太子之位擦肩而过,也有人坐上了太子之位又被废弃。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长子李承乾;
有能力没城府的次子李泰;
有能力没背景的第三子李恪;
真正躺赢的第九子李治。
李世民四个儿子虽然各有优势,但是综合而言,其实都不如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是谁?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如下:1、太子李承乾:唐太宗长子,母为长孙皇后。
2、楚王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子,母后宫。
3、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为隋炀帝女杨妃。
4、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母为长孙皇后。
5、齐王李: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阴嫔为嫔。
6、蜀王李愔: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7、蒋王李恽:唐太宗第七子,母为王氏。
8、越王李贞:唐太宗第八子,母为燕德妃。
9、高宗李治:唐太宗李世民九子,母为长孙皇后。
10、纪王李慎:唐太宗第十子,母为韦贵妃。
11、江殇王李嚣: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母为燕德妃。
12、代王李简:代王,母不详。
13、赵王李福: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母为杨贵妃。
14、曹王李明:唐太宗第十四子,母为巢王妃。
李世民儿子们的评价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其中有四个非常拔尖,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恪、李治。
他们当中有人曾和太子之位擦肩而过,也有人坐上了太子之位又被废弃。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长子李承乾;
有能力没城府的次子李泰;
有能力没背景的第三子李恪;
真正躺赢的第九子李治。
李世民四个儿子虽然各有优势,但是综合而言,其实都不如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女一共35人,子14,女21。
属嫡出的7人,皆为长孙皇后一人所生(三子四女)。
唐太宗14位儿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生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卒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年28岁,陪葬昭陵。
李宽:母不详,早薨。
生卒年不详。
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
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公元653年),享年34岁。
赠司空,墓葬不详。
李泰:母长孙皇后。
生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薨于郧乡县,时年33岁。
赠太尉、雍州牧,葬于薨地。
李祐:母阴妃,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5年)。
墓葬不详。
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生年不详,乾封二年(667年)卒于流配地巴州。
赠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李恽:母王氏,生年不详,薨上元年间。
赠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李贞:母燕德妃。
生于武德八年(公元626年),薨于垂拱三年(公元688年),享年62岁。
陪葬昭陵。
李治:母长孙皇后。
李慎:母韦贵妃,生年不详,薨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
陪葬昭陵。
李嚣:母燕德妃,早薨。
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正月(公元633年)。
李简:母不详,早薨。
生年不详,卒于贞观五年四月(公元632年)。
李福:母杨贵妃。
生于贞观八年(公元635年),薨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氏。
生卒年不详。
陪葬昭陵。
唐太宗21位女儿: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
汝南公主:母不明,早薨。
南平公主:母不明,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岭南,更嫁刘玄意。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
长乐公主李丽质:母长孙皇后,下嫁长孙冲。
生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薨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享年23岁。
豫章公主:母宫中下嫔,下嫁唐义识。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
东阳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
临川公主:表字“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
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永淳初年(公元682年),享年58岁。
清河公主:名“敬”,表字“德贤”,母不明,下嫁程怀亮。
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享年41岁。
兰陵公主:名“淑”,表字“丽贞”,母不明,下嫁窦怀悊。
生年不详,病逝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八月。
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独孤谋。
新兴公主:母不明,下嫁长孙曦。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下嫁杜荷,又嫁薛瓘。
高阳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遗爱。
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薨。
晋阳公主:表字“明达”,母长孙皇后,未及下嫁。
生卒年不详,薨年十二。
常山公主:母不明,生卒年不详。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初嫁长孙诠,后嫁韦正矩。
生年不详,薨于龙朔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