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格言,曾国藩的格言有哪些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在广阔的晚清历史背景上刻画了曾国藩这一晚清重臣,和文化名士的历史形象。
曾国藩人生格言
1、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3、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4、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6、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7、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8、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9、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0、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11、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2、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3、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4、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5、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6、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7、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8、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9、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20、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1、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22、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2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5、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6、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7、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28、凡事豫则立。
29、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30、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1、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2、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3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34、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5、各安共分而天下平矣。
36、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37、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
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8、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9、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40、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4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42、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4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44、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45、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4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7、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48、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49、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50、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5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52、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5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54、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
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5、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56、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57、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58、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59、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0、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6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62、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63、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64、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65、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6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6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68、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69、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70、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71、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72、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7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7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75、家和则福自生。
76、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77、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78、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79、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在广阔的晚清历史背景上刻画了曾国藩这一晚清重臣,和文化名士的历史形象。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
原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
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
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这三件缺一不可。
各位弟弟现在对于有见识不可速求,至于有志向,有恒心,则希望你们能勉力而行。
中心思想:要学会读书。
扩展资料《曾文正公全集》是2011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国藩。
本书首次以简体版的形式将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完整呈现。
本书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采用最早的、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即传忠书局刻本。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
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
全集由当时数十位学者、名流、官绅编辑而成,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的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对后人最有价值的内容较好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之后世。
全书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书札三十三卷,十八家诗抄二十八卷,经史百家杂抄二十六卷,批牍六卷,文集四卷,诗集四卷,鸣原堂论文两卷,经史百家简编两卷,求阙斋读书录十卷,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年谱十卷等。
作品目录全书共分十二册,具体分册内容如下:第一册:首卷一卷,曾文正公年谱十二卷,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第二册:曾文正公奏稿第一卷至第十二卷第三册:曾文正公奏稿第十三卷至第二十四卷第四册:曾文正公奏稿第二十五至第三十卷,曾文正公批牍六卷第五册:曾文正公书札第一卷至第十三卷第六册:曾文正公书札第十四卷至第二十七卷第七册:曾文正公书札第二十八卷至第三十三卷,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文正公杂著四卷第八册:十八家诗钞第一卷至第十六卷第九册:十八家诗抄第十七卷至第二十八卷,曾文正公诗集四卷第十册:经史百家杂钞第一卷至第十三卷第十一册:经史百家杂钞第十四卷至第二十六卷第十二册:经史百家简编两卷,鸣原堂论文两卷,求阙斋读书录十卷参考资料:-曾文正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