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子女何在(王耀武子孙)
《特赦1959》原型人物是谁?
《特赦1959》原型人物是王耀武。
王耀武的一生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
因为王耀武在抗战中的战功尤其显赫彪炳,所以当时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里只有七十四军逢战必有战功。
王耀武唯一的女儿,王鲁云于抗战爆发前两年出生,她的童年生活也是伴随着抗日烽火度过的。
我在江西南昌出生,是父亲的第三个孩子。
《特赦1959》剧情说明开国大典之后,百忙之中开始关注在押的国民党战犯的情况。
根据各方面意见,确定了对战犯的总体政策,不审不判不杀,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待时机成熟后,再酌情提出处理办法。
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各地成立战犯管理所,其中北京功德林管理所规模最大。
特赦1959演员名单
特赦1959演员有张铎、奚望、曹克难、高一玮、孙仲秋等。
1、王英光 演员:张铎 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长。
文武双全,屡立战功。
抗战结束后调往华北,从事敌工工作。
开国之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各地设立关押战犯的管理所,王英接到命令担任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长,他带领一批官兵和战犯级国民党高级军官,入驻北京功德林,从此开始了长期在管理所工作的生涯。
2、梁冬芳 演员:奚望 功德林管理所医务室护士。
父亲是解放军高级干部,后成为王英光女友。
善良,单纯,活泼。
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
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代表了新生政权温暖如春的一面。
她的言行建立了最直观的形象,产生了最良好的影响。
3、贺春年 演员:曹克难 功德林管理所政委。
此前他在野战军政治机关工作,理论水平较高。
北平和平解放时,负责接管功德林,因此熟知功德林掌故。
为人严谨,不苟言笑。
办事认真,讲究原则。
性格平稳,胸有成竹,喜怒不形于色。
记忆超群,熟悉每个战犯的所有情况,几乎能记住他们的所有细节。
4、胡大树 演员:高一玮 功德林管理所副所长。
爱憎分明,性格豪爽,不拘小节。
曾经是作战部队干部,因为一次押解俘虏,和战俘工作结下不解之缘,但他自己并不喜欢这项工作。
初入功德林时,曾经想方设法,调回老部队。
后在王英光等人影响下,渐入佳境。
5、徐高平 演员:孙仲秋 徐高平走南闯北报道新中国的各项变化与发展,冲在社会主义新国家建设的最前沿,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
与王小花情投意合,两人走到一起。
国民党有哪些著名战将?
薛岳:对红军的围剿,红军长征时其率领大军围追堵截,为蒋介石立下不少功劳!抗战时期的武汉会战他为总指挥,建立万家岭大捷的功劳!三次长沙会战是日军对其很是畏惧!他是抗战时消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卫立煌:老资格的国民党军中元老,一员虎将,怒江战役迫使日军未能由缅入滇!陈诚:共军都很欣赏的战术家!白崇禧:小诸葛,军事素养极高,在后来国民党大势已去之时还将林彪挫败一次!王耀武:山东抗日著名将领!杜律明:昆仑关大捷,新中国建立后,他作为战犯被收押。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点名要见杜律明!陈明仁:林彪十三万大军未能将其以不足一军兵力守卫的四平攻克,他也是远征军的将领之一!孙立人:人称东方隆美尔!廖耀湘:抗战、解放战争都打出很多的战绩!胡链:共军最痛恨的人之一!傅作义:晋军最有名的将领!张自忠:日军称其为对手,最后杀身成仁!戴安澜:远征军200师师长,为国捐躯!张灵甫:很有战术的一员将领,可惜太过自傲!李宗仁:台儿庄一战名扬天下!池峰城:浴血台儿庄!桂永清:南京保卫战打出了本色!冯胜法:南京保卫战名将!邱清泉!萧毅素!懂其武!张轸!郑洞国!。
民国时期各名将简介(越多越好)
张自忠:第一名将。
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
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
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
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
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
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
。
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
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
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
第5军军长。
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
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
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
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
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孙立人:第四名将。
新1军军长。
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
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
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
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薛岳:第五名将。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
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
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
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
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
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
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
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
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
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
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
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
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
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
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
第5军200师长。
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
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
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后又率200 师收复棠吉。
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
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
第74军58师长。
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
潍县战役,又称( )战役,是华东经典战役,发生在( )之前
潍县战役亦称”胶济路中段战役“、”昌潍战 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华东人民解放 军山东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 指挥下,为夺取国民党军所守卫的山东潍 县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一次战役。
战役发 生于1948年4月2日至5月8日,历时一个 多月,是华东人民野战军继掖县、高密、 莱阳等战役之后的一场攻坚战。
潍县是山 东境内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是济南、 青岛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胶济路上 国民党军队防守的一个强固要点,号 称“鲁中堡垒”。
此次战役最终以解放军攻 占潍县及其附近地区而结束。
是役,解放 军共计伤亡约8千人(牺牲1364人);
国 军共计损失4.5万余人,另有包括第96军 军长兼整编45师师长陈金城在内等6名将 官被俘。
潍县攻坚战的概况
潍县战役(又称昌潍战役或胶济线中段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上我人民解放军发起的以攻克潍县为中心而展开的一次重要的攻坚战役。
1947年秋天,华东野战军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之后,根据形势的发展组成了外线兵团(亦称西线兵团)和内线兵团(亦称东线兵团,后改称山东兵团)。
外线兵团由陈毅、粟裕带领挺进鲁西南,进军豫鲁皖苏,执行外线作战任务。
内线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留在山东境内,策应外线作战。
国民党反动派乘我主力外出之机,又拼凑了6个师的兵力大举进犯胶东解放区,我山东兵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胶东保卫战,经过5个月的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的“九月攻势”,并乘势收复了除少数据点以外的大片地区,扭转了山东战局,迫使敌人转入了“点线防御”,他们被迫加强胶济线、津浦线的设防工事,强化济南、兖州、潍县、青岛、烟台等城市的防御体系,妄图以此阻挡我军的攻势,维持残局。
但是,我军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很快就于1948年3月初发起了胶济路西段战役,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先后攻克了周村、张店、淄川、博山等地,完全切断了潍县与济南的联系。
整个胶济线上就剩下西头的济南,东头的青岛,中间的潍县三个孤立据点,苟延残喘。
潍县是山东境内仅次于济南、青岛的一个中等城市,自古即为登(州)、莱(州)、青(岛)古道枢纽,素有胶东走廊之称。
它位于胶济线的中心,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是连接渤海、胶东、鲁中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白浪河纵贯南北,把潍县城分为东西两城,俗称“双城”。
据记载,潍县城在历史上从没有被攻破过。
东西双城相互依托,城四关各有一个土城寨。
东城城墙高7米多,西城城墙高12米多,墙角宽8米,顶宽6米。
这些城墙外有壕沟(深、宽均达4米),内壁陡峭,易守难攻。
潍县城防工事十分复杂,迭经日、伪、蒋十多年的修筑和改建,构成了以西城为核心,向外三道防线的半永备型防御体系。
第一道防线在城市外围,筑有大、小90多座子母堡式的独立据点,据点周围设有地雷、陷阱、鹿砦、铁丝网等复杂的障碍物,堡群之间有交通盖沟;
第二道防线在四关,各自依托土城寨,布设地雷1000多颗,形成难以逾越的雷区;
第三道防线设在两城城垣,利用又高又厚的城墙,上面布设电网和各种火力点。
整个防御体系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各点既可独立支撑,又可相互支援。
另外在潍县城内的街头、巷口、交叉点和空地等均筑有地堡,用火力封锁街道。
个别坚固建筑物也被改建为核心工事,图做最后的防守阵地。
国民党反动派对于潍县的守卫也非常重视,在潍县县城及其外围据点配备了多达4.7万的兵力,其总指挥为国民党整第九十六军军长兼整四十五师师长陈金城,其部队除师直属部队外,还有212旅,214旅,保安第六旅、第八旅,保安第三师十一、十二团,国民党山东第八、十四专区自卫总队以及地方土顽武装。
名闻全省的反共反人民老手张天佐、张景月都猬集在这里。
这些国民党军队,以潍县为核心,分布在西起昌乐、田马,东至寒亭,南到安丘的广大区域内。
他们依靠坚固的设防和先进的武器,妄图死守潍县,与人民为敌。
陈金城自诩潍县城守卫“固若金汤”,国民党也视潍县为“鲁中堡垒”。
为了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气焰,拔除潍县这座反共堡垒,我山东兵团遵照中央军委和华东局的指示精神,开始了潍县战役的战前准备工作。
司令员许世友首先带领参谋处作战人员和各参战部队的主要指挥干部到潍县地区勘察地形,同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研究了潍县外围及东西两城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和工事结构等具体情况。
接着,兵团召开了作战会议,讨论战役的具体部署,制定出了详细、稳妥而又大胆的作战方案:先围攻昌乐,扫除潍县外围据点,再集中兵力攻打潍县城。
在兵力部署上,决定由九纵担任主攻,从城北进攻,鲁中、渤海纵队由城南配合进攻;
七纵及渤海军区部队于章丘、明水一线,监视并阻击济南东援之敌;
十三纵队一部兵力协同胶东军区部队于大沽河一线,监视并阻击青岛西援之敌;
十三纵队主力担任总预备队。
3月31日,我各参战部队开始向昌潍地区集结。
在作战会议上,许世友司令员要求各部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必胜,攻必克,坚决拔掉潍县这个硬钉子!”谭震林政委要求各部队严格执行城市政策纪律,“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做到‘军政全胜’!”与此同时,胶东、渤海等区党委、行署也开始紧张地部署支援前线的各项工作。
决心已定,部署就绪,一场夺城克敌的攻坚战就要开始了。
但敌人也不是傻瓜,当我军大规模向昌潍地区集结时,他们已经发现了我军攻取潍县的战略意图,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急忙飞赴潍县与陈金城密谋策划,制定守卫作战方案,妄图凭借潍县城坚固复杂的城防工事,与我军进行对抗,而后等待援军,以击退我军攻势。
不待敌人部署完毕,我各参战部队已经按照战役部署,迅速动作,于4月1日就进入了预定位置,形成了对潍县城的合围之势,潍县战役由此拉开了序幕。
1948年4月2 日,潍县战役正式打响。
根据战前制定的作战方案,渤海纵队和鲁中部队首先开进,切断昌(乐)、潍(县)守军联系,紧缩包围。
这一作战计划仅用一天时间就顺利完成。
国民党保安第三师十一、十二两个团及保安第六旅被包围在田马,与潍县守敌失去了联络,首尾不能相顾。
与此同时,第九纵队挥戈东进,十三纵队由胶东地区出发,相继进入潍城外围和打援的预定地点,8日完成了对潍县外围守敌的分割,并先后攻占了二十里堡、九龙山、凤凰山,控制了飞机场,切断潍县与济南、青岛之间的空运联系,缴获两架飞机。
接着又占领坊子。
从4月9日开始,我攻城部队按照部署昼夜不停地展开土工作业,挖掘交通壕,隐蔽接敌。
潍县城外是一片开阔的沙土地,土质疏松,掘进速度很快。
有的交通壕挖了五、六里长,有的甚至从十里以外就开挖,曲折蜿蜒,一直延伸到城下壕沟边。
据统计,整个战役,单九纵就挖交通壕70多公里,加复盖的坑道200多米,隐蔽洞2万3千多个,修筑地堡400多个。
就这样,敌人煞费苦心设置的多道复杂防御工事,被我军从地下挖壕前进,完全破坏。
到14日夜,我九纵部队攻占北关。
18日,渤海纵队和鲁中部队占领南关。
至此,扫清潍城外围敌人的战斗胜利结束,下一步就该攻城了。
这可是一场硬仗,是我山东兵团发起的第一场攻坚战。
为了麻痹敌人,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我军前沿部队向后略做收缩,而敌人却认为是我军由于连续作战疲惫,已无力攻城,王耀武甚至在济南召开庆功会,庆贺“潍县解围”。
但我军却于4月23日晚以密集的炮火向西城展开猛烈的攻势,敌人顿时乱作一团。
深夜时分,我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首先从北面登上城头,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
敌人犹做困兽之斗,向我登城部队疯狂反扑。
在空中敌机狂轰滥炸和火炮、重机枪等凶猛火力压制下,我后续部队前进受阻。
为了打开突破口,支援登城部队,九纵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实施白天登城,并获得成功。
而此时,从南面进攻的部队也取得突破,南北两路夹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到24日晚,潍县西城即完全落入我手。
携攻克西城的胜利之势,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我军很快进行了攻取东城的准备工作,并于4月26日黄昏发起了对东城的总攻击。
攻城部队利用有利的地形(西城比东城高5米),在强大炮火掩护下,迅速冲过白浪河,一举突破城垣,与敌人展开巷战。
陈金城眼看支撑不住,化妆潜逃,被我军俘虏,张天佐被击毙。
27日,潍县东城被我攻占。
此后,困守在安丘、昌乐、田马等地的敌军也相继被我歼灭,潍县自卫队1500余人阵前起义。
就在我军全力攻打潍县城时,济南和青岛的守敌为了解潍县之围,都派出部队,救援潍县。
青岛守敌丁治磐自4月5日起率整编第六十四师、五十四师及五十七旅,共五个旅的兵力西援潍县,遭我十三纵和胶东军区部队的强力阻击,被歼4400余人,滞留于大沽河两岸,不能进展。
济南王耀武亲率整编第七十三师、八十四师、七十五师,共三个师的兵力东援潍县,在我七纵和渤海军区部队的节节阻击下,被歼3000余人,到21日才进至临淄、益都一带。
由于潍县被迅速攻克,5月1日和8日,这两路援敌才各自回撤。
至此,潍县战役胜利结束,潍县全境宣告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