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怎么读音(朱棣怎么读音棣)

2023-06-25
68 阅读

朱棣怎么读音 朱棣的拼音

1、朱棣读作zhū dì。

2、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3、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

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屡次被朱元璋授命总领北方军事。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政治上,延续洪武政策的同时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
积极经营边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
经营南海,占领安南,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

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恢复并正式建立市舶司,开展对外贸易,设四夷馆翻译各国语言文字,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修《永乐大典》。

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及紫禁城等。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怎么读?

明成祖朱棣读作míng chéng zǔ zhū dì。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

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传位太子朱高炽。

为政举措明成祖即位后,恢复了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设立东厂,合称厂卫机构,天下臣民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

宦官集团不仅被引入参政,政治势力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将宦官集团的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不再由吏部负责,而是由宦官集团的内部机构——司礼监管理,强化了皇权和专制统治。

以上内容参考:-朱棣。

朱棣怎么读音 朱棣的拼音

1、朱棣读作zhū dì。

2、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3、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

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屡次被朱元璋授命总领北方军事。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政治上,延续洪武政策的同时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
积极经营边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
经营南海,占领安南,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

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恢复并正式建立市舶司,开展对外贸易,设四夷馆翻译各国语言文字,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修《永乐大典》。

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及紫禁城等。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怎么读?

明成祖朱棣读法是zhūdì。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

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传位太子朱高炽。

疏通运河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因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明朝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由陈瑄负责,驻节淮安。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期,成为明代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明史》卷85《河渠志·运河》云:“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挽,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

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

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

”当时,江南漕船沿大运河抵达淮安后,须通过陆路运输翻过河坝,再经淮河抵达清河,既辛苦又花费巨大。

陈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起,开凿二十里河渠,命名为清江浦,将湖水导入淮河,并修筑四座闸门,定时启闭,大大节省了挽运之苦。

明成祖朱棣怎么读?

明成祖朱棣读作míng chéng zǔ zhū dì。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

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传位太子朱高炽。

为政举措明成祖即位后,恢复了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设立东厂,合称厂卫机构,天下臣民都处在严密的监视之下,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

宦官集团不仅被引入参政,政治势力也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将宦官集团的管理部门独立出来,不再由吏部负责,而是由宦官集团的内部机构——司礼监管理,强化了皇权和专制统治。

以上内容参考:-朱棣。

朱棣怎么读音 朱棣的拼音

1、朱棣读作zhū dì。

2、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

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3、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

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屡次被朱元璋授命总领北方军事。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政治上,延续洪武政策的同时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
积极经营边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
经营南海,占领安南,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

外交上,派郑和下西洋,恢复并正式建立市舶司,开展对外贸易,设四夷馆翻译各国语言文字,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文化上,修《永乐大典》。

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及紫禁城等。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