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的近义词(春色的近义词是什么词)

2023-06-26
34 阅读

春色满园的意思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

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也作“满园春色”。

1、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公园里游人络绎不绝。

2、一走进风景区,只见春色满园,令人目不暇给。

3、我最喜爱春天,春色满园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

4、花园里的花开的十分美丽,可以说是春色满园了5、花园里的花争相竞放,姹紫嫣红,真是春色满园啊。

6、一个昔日春色满园的繁华胜地,如今却是遍地凋零。

7、阳春三月,信步公园,只见春色满园,令人心旷神怡。

8、梅雨时节的江南,到处春色满园,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和春色满园同类的词语

春色满园的意思是,园子里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有欣欣向荣的意思。

这个词语是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文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与春色满园类似的词语有:春意盎然 绿意盎然万紫千红 枝繁叶茂姹紫千红 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春笋怒发生机勃勃 与春色满园相反的词语有:冰天雪地春意阑珊天寒地冻冰天雪地。

春色是什么意思

春色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春天的景色。

也指脸上的喜色。

出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南朝·齐·谢_《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一回:“一日,姊妹三人,散步郊原,到了长白山东边,有一座布库里山,洞壑清幽,别有一种可人的景致;
那时正是春风澹荡,春日迷离,黄鸟双飞,绿枝连理,暗藏春色。

”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春色越重,他心里身上越难过。

”朱自清《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宋·柳永《梁州令》词:“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明·杨_《龙膏记·开阁》:“小女以蒲柳弱质,几萎秋霜,得赐龙凤仙膏,再生春色。

”宋·陶谷《清异录·齿牙春色》:“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师德为齿牙春色。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春色的意思

春色的意思如下:①春天的景色;
春光:~满园|~撩人。

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近义词:春光 春景 春意。

反义词:秋景 秋色。

春色的汉语拼音读作:[ chūn sè ]。

春色的相关造句如下:郊外的春色真迷人啊!同学们纷纷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之中。

春天来了,大自然显出一派春色撩人的景象。

清明时节,满城春色,百花盛开。

看你满面春色,定是遇到了喜事。

这绚丽灿烂的春色表示着生机和活力,也意味着繁荣和富强。

走进公园,满园春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我来到紫竹院公园,只见满园春色,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十分迷人。

春天来了,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啊,多美的春色!我们走进花圃,但见万紫千红、争妍斗奇,一派春色。

公园里花红柳绿,满园春色,令人流连忘返。

阳春三月,信步公园,只见春色满园,令人心旷神怡。

五一节期间,植物园里花团锦簇,满园春色,令人心旷神怡。

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公园里游人络绎不绝。

寒假过后,新学期开始了,校园里满园春色,一片生机勃勃。

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通常春天又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代表着新的希望,有很多象征着春天的词,下面分享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1 1、对新生的萌芽来说,春天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2、对野花来说,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

3、对森林来说,春天象征着复苏和希望。

4、对学生来说,春天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端,新的计划,新的目标。

扩展资料: 春季,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

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此时阳气升发,饮食要以清淡平和,营养丰富为宜,同时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避免多吃油腻、辛辣、油炸食物,这些食物难消化,会加重胃和肝脏的负担。

此外多食新鲜时令水果。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气更加旺盛,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够增强脾胃之气,有益健康。

因此,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2 1、象征一切重新开始,并且有朝气蓬勃的意味。

2、象征着一切都有生机,有希望。

3、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希望。

4、春天象征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

扩展资料 一、简介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北半球的公历为2月初—5月初,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是9—11月。

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为春季的开始。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二、主要节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太阳回归年制定的。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3 春天的节气 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

鸟语花香;
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
嫩于金色软于丝"

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
春风吹又生"

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诗曰:“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立春》 雨水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

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

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

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

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
春雨贵如油"

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危害极大。

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诗曰:“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左河水《雨水》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

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诗曰:“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左河水《惊蛰》 春分 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华中有"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的农谚。

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

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

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

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

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

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

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诗曰:“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左河水《春分》 清明 在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民俗于此日扫墓。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
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诗曰:“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左河水《清明日》 谷雨 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
杨花落尽子规啼"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

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

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

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诗曰:“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左河水《谷雨》。

春的反义词是什么?

春的反义词是秋。

一、秋的声调q,声韵iu,音调qiū二、释义:1、一年的第三季:~季。

~景。

2、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指一年:千~万代。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

三、部首:禾四、笔画: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秋季[qiū jì] 一年的第三季,我国习惯指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七、八、九三个月。

见〖四季〗。

2、金秋[jīn qiū] 指秋季:~季节。

~菊展。

3、秋思[qiū sī] 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4、春秋[chūn qiū] 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苦度~。

5、千秋[qiān qiū] 一千年,泛指很长久的时间:~万代。

~功过。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