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边塞诗句(爱国边塞诗句大全)
边塞诗中表现忠君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形容爱国边塞古诗有哪些?
《饮马长城窟行》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需两首爱国诗,边塞诗,讽刺诗,送别诗,写景诗,田园诗,咏物诗,思乡诗(短一些)
爱国诗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边塞诗 塞上曲 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见花。
古塞下曲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
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讽刺诗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写景诗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咏物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爱国边塞诗30首
《饮马长城窟行》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边塞诗是唐朝诗歌的主要内容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
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1、边塞风光;
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 岑参 ,李贺,李益。
唐代的边塞诗有哪些代表作品?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恕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说明】本篇是岑参边塞诗中的代表作。
诗中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风头如刀和滴水成冰等西北边境的自然风光,用以衬托军情紧急和纪律严明的快速行军,从而显示出唐朝军队在反入侵战争中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
全诗充满激昂慷和乐观豪迈的浪漫主义情调。
全诗可分四部分。
开篇至"随风满地石乱走"是第一段,侧重于描绘塞外风光。
诗人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诗笔,通过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把西北边境上的莽莽黄沙和大风大冷的情景写得十分形象具体,造成一种严峻而又磅礴的气势。
从"匈奴草黄马正肥"到"汉家大将西出师"是第二段。
这一段交待了出征的原因和战争的性质。
诗人指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被迫的,是反侵略的,因而是正义的。
这三句诗是全诗的关键,它把全诗的立意提高到保卫祖国这一思想高度上来。
从"将军金甲"到"幕中草檄"是第三段。
这段是行军生活的正面描写,是全诗的重点。
诗人把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色和声势浩大的行军场面巧妙地结合起来。
保卫国土的崇高感情,激发将士们克敌制胜的勇气,行军途中的种种困难,自然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诗人描写在沙石飞扬、风头如刀、奇寒奇黑的夜里,有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顶风冒雪,奋勇前进。
通过"戈相拨"一句,把夜行军的声势和气氛点染出来,很有生活气息。
这是全诗的传神之笔。
诗人没有写正面拼杀,但通过紧张的行军场面描写,预示着激烈的战斗必将到来,而且必将获得全胜。
最后三句是第四段。
这一段是诗人的祝愿,也是广大战士的坚强信念。
有了这样一支军队,"虏骑"必然望风而逃,不敢短兵相接。
正因为如此,所以"献捷"一句才说得分外肯定。
这一段是前面三段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
此诗在艺术上,独具匠心,很有特色。
首先,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加以集中描绘,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紧紧围绕,"出师西征"这一中心,着力描写"边塞苦寒之地"的风雪严寒。
只要一读到"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样的诗句,即使不知走马川的具体地点,也可从形象的描绘中了解到,这样的自然风光是其他地区所罕见,而为西北边塞所特有。
"将军金甲""幕中草檄"、"马毛带雪"等句,又把行军生活描画得鲜明突出。
其次,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是夸张,用于写景,"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也是夸张,用于抒情。
有了这种夸张手法,才本质地表现出戍边将士的生活特色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