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雷锋电影
《雷锋的故事》内容简介?
《雷锋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以故事的形式描写了雷锋的真实形象,苦命的孤儿,优秀的少先队员,勤勉的公务员,追求上进的拖拉机手,勤奋的推土机手,爱钻研的汽车兵。
通过本书,我们了解了雷锋追求、爱情、生活、善良品质。
雷锋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他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为祖国着想。
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
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的温暖,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雷锋的故事之一: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
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雷锋的故事》内容简介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于贫穷家庭,小小年纪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寄人篱下。
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失望,而是不断进取,并且以满腔热忱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他不怕苦不怕累,冒着严寒治理沩水河;
他积极肯干,以大无畏的精神拦截汹涌而来的洪水;
他不贪图安逸,执意来到条件艰苦的鞍山钢铁厂……他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全国,成为道德的楷模。
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雷锋。
本书将带你真切认识那个充满干劲,满心装着他人的雷锋,让许多忘却的感动再现在你的面前。
扩展资料学雷锋日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曾为雷锋题词及发表号召,此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为官方指定的“学雷锋日”,政府引领全中国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并在60至80年代间被塑造成为中国大陆的模范人物。
“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就是政治上紧跟共产党,工作中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
1990年代后,官方引导人们学雷锋的论调不再是“忠于革命忠于党”,而变成了“学雷锋,做好事”。
有评论认为由于逐渐深入的社会反思浪潮,全中国“学习雷锋精神”热潮不再,以致当今一代小学生对雷锋的认知已经大不如前,印象模糊。
2008年起,中共一改过去每年3月5日由官方媒体号召学雷锋的惯例,没有在官方报刊上宣传学习雷锋。
参考资料来源:-雷锋。
关于雷锋的电影
1、《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反映了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在雷锋去世后的30余年里,以雷锋为榜样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2、《雷锋》是一部由董兆琪执导的电影,讲述主人公雷锋从一个无知的青年变成一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的成长历程。
弘扬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3、《雷锋在1959》由辽宁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于2013年3月2日在北京首映。
影片讲述了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重温这位半个世纪的精神偶像那段鲜为人知的青葱岁月。
影片由国家一级编剧黑纪文担任编剧,著名导演宁海强担任导演,主演则都是青春靓丽的青年演员。
4、《雷锋的微笑》该片从毛主席回忆雷锋生前一张张可敬可爱的微笑照片开始,全新讲述雷锋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全军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榜样历程。
雷锋的故事电影
雷锋的故事电影 还在找关于雷锋的电影吗?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雷锋的故事电影,供大家参考。
雷锋的故事电影 雷锋(1940—
—
196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
雷锋精神”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我国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原名雷正兴,生于1940年,逝世于1962年5月6日。
1940年,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雷锋3岁时,他的爷爷雷新庭却在春节前夕被地主活活逼死;
雷锋5岁时,他的父亲雷明亮在江边运货的路上遭到国民党逃兵的一阵毒打。
当雷锋父亲反抗日寇时,又遭受毒打,由于没钱治病,不久就去世了。
雷锋家里很穷,他哥哥11岁就去当童工,因为岁数小,被饿成了皮包骨,最终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不久也去世了。
更不幸的是,雷锋唯一的亲人—
—
他的妈妈,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
年仅7岁的雷锋从此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了下来。
雷锋重要履历: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安庆乡(现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
庚伢子”
。
1945年秋: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满,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雷锋家乡解放,安庆乡人民政府成立,雷锋担任儿童团大队长。
1950年初:土地改革开始,雷锋分得3.6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如床、蚊帐、锅、箱子等。
1950年夏:入学,在刘家祠堂小学读书。
1954年夏:考入清水塘完小,加入少先队,被选入中队委员。
1955年:转入荷叶坝小学,这年春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把土改中分得的3.6亩田全部入了社。
1956年7月15日:从荷叶坝小学毕业。
1956年7月—
9月: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负责征收公粮工作。
1956年9月: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
1956年11月17日: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
1957年2月8日: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7年夏:担任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沩工程结束,被评为治沩模范。
1958年春:响应望城县团委提出的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县委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
1958年3月16日: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1958年秋: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1958年10月:由原名雷正兴改为雷锋。
1958年11月15日: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年8月20日:报名到鞍钢弓长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在鞍钢一年零二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12月9日:弓长岭《矿报》发表雷锋《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1960年1月2日:新兵换装集中待发,雷锋因无政审表,难以批准入伍,辽阳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送雷锋到新兵大队,当“
便衣通信员”
。
1960年1月7日:当晚,接兵参谋戴明章通过长途电话向工兵团团长吴海山请示,雷锋虽无政审表,可是个优秀青年,能否先带到部队?经同意,在登车出发前8小时,雷锋终于穿上新军装。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第一天,来到营口新兵连。
当天下午,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这个欢迎会是在营口火车站进行的。
一直到七十年代,营口人民广播电台还保存有雷锋这个发言的录音带。
我在七十年代中期,上小学时,曾经收听过营口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这段珍贵的录音资料)。
1960年3月: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下连不久,又被抽调参加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
1960年4月:从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回到运输连,一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
1960年8月: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二等功一次。
1960年8月:把平时节约下来的100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
节约标兵”
。
1960年11月8日:运输连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申请。
1960年11月9日:工兵团党委在党委书记、政委韩万金主持下,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0年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
模范共青团员”
称号决定。
1960年11月27日: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
模范共青团员”
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960年12月1日: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在沈阳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
1960年12月: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1年2月3日:应邀到海城驻军作忆苦思甜报告,与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董存瑞战友)亲切交谈。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7月27日:接到抚顺市人民委员会通知书,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
1962年春节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
在此前后,雷锋又在《前进报》发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着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这根木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 ;
。
关于雷锋的电影
1、《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反映了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在雷锋去世后的30余年里,以雷锋为榜样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2、《雷锋》是一部由董兆琪执导的电影,讲述主人公雷锋从一个无知的青年变成一名平凡而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的成长历程。
弘扬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
3、《雷锋在1959》由辽宁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于2013年3月2日在北京首映。
影片讲述了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重温这位半个世纪的精神偶像那段鲜为人知的青葱岁月。
影片由国家一级编剧黑纪文担任编剧,著名导演宁海强担任导演,主演则都是青春靓丽的青年演员。
4、《雷锋的微笑》该片从毛主席回忆雷锋生前一张张可敬可爱的微笑照片开始,全新讲述雷锋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全军全国人民共同学习的榜样历程。
雷锋的故事电影
雷锋的故事电影 还在找关于雷锋的电影吗?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雷锋的故事电影,供大家参考。
雷锋的故事电影 雷锋(1940—
—
196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
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
雷锋精神”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我国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原名雷正兴,生于1940年,逝世于1962年5月6日。
1940年,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雷锋3岁时,他的爷爷雷新庭却在春节前夕被地主活活逼死;
雷锋5岁时,他的父亲雷明亮在江边运货的路上遭到国民党逃兵的一阵毒打。
当雷锋父亲反抗日寇时,又遭受毒打,由于没钱治病,不久就去世了。
雷锋家里很穷,他哥哥11岁就去当童工,因为岁数小,被饿成了皮包骨,最终不幸染上了肺结核,不久也去世了。
更不幸的是,雷锋唯一的亲人—
—
他的妈妈,受到地主的凌辱后,于1947年中秋之夜悬梁自尽。
年仅7岁的雷锋从此沦为孤儿,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艰难地活了下来。
雷锋重要履历: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安庆乡(现雷锋镇)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父母给他取乳名叫“
庚伢子”
。
1945年秋: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满,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雷锋家乡解放,安庆乡人民政府成立,雷锋担任儿童团大队长。
1950年初:土地改革开始,雷锋分得3.6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如床、蚊帐、锅、箱子等。
1950年夏:入学,在刘家祠堂小学读书。
1954年夏:考入清水塘完小,加入少先队,被选入中队委员。
1955年:转入荷叶坝小学,这年春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把土改中分得的3.6亩田全部入了社。
1956年7月15日:从荷叶坝小学毕业。
1956年7月—
9月:雷锋在生产队当了近3个月秋征助理员,负责征收公粮工作。
1956年9月: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
1956年11月17日: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
1957年2月8日: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
1957年夏:担任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通讯员,治沩工程结束,被评为治沩模范。
1958年春:响应望城县团委提出的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县委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
1958年3月16日: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1958年秋: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1958年10月:由原名雷正兴改为雷锋。
1958年11月15日: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年8月20日:报名到鞍钢弓长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在鞍钢一年零二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12月9日:弓长岭《矿报》发表雷锋《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积极要求参军的坚定决心。
1960年1月2日:新兵换装集中待发,雷锋因无政审表,难以批准入伍,辽阳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送雷锋到新兵大队,当“
便衣通信员”
。
1960年1月7日:当晚,接兵参谋戴明章通过长途电话向工兵团团长吴海山请示,雷锋虽无政审表,可是个优秀青年,能否先带到部队?经同意,在登车出发前8小时,雷锋终于穿上新军装。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第一天,来到营口新兵连。
当天下午,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这个欢迎会是在营口火车站进行的。
一直到七十年代,营口人民广播电台还保存有雷锋这个发言的录音带。
我在七十年代中期,上小学时,曾经收听过营口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这段珍贵的录音资料)。
1960年3月: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驾驶员,下连不久,又被抽调参加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
1960年4月:从团里战士业余演出队回到运输连,一个月后,雷锋成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
1960年8月: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二等功一次。
1960年8月:把平时节约下来的100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
节约标兵”
。
1960年11月8日:运输连支部党员大会通过雷锋入党申请。
1960年11月9日:工兵团党委在党委书记、政委韩万金主持下,在沈阳军区招待所临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批准雷锋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0年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
模范共青团员”
称号决定。
1960年11月27日: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团长吴海山、政委韩万金分别向雷锋颁发二等功奖状和“
模范共青团员”
奖状,此后,雷锋又荣立过三等功一次,受团、营嘉奖多次。
1960年12月1日: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在沈阳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
1960年12月:雷锋在《前进报》发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1年2月3日:应邀到海城驻军作忆苦思甜报告,与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董存瑞战友)亲切交谈。
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1年7月27日:接到抚顺市人民委员会通知书,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为中士军衔。
1962年春节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
在此前后,雷锋又在《前进报》发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着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党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在准备前去洗车时,雷锋下车指挥倒车,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这根木杆打到了雷锋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死过去,经抚顺市望花区西郊职工医院抢救无效,于12时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仅22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