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经典名句(经典名句和理解)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翻译与理解
1、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十分快乐而忘记了忧愁,没有感觉到老年将要到来。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
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
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
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名人名言有关学习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有正确的理论做先导,是成功的一半。
伟大的事业一定要有坚贞的精神。
3、一个人追求事业,必然带来其性格的反映。
4、事业的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盲目急躁是不足取的。
5、学识能使一个人变得高尚起来。
6、学习一定不能贪多,要专一,要集中思想。
7、好奇心是好学的起步。
要想事业起步很快,最好找一个巨人,站在他的肩上。
8、诚实忠厚的人,才能够拜托大事,所以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绛侯周勃,谨慎小心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业,所以振兴汉重天下的,必定是武侯诸葛亮。
9、读书人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应担心学习缺乏的.信心。
有了信心,才能勇敢向前走。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况 11、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王充 12、泰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
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姚鼐 13、学问是不容易得到的,只有在不倦的劳动中才能取得。
——加里宁 14、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巴尔扎克 15、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培根。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有:1、学问对于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2、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3、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
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4、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5、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
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
述而》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2,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
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篇》白话文释义: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
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白话文释义: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
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
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