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字什么,司马懿字什么号什么

2023-06-29
94 阅读

司马懿的外号是什么

冢虎。

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

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
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诸葛亮、庞统、姜维与司马懿的合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扩展资料:司马懿生平大事介绍:1、高平陵之变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2、新城之战新城之战指三国时期227年 - 228年孟达两次为与曹魏敌国蜀汉相呼应而对曹魏的两次反叛。

228年,叛乱被魏将司马懿平定。

诸葛亮发兵进入曹魏。

孟达被说服重归蜀汉,并受命攻洛阳。

孟达计划协调进攻洛阳,迅速灭魏,但不曾想,司马懿在未得朝廷许可的情况下攻新城,将他击败。

另外,孟达对帐下申耽、申仪等的将领叛变也猝不及防,这些将领将他的计划泄露给了正聚集军队准备面圣的司马懿。

诸葛亮派出一小股远征军为援助,孙权也从南方派出了一支军队。

司马懿进逼孟达,很快在援军到来前平定了他的叛乱。

参考资料来源:——卧龙凤雏幼麟冢虎。

司马懿的外号是什么?

古人都有别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号”。

今天我们来说说司马懿的外号。

司马懿的外号“冢虎”,意思是“蛰伏在坟墓中的老虎”,闻之令人望而生畏。

但一物降一物,在曹操年代,纵是旷世奇才的司马懿,在曹操的压制下,司马懿始终没能有所突破,在曹操去世之后,司马懿的不臣之心才慢慢显露出来。

司马懿可怜的三国“大战”,可怜的曹操,争来争去,却不料最后给司马懿做了“嫁衣”,最后一统三国大业竟然由司马懿来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试想三国初期,刘关张桃园结义之时,曹孟德大败赤壁之时,诸葛亮大摆空城计之时,又何曾想到,司马懿在侍候了曹家四代君主之后,晚年将发动政变,接管曹魏的“江山”呢!有野史记载称,曹操闻听司马懿有狼顾的模样,打算验明,一次故意让司马懿在前头走,再故意喊司马懿,只见司马懿身体不动,只有头转向后看,“狼顾”模样暴露无疑。

曹操其实,曹操曾作过一个噩梦,三匹马同在一个槽里进食,醒来后曹操召曹丕道,“司马懿不会甘做人臣,将来必干预你的朝政家事。

”而这也被后人称之为“三马同槽”,暗指司马氏将吃掉曹氏,三马则被解读为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三人,他们共同为之后的司马炎代魏创造了有利条件。

说到司马懿也真不容易,能在曹操这个多疑的君主面前保住性命,还能发扬光大自己的能力,还能悄悄培育自己的力量,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过人之处。

而从其外号中也不难看出,司马懿的野心有多大。

那么,作为生性多疑的曹操,又怎能容下这个有如此野心的司马懿呢?司马懿和曹丕可以说,司马懿为了保命,也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在看出曹丕将继承曹操之后,处处维护曹丕利益,甚至发展为曹丕最“知心”的朋友,而在为曹操服务方面,更加废寝忘食,甚至就连诸如喂马之类的小事都亲力亲为,终于使曹操安心。

可是,在曹操、曹丕先后去世之后,“司马懿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了。

司马懿建立了哪个朝代

司马懿建立了晋朝。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

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小编补充: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司马懿建立了哪个朝代?

西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

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司马懿的成就司马懿击吴获胜后,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受命屯于宛,负责荆州和豫州地区的军政大事。

太和元年(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

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

诸葛亮讨厌此人反复无常,有犹豫之意,在此期间消息被透露出去,于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争孟达之战。

司马懿从宛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至京都八百里。

司马懿当机立断,同时采取三个行动,一足立即致书孟达,陈述魏朝廷对他的恩惠和信任;
二是派人奏明圣上,言明出兵之意;
三是司马懿亲率大军,火速登程。

此时蜀吴军队尚未反应,孟达只得守城待援。

魏军攻城十三日,孟达部将开城投降,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

待蜀吴两军赶到之时,孟达早已成为司马懿的刀下之鬼,新城局势已被魏国牢牢控制。

蜀吴两国军队,劳而无功,不战而还。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