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人物评价(嵇康人物评价简短)
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嵇康之死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路线之争。
嵇康明确提出“非汤武而薄周礼”(非议商汤、周武,鄙视周公、孔子)观点,这与儒家思想立世的司马政权相冲突,而且嵇康豪不妥协、拒不合作,甚至公开戏弄、嘲笑现实执政思想及其体制,为司马政权所不容。
二是得罪高级士族。
钟会(曹魏重臣钟繇之子)写了一篇论文,想请嵇康看看,但慑于嵇康的名声,加之论文思想和嵇康主张相左,因而不敢面见嵇康,当他鼓起勇气来见嵇康的时候,嵇康却对钟会极尽戏弄之词,钟会下定决心除掉嵇康。
三是替朋友出头获罪。
嵇康朋友吕安的妻子被哥哥吕巽奸污,吕巽却恶人告状。
嵇康为吕安鸣不平,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和吕安一起被捕入狱。
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谗言,嵇康和吕安以散布错误言论的罪名杀害。
综上所述,与其说嵇康死于阴谋陷害,不如说是死于魏晋“名士”的盛名之下。
魏晋是“士”的时代,名士们特别强调风度,特征是藐视凡尘、纵情任性、不拘礼节、放浪形骸。
代表人物是孔融、阮籍和嵇康,包括所谓的“竹林七贤”。
他们充满了骄傲和自信,风流倜傥、持才傲物、卓尔不群、派头十足,处处表现出狂傲的态度和不羁的人格,代表了“魏晋风度”的基本风貌。
阮籍也很狂放,但他明白清高并不能济世,虽然为了躲避政治经常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委曲求全也好,迫不得已也好,阮籍还是起草了司马昭加九锡的劝进表,因而司马昭默许了阮籍的猖狂。
竹林七贤里面的山涛、向秀也先后投靠了司马集团,刘伶、阮咸、王戎则是一路装疯卖傻,逃避现实,荒诞的举止乃至贻笑大方。
嵇康就显得格外有派头,历史描述嵇康是“风姿特秀”,人长得很漂亮,更是骄傲的自我陶醉,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嵇康面对不同的政治主张、面对请教自己的人、面对朋友困难时的态度和做法了。
他就是公开对抗,拿今天的话说就是硬“怼”。
比如他的著作《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与情感无关,就与司马政权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表明了要和帝国叫板。
司马昭并不反对和禁止士人的言论,但嵇康坚持狂傲和不羁,付出的只能是生命代价。
身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最后是什么结局?
嵇康最后是被司马昭处死的。
嵇康是“
竹林七贤”
的一员,他虽学识渊博却志不在朝野,是以一直不愿出仕。
众所周知,曹魏这一政权虽是曹家人所建,但是在它统治后期掌权的一直都是司马氏。
如此一来,嵇康便更加不愿入朝为官。
其中在司马昭掌权的时候,此人曾慕名邀请嵇康出任幕府属官,但是嵇康并没有答应。
后来,同为“
竹林七贤”
之一的山涛也曾推举嵇康出任选官一职,而嵇康依旧没有答应。
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并在文章中以“
七不堪、二不可”
来表达自己坚决不出仕的决心。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可知,当时司马昭对这些内容的反应是“
闻而怒焉”
。
由此可见,嵇康的这一行为已经彻底惹恼司马昭。
后来在263年的时候,身为嵇康好友的吕安因妻子遭到兄长吕巽的欺辱而欲上官府状告吕巽。
而嵇康由于与吕巽同样交情不浅,是以便劝吕安不要这样做,以免家丑进一步外扬。
在嵇康的劝阻之下,吕安最终没再状告吕巽。
不曾想,吕巽后来却反过来状告吕安不守孝道,从而致使吕安被捕入狱。
嵇康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非常着急与气恼,于是他出面为吕安作了证。
由于当初将吕安下狱的人是司马昭,所以嵇康的这一行为在他看来俨然就是忤逆,是以他越发不喜嵇康。
与嵇康本就存有嫌隙的钟会见状便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中伤嵇康,从而导致司马昭越发厌恶嵇康。
不久之后,嵇康与吕安一同被下令处死。
待到了行刑那天,有三千名太学生曾集体上书请愿,希望朝廷能够释放嵇康,但是最后却还是没能救下嵇康。
嵇康是美男子吗
?嵇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也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
嵇康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他天生聪慧,喜好读书,在积累了丰厚的文化修养的同时,还学习了各种技艺。
长大后的嵇康崇尚老庄道学,追求道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讲求养生,并且食用丹药。
嵇康向往自由的隐居生活,虽然他的才名远播,但并没有走上仕途的打算。
曾经拒绝了朝中权臣司马昭的招揽,而遭到记恨。
后来嵇康也是被司马昭陷害遭到斩首,在行刑前嵇康一曲《广陵散》表达了自己不惧死亡、志存高远的意志,然后从容赴死。
嵇康一生只活到四十岁,但他一生追求道学,并且身体力行“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常吟,颐性养寿。
”他的诗歌散文风格洒脱,书法丹青都精妙无比,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学家、思想家。
嵇康也是个有名的美男子,在《晋书·嵇康传》里记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是写嵇康身型高挑,气质好,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美男子。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的嵇康
嵇康不仅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也非常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史书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有一次他去山上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嵇康是怎么死的
嵇康被诬陷致死。
嵇康富有才名,但追求自由的隐居生活,因为多次拒官,得罪司隶校尉钟会和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遭其构陷,被处死。
嵇康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
嵇康博学,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并且容貌出众,器宇不凡。
但嵇康信奉老庄哲学,追求道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愿意走进官场,反而是喜欢居住在山林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饮酒论诗。
后来在朝中势力强大的大将军司马昭听闻嵇康的才名,想招纳他做自己的幕僚,嵇康为了躲避他的邀请特意跑到河东郡居住,结果司马昭的亲信司隶校尉钟会又带着丰厚的礼物前来拜访,嵇康并没有理会钟会。
并且随后就做了一首《与山巨源绝交书》,表达了自己坚决拒绝出仕的决心,司马昭听说了这件事极为恼怒。
后来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遭到迷奸,凶手反而诬告吕安,导致吕安被捕。
嵇康出面作证却被与自己有过节的司马昭和钟会陷害,判了斩刑。
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从容赴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他的妻子关系如何?
只是普通的夫妻关系,毕竟两人结婚也不是什么爱情的原因,就是媒妁之言结合的封建婚姻,但是她妻子给嵇康生了两个孩子,应该不会太差,但是也谈不上很深的感情。
嵇康幼年丧父,成年后娶长乐亭主(一说为曹操孙女,沛王曹林之女;
一说为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孙女)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并有一子嵇绍。
介绍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
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
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