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节俭书籍(勤劳节俭的手抄报)
俭朴热忱甘于奉献的下联是什么?要求正解!!
清廉贤达不辞劳苦;
奢侈冷漠精于索求;
横眉铁肩正义凌然;
呐喊疾呼不怕牺牲;
无私宽广不求回报;
低调冷静热于付出。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是什么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下联:清廉贤达不辞劳苦这是一副赞美鲁迅的对联,表达了对鲁迅的品质和甘于奉献的精神的高度赞许。
俭朴热忱,均为两个形容词,形容人的品质,而清廉贤达,也是两个形容词,形容人的生活态度;
甘于奉献,偏正结构,“于”介词,赞美一个人的奉献精神,不辞劳苦,也是偏正结构,“辞”介词,也是赞美一个人的牺牲精神。
该对联句式结构工整相对,内容意思贴切。
扩展资料:鲁迅评价: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鲁迅影响: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
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参考资料来源:-鲁迅。
七岁的孩子都可以看哪些书?为什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的发展,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从孩子识字开始,家长们就会针对孩子的年龄,买一些课外读物来补充孩子的教育知识,如楼主所问,适合七岁孩子看的书,我在这里为楼主总结了一些。
一、《夏洛的网》推荐理由:这本书是优秀儿童读物的榜首,这是一部与生命友情有关,更和爱与忠诚有关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其内容描写了一个蜘蛛与小猪之间的友情故事,本书蕴含着深后的哲理,是一本给孩子和大人启发爱与感恩的一本童话故事书。
二、《神奇校车》这是一本世界上最畅销的科普绘本,这套书籍可以很好的培养小朋友对科学的兴趣,鲜亮的插图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一些那一理解的词语在插图中就很容易让小朋友理解,可以很好的培养小朋友们的想象力。
三、《威利在哪里》这是一套找茬书,我个人大力推荐这本书籍,这本书里每个场景都有上千人,每个人的表情动都不一样,虽然对于小朋友找不同来说有些困难,但是这本书的画面很丰富,家长可以一同陪伴孩子,这本书不仅给让父母和孩子带来了美好的时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孩子的耐心。
四、《美丽童话绘本系列》这是日本著名插画师安野光雅配的图画,其中的故事也收集了世界童话经典。
另外,安野光雅的《自然图鉴》也很不错里面将自然知识和人与动物相结合,清新有趣,也是一套非常不错的自然科普书。
五、《劳拉的星星》这是一套典型的”桥梁书“这本书中包含了小学低年级的重点字词,语句,标点符号等等,很适合7岁儿童独立阅读,这本书里除此之外还有师生关系,同学交往,独立生活等主题话题,非常适合帮助孩子做好学前准备心理。
适合6-7岁儿童看的书
你好,可以看以下这些:1、经典故事类的绘本:《红狐狸和小鸭子》、《蓬蓬头教授的万灵药》、《苏和的白马》、《神奇小老鼠》系列、《巴巴爸爸》系列等。
2、童话、寓言和成语故事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
3、哲学启蒙类:《一片树叶落下来》、《风中的树叶》、《风到哪里去了》、《石头汤》、《摇摇晃晃的桥》、《驴小弟变石头》、《100万只猫》等。
4.职业启蒙教育类:《小朋友的职业体验》系列。
5.数概念培养类:《阶梯数学》系列、《生活数学游戏》系列等。
6.科普类:《十万个为什么》《小小少年·科普文学馆》系列、《神奇的生命》丛书、《聪聪科学绘本》丛书等。
7.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的读物:《不起眼的小象》、《袋鼠宝宝小羊羔》、《小不点》、《我爱当河马》和《小恐龙》等。
8.桥梁书类:介于绘本和纯文字。
关于勤俭节约的古文
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原文节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释义: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保持内外整洁 。
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要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
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它们是来之不易的。
(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是来之不易的 。
要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自己生活时候一定要勤俭节约,而请朋友的筵席上不要吝啬 。
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明末清初,朱柏庐其父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随后其为侍奉老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局势稍定后,朱柏庐返回故里潜心教学,为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其注《朱子家训》一书。
2、赏析在古代诸多“家训”中,《朱子家训》在家训苑林中独树一帜,其中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教育为主的启蒙教材,重在阐明修身治家之道。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等在现代仍有积极意义。
古代关于勤俭节约的诗句
1.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有哪些 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诫子书》 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6.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7.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1. 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
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
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
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
”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
赏析: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
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
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2. 《尚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注释: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
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3. 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⑴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2.4句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 一、唐代李绅《悯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二、唐代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三、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翻译: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侈到节俭困难。
四、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五、唐代白居易《太平乐二首》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翻译:丰收之年仍然不忘节约(储备)粮食,太平时期要重视防范避免战争。
3.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词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成家子,粪如宝;
败家子,钱如草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挤奶(藏族)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有吃有穿;
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积小利,成巨富(英国)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诺) ●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英国) ●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英国)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奢侈乃德义之灭亡(瑞士)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汗珠换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成物不可损坏 君子以俭德辟难。
【出处】《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出处】《尚书·大禹谟》。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
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出处】《墨子·辞过》。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李商隐《咏史》。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出处】司马光《训俭示康》。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处】《宋史·范纯仁列传》。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
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君子以检德辟难。
(君子以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克勤于邦,克俭为于家 (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
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没一粒都是这么辛苦得来。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4.勤俭节约古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
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
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5.有关于节俭方面的古诗(10首)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
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
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二、关于节俭的成语: 【熬肠刮肚】:指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
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
素:白。
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
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监门之养】:监门:看门人;
养:衣食供应。
比喻困窘、节俭的生活。
【俭存奢失】:俭:节俭。
存:留存。
奢:奢侈。
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奢侈的人必然败亡。
【俭可养廉】:俭:节俭;
廉:廉洁。
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俭者心常富】:俭:节俭;
富:富足。
节俭的人常常觉得很富足。
【节衣素食】:节:节减;
素:蔬菜类食物。
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戒奢宁俭】:戒:戒除;
奢:奢侈;
宁:宁可,宁愿;
俭:节俭。
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戒奢以俭】:戒:戒除;
奢:奢侈;
俭:节俭。
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居不重席】:坐卧处不铺两层垫子。
比喻节俭。
【居不重茵】: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
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
同“居不重席”。
【居穷守约】:居穷:处于穷困状态;
守约:保持节俭。
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
【克俭克勤】: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克勤克俭】:克:能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俛拾仰取】:俛,同“俯”。
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
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贫不学俭,富不学奢】: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
形容环境、习惯对人的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6.有哪些关于“勤俭节约”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2、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
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4、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6、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7、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 8、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
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林斯基 9、囊中未空先节约。
——(布依族)谚语 10、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
——谚语 11、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
——网络收集 12、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 谚语 13、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
——谚语 14、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谚语 15、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16、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 培根 17、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范继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