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布斯(富兰克林布斯做画工具)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系吗?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亲戚关系。
1、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侄子。
2、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
3、西奥多·罗斯福还当了他们的主婚人。
最先触发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政治感兴趣的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做尼古拉斯·罗斯福,尼古拉斯·罗斯福是荷兰移民的后代,他是荷兰人。
那么到了美洲之后,尼古拉斯有两个孩子,长子叫约翰·尼斯,他是西奥多·罗斯福这一支上的,换句话说,西奥多·罗斯福是约翰·尼斯的五世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爷爷的爷爷就是约翰·尼斯。
这是长子。
那么尼古拉斯有一个次子叫雅格布斯,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雅格布斯的六世孙,那么从辈分来讲,那么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叔。
扩展资料:1919年1月6日,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逝世,享年61岁。
提到罗斯福总统,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这位总统的远房堂侄,在二战中建立赫赫功勋的残疾人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然而,在美国人的心中,老罗斯福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仍然使他跻身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列。
西奥多·罗斯福的远亲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伟大政治家,执政之前,美国几乎每二十年就发生经济危机。
新政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安定剂,它有效地防止了国家受到经常性的经济危机的迫害。
的确,罗斯福在国内的最大成就就是他从资本家手中挽救了资本主义。
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又复活了。
参考资料:-西奥多·罗斯福参考资料:-富兰克林·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什么关系?
在美国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最杰出的总统之一,1950年哈佛大学在一次问卷中调查,美国历史上哪几位总统最杰出?罗斯福排名第三,仅次于林肯、华盛顿之后,那么作为一次四次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要想把罗斯福的一生讲清楚,确实很难,那么好在历史是人和事件组成的,我仅从罗斯福和几个人或者几件事情谈起,以点带面地看看,我们今天要讲的罗斯福是如何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如何处理好重大国际问题 可以说,少年时代富兰克林不具备,或者说几乎不具备一切成为优秀政治家的条件。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罗斯福后来走上了政治生涯呢?有两个人,在其间产生很大的作用,一个就是他的堂叔,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另外一个人就是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罗斯福。
那么最先触发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政治感兴趣的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做尼古拉斯·罗斯福,尼古拉斯·罗斯福是荷兰移民的后代,他是荷兰人,然后带着自己一家就从欧洲来到美洲。
那么到了美洲之后,尼古拉斯有两个孩子,长子叫约翰·尼斯,他是西奥多·罗斯福这一支上的,换句话说,西奥多·罗斯福是约翰·尼斯的五世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爷爷的爷爷就是约翰·尼斯。
这是长子。
那么尼古拉斯有一个次子叫雅格布斯,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雅格布斯的六世孙,那么从辈分来讲,那么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叔。
但已经出五服了,中国人讲叫出五服了。
西奥多·罗斯福比富兰克林·罗斯福大24岁,那么在政治生涯中更是遥遥领先于富兰克林·罗斯福。
青年时代,富兰克林是听着西奥多·罗斯福那个传奇的故事长大的,富兰克林在格罗顿公学读书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就已经是纽约州的警察局长,后来当上纽约州的州长,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那么西奥多·罗斯福组建了一个志愿骑兵团,在波多黎各同西班牙军队作战,声名大振,赢得了广泛的公众支持。
那么西奥多这些传奇的故事,对富兰克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为什么呢?因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他有一种渴求,就是渴求社会名流的尊重,这种心理需求,对有着这种心理渴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诱惑力太大了,所以当西奥多·罗斯福第一次见到富兰克林的时候,他对富兰克林讲了一句话,这句话让富兰克林作为一生的座右铭,他说“一个人只做到行为端正是不够的,一个要想赢得社会尊重的人,还必须积极、勇敢”。
所以西奥多·罗斯福讲了这一句话,对富兰克林后来的影响,他一直把它作为座右铭,这是富兰克林影响比较大的第一人。
另外一个人,或许是由于青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把西奥多作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所致,引出第二个对富兰克林影响很大的这么一个人,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侄女埃莉诺·罗斯福,富兰克林是在1902年,也就是他上大三的时候结识的埃莉诺,当时他不知道埃莉诺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侄女,但是他爱上了这个身体修长的女青年,可是富兰克林的母亲萨拉当时不同意,反对这门亲事,理由不多,惟一一个就是怕孩子娶媳妇了,孩子走了,离开自己。
因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萨拉就是惟一这么一个儿子,怕他娶媳妇离开自己,中国人讲话娶了媳妇忘了娘。
所以她非常犹豫。
1903年元旦,埃莉诺的姑妈叫拜伊夫人,她看到自己的侄女非常爱富兰克林·罗斯福,于是就邀请富兰克林到白宫喝茶,到白宫喝茶,这个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出来了,富兰克林这时候才知道,他爱的这个女青年是现任总统的侄女。
所以更加坚定要娶她为妻子这么一个想法。
这样他终于说服了自己的妈妈,1905年3月10他们举行了婚礼,西奥多·罗斯福也参加了他的婚礼。
但是埃莉诺跟富兰克林不同,富兰克林生活的家庭环境是非常优越的家庭,没有家庭不和的事情,埃莉诺不一样,埃莉诺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0岁的时候她最崇拜的父亲因病去世,可以说她是个孤儿。
那么这个特殊的经历使得埃莉诺的性情非常坚强,并且极富同情心,非常善良。
她对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非常热心,后来埃莉诺·罗斯福被美国人称之为“穷人的保姆”。
那么她积极地支持自己的丈夫参加政治活动,为什么呢?因为在她看来只有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才能更好地、更多地服务于民众,而这种思想又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渴望赢得社会公众,社会名流对他尊重的心理需求吻合的。
那么就这样,在这两个人影响之下,年轻的富兰克林开始不再按照父母为他规定的道路走下去。
大学毕业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考取了律师,1910年他竞选成为纽约州的议员,1913年他担任美国政府海军副部长。
1921年8月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罗斯福终身残疾,这件事情怎么回事呢?这年8月他到加拿大去度假,正好赶上了他度假地森林大火,发生了森林大火,他参加扑灭这场森林大火的活动,很疲惫,疲劳,然后救火回来之后呢?他又下水游泳。
那么在人在很疲劳的时候,抵抗力要下降的,他游泳回来之后,他发高烧,连续发高烧,就患上了就是脊椎灰质炎症,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小儿麻痹。
这样,一直治了7年才好,但是他身体好了以后,却落下终身残疾,终身残疾。
所以说从1928年以后,或者说从严格意义上说,1921年开始,富兰克林就坐在轮椅上,但是坐在轮椅上富兰克林,仍然在妻子的鼓励下,积极地和政治打着交道,1928年他身体好的当年,他就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1932年,他以新政演说竞选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2任总统,那么他推行的新政受到美国民众的广泛支持,又使他连任成功。
然而,他在总统第二任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美国开始并没有参展,直到1941年12月7号的凌晨,日本飞机突然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的时候,美国才宣布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法西斯国家宣战,这样就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谜语一般的问题,哪个谜啊?就是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政府对日本侵略野心估计不足而发生的,而导发的,还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给美国人所施的一个苦肉计,这个谜一般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那么传统的观点认为,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袭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奉行绥靖主义政策为实质的中立政策的结果。
的确,当时对美国的民意调查,这个民意调查显示,10%的民众认为应该参战,实际上90%的民众认为不要介入战争,要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参加角逐,这种观点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在分析珍珠港美国失利的原因,一直把它作为主要原因。
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两个最重要的史实被忽视了,或者被漠视了。
为什么呢?下面我再讲一讲,一个史实是二战爆发之后,罗斯福政府先后通过了两个最重要的法案,哪两个法案?《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中立法修正案》是允许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通过现款自运,也就是说你拿现金买我的武器,买完之后从我美国运回去,现款自运的原则购买我的军火。
那么在战争状态下,一个第三国把自己的武器装备卖给交战方面其中的一方,这实际上是在袒护它售武器的那一方,换句话说,《中立法修正案》就表明了美国实际上在偏袒英法,尽管它没有参战,这是《中立法修正案》。
《租借法案》呢?《租借法案》是前者政策的继续,为什么?《中立法修正案》的前提是现款自运,但后来英国拿不出钱来,没钱可买,这种情况下,罗斯福认为,我就租给你,用罗斯福的话讲,就是我向房子着火的邻居,出借我花园的水管救火,那么这个法案同样是偏袒英法的,这是一个史实。
第二个史实,是1939年7月,美国军方先后出台了一二三四五彩虹作战计划,五套作战计划,就是未来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将按照哪一种可能参加作战。
这个一二三四五,特别是二三五号计划就主要是对日作战的作战计划,比如它的第五号彩虹计划,就规定了一旦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任务的区别和实施,那么这两个,一个是两个租借法案,再一个就是美国五个作战计划,这两个基本史实如果被忽视或回避,那么很容易导致,在美国没有直接参战的情况下,把美国政府的政策还是策略,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一起。
我个人认为,美国政府在参战前的中立政策不是战略,而是一种策略。
那么在这种大前提之下,既然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直接参战前,采取了偏袒英法这些被侵略国家的政策,声称美国要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那么为什么它又没有参战呢?这就是由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战略决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叫约翰·亚当斯,他有一句著名的孤立主义经典名言,他说“美国用不着到国外去搜寻怪兽并将其消灭”。
这句话对美国影响非常大,美国的外交史,美国孤立主义思潮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完全与世界隔绝,它的实质是在追求美国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风险与成本参与世界事务。
在当时,尽管美国民众对法西斯侵略非常痛恨,对遭受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非常同情。
但是,绝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美国不应该参战,不能把战火蔓延到美国本土,只要战火不蔓延到我本土,我们美国就不参战,多大数美国人采取这么一个立场和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
上有记载,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说“要像毒蛇一样的机敏,像鸽子一样的善良”。
剖析罗斯福的政治理念,倒很像他接受了耶稣的这个布道。
罗斯福本身是民主党人,美国民主党人更强调把世界分成黑白两界,宣称民主反对独裁,反对独裁与专制,那么在法西斯侵略猖獗的时候,罗斯福的政治理念要求他对被侵略国家采取偏袒政策,而这种理念的终极目标是直接参战,于是罗斯福一面尽最大限度地同情和支援遭受侵略的国家,一面在寻找时机直接参战,因为他政治理念决定的,那么这样就导出了二战,我刚才谈到珍珠港事件的另外一个问题,罗斯福在施苦肉计,他在寻找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直接参战。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是不是罗斯福给美国人施的一个苦肉计啊?美国人不讲,只要美国本土战火不蔓延,美国就不参战。
这个观点根据最新资料的一种解释。
它有五个论据,一个论据就是罗斯福事先知道了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美国海军情报官,当时有一个劳伦斯·萨福德海军中校,他破译了日本海军部海军军令部的密码,他的情报官告诉他,日本的联合舰队正向珍珠港方向开进,那么这个情报就通过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海军中将,送到了罗斯福的办公桌,罗斯福看了个情报,只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了。
这是一个论据,另外一个,第二,当罗斯福获得这份情报之后,密电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中将,这个密电干什么呢?让金梅尔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撤到外海,进行训练,而其他舰船一律留在港内。
这是第二个论据,第三个论据,当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中将接到总统的密电后,那么,他自己的情报关莱顿海军中校也得到了联合舰队,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向珍珠港方向开进的情报。
那么金梅尔对莱顿却说了下列几句话,他说“军人最大的弱点是惊惶失措,这没有什么。
你已经尽到职责了,你可以走了。
但是我提醒你一句,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这是对你的命令。
”就是金梅尔在得到总统的密电,同时他自己的情报官也报告给他,就是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在从日本出航之后,沿着北太平洋向珍珠港方向开进。
第四个论据是斯塔克海军中将海军作战部部长,再次接到日本政府对华盛顿,对美国总统的最后通牒的情报之后,他呢?把这个情报就放到自己的办公桌,说明天再向总统汇报,然后到国家剧院看一部话剧,《学生王子》,也没有在意,也没有重视这份情报。
第五个论据,就是美国陆军情报官,布拉顿上校,在12月7号早晨,将侦知的日军将进攻东南亚的情报,向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汇报,但是找马歇尔找不到,马歇尔当时干什么呢?在阿林顿公园正在骑着马,牵着那白色黑点的狗在散步呢,那么,马歇尔接到这个情报之后,继续散步,那么这些论据表明,在当时,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高层中,有极少数人事先知道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的情报,并且显得胸有成竹,毫不惊惶失措。
那么当这一切就是日本将进攻珍珠港的这些种种情报,反映这些迹象汇总到罗斯福那的时候,罗斯福正和的密友和他的助手霍普金斯在那儿聊天呢,他说,“我料定我们的敌人不会永远不犯错误,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我将争取国会批准我参加这场战争”。
那么,他说这些话之前,他已经知道了,得到了这些情报。
12月7号7时55分,当日本飞机飞临珍珠港上空扔下第一批炸弹时的,下面整齐排列的是太平洋舰队的水面舰船和作战飞机。
而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都没有在港内,那么这一切都是由于罗斯福事先指令才这样的。
所以说,那么近年来,包括一些美国学者在内的西方学者就以此为据,认为罗斯福是为了摆脱国内孤立主义,对他的束缚,以庞大的太平洋舰队为诱饵施的一个苦肉计。
因为,只要美国直接遭受侵略了,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参战了。
现在在围绕着珍珠港事件有这么一个观点,上面两个观点截然对立,我个人认为,在美国国家档案馆,还没有对此发布更权威的资料之前,现有的资料还不足以证明罗斯福就是以太平洋舰队为诱饵,以珍珠港事件为苦肉计,来迫使美国人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直接参加这场战争。
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然而呢,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罗斯福一直在寻找机会,直接参战。
而这种战略决策,在他参战前的外交政策已经体现了。
所以说,珍珠港事件发生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美国对日本侵略心估计不足那么简单。
富兰克林·罗斯福出身纽约名门,据美国谱系学家考证,他与11位美国总统都有亲属关系,其中5位是血亲, 6位是姻亲。
他们是华盛顿、亚当斯父子、麦迪逊、范布伦、哈里逊祖孙、泰勒、格兰特、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两位美国总统不仅是远房堂兄弟,而且富兰克林·罗斯福还娶了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怎样的人?
罗斯福是残疾人。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
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
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并在1928年成为纽约州州长。
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
首次参加竞选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
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
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
”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扩展资料罗斯福不喜欢坐轮椅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被称为“轮椅上的掌舵人”,他是一位连站立都困难却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
1921年,他在39岁正值壮年时患上小儿麻痹症,瘫痪后从此困于轮椅上,只能借助手杖以及支架才能在重大场合勉强站一会儿。
轮椅,帮他实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他却始终不喜欢这个“朋友”。
在罗斯福总统故居和图书馆中,陈列着他曾使用过的轮椅,简陋至极——并非金属制作,也没有扶手、踏板、皮垫和方向操纵杆,更不能折叠,只有一个木制椅子以及像自行车轮一样纤细的前轮和一对小的后支撑轮。
据记载,这是罗斯福当时用一把餐椅改装的。
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和精干,他很少在公众面前使用轮椅,也曾以友好的语调告诫记者不要拍摄他坐轮椅或者挣扎着上下车的照片。
罗斯福总统图书馆保存了3.5万张照片,但他坐在轮椅上的只有两张。
为了不让与会者看到轮椅,他往往会早到现场,拄着拐杖站着发表讲话时,由保镖在身后当“靠背”。
由于轮椅异常简陋,很多观众不以为然,只是认为他坐在普通木椅上,甚至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总统是残疾人。
参考资料:-富兰克林·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系吗?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亲戚关系。
1、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侄子。
2、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妻子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
3、西奥多·罗斯福还当了他们的主婚人。
最先触发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政治感兴趣的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做尼古拉斯·罗斯福,尼古拉斯·罗斯福是荷兰移民的后代,他是荷兰人。
那么到了美洲之后,尼古拉斯有两个孩子,长子叫约翰·尼斯,他是西奥多·罗斯福这一支上的,换句话说,西奥多·罗斯福是约翰·尼斯的五世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爷爷的爷爷就是约翰·尼斯。
这是长子。
那么尼古拉斯有一个次子叫雅格布斯,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雅格布斯的六世孙,那么从辈分来讲,那么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叔。
扩展资料:1919年1月6日,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逝世,享年61岁。
提到罗斯福总统,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这位总统的远房堂侄,在二战中建立赫赫功勋的残疾人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然而,在美国人的心中,老罗斯福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仍然使他跻身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列。
西奥多·罗斯福的远亲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伟大政治家,执政之前,美国几乎每二十年就发生经济危机。
新政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安定剂,它有效地防止了国家受到经常性的经济危机的迫害。
的确,罗斯福在国内的最大成就就是他从资本家手中挽救了资本主义。
美国的民主制度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又复活了。
参考资料:-西奥多·罗斯福参考资料:-富兰克林·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什么关系?
在美国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最杰出的总统之一,1950年哈佛大学在一次问卷中调查,美国历史上哪几位总统最杰出?罗斯福排名第三,仅次于林肯、华盛顿之后,那么作为一次四次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要想把罗斯福的一生讲清楚,确实很难,那么好在历史是人和事件组成的,我仅从罗斯福和几个人或者几件事情谈起,以点带面地看看,我们今天要讲的罗斯福是如何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如何处理好重大国际问题 可以说,少年时代富兰克林不具备,或者说几乎不具备一切成为优秀政治家的条件。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罗斯福后来走上了政治生涯呢?有两个人,在其间产生很大的作用,一个就是他的堂叔,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另外一个人就是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罗斯福。
那么最先触发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政治感兴趣的就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做尼古拉斯·罗斯福,尼古拉斯·罗斯福是荷兰移民的后代,他是荷兰人,然后带着自己一家就从欧洲来到美洲。
那么到了美洲之后,尼古拉斯有两个孩子,长子叫约翰·尼斯,他是西奥多·罗斯福这一支上的,换句话说,西奥多·罗斯福是约翰·尼斯的五世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爷爷的爷爷就是约翰·尼斯。
这是长子。
那么尼古拉斯有一个次子叫雅格布斯,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雅格布斯的六世孙,那么从辈分来讲,那么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叔。
但已经出五服了,中国人讲叫出五服了。
西奥多·罗斯福比富兰克林·罗斯福大24岁,那么在政治生涯中更是遥遥领先于富兰克林·罗斯福。
青年时代,富兰克林是听着西奥多·罗斯福那个传奇的故事长大的,富兰克林在格罗顿公学读书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就已经是纽约州的警察局长,后来当上纽约州的州长,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那么西奥多·罗斯福组建了一个志愿骑兵团,在波多黎各同西班牙军队作战,声名大振,赢得了广泛的公众支持。
那么西奥多这些传奇的故事,对富兰克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为什么呢?因为富兰克林·罗斯福他有一种渴求,就是渴求社会名流的尊重,这种心理需求,对有着这种心理渴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诱惑力太大了,所以当西奥多·罗斯福第一次见到富兰克林的时候,他对富兰克林讲了一句话,这句话让富兰克林作为一生的座右铭,他说“一个人只做到行为端正是不够的,一个要想赢得社会尊重的人,还必须积极、勇敢”。
所以西奥多·罗斯福讲了这一句话,对富兰克林后来的影响,他一直把它作为座右铭,这是富兰克林影响比较大的第一人。
另外一个人,或许是由于青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把西奥多作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所致,引出第二个对富兰克林影响很大的这么一个人,这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侄女埃莉诺·罗斯福,富兰克林是在1902年,也就是他上大三的时候结识的埃莉诺,当时他不知道埃莉诺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亲侄女,但是他爱上了这个身体修长的女青年,可是富兰克林的母亲萨拉当时不同意,反对这门亲事,理由不多,惟一一个就是怕孩子娶媳妇了,孩子走了,离开自己。
因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萨拉就是惟一这么一个儿子,怕他娶媳妇离开自己,中国人讲话娶了媳妇忘了娘。
所以她非常犹豫。
1903年元旦,埃莉诺的姑妈叫拜伊夫人,她看到自己的侄女非常爱富兰克林·罗斯福,于是就邀请富兰克林到白宫喝茶,到白宫喝茶,这个时候西奥多·罗斯福出来了,富兰克林这时候才知道,他爱的这个女青年是现任总统的侄女。
所以更加坚定要娶她为妻子这么一个想法。
这样他终于说服了自己的妈妈,1905年3月10他们举行了婚礼,西奥多·罗斯福也参加了他的婚礼。
但是埃莉诺跟富兰克林不同,富兰克林生活的家庭环境是非常优越的家庭,没有家庭不和的事情,埃莉诺不一样,埃莉诺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0岁的时候她最崇拜的父亲因病去世,可以说她是个孤儿。
那么这个特殊的经历使得埃莉诺的性情非常坚强,并且极富同情心,非常善良。
她对各种社会公益活动非常热心,后来埃莉诺·罗斯福被美国人称之为“穷人的保姆”。
那么她积极地支持自己的丈夫参加政治活动,为什么呢?因为在她看来只有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才能更好地、更多地服务于民众,而这种思想又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渴望赢得社会公众,社会名流对他尊重的心理需求吻合的。
那么就这样,在这两个人影响之下,年轻的富兰克林开始不再按照父母为他规定的道路走下去。
大学毕业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考取了律师,1910年他竞选成为纽约州的议员,1913年他担任美国政府海军副部长。
1921年8月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罗斯福终身残疾,这件事情怎么回事呢?这年8月他到加拿大去度假,正好赶上了他度假地森林大火,发生了森林大火,他参加扑灭这场森林大火的活动,很疲惫,疲劳,然后救火回来之后呢?他又下水游泳。
那么在人在很疲劳的时候,抵抗力要下降的,他游泳回来之后,他发高烧,连续发高烧,就患上了就是脊椎灰质炎症,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小儿麻痹。
这样,一直治了7年才好,但是他身体好了以后,却落下终身残疾,终身残疾。
所以说从1928年以后,或者说从严格意义上说,1921年开始,富兰克林就坐在轮椅上,但是坐在轮椅上富兰克林,仍然在妻子的鼓励下,积极地和政治打着交道,1928年他身体好的当年,他就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1932年,他以新政演说竞选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2任总统,那么他推行的新政受到美国民众的广泛支持,又使他连任成功。
然而,他在总统第二任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受国内孤立主义影响,美国开始并没有参展,直到1941年12月7号的凌晨,日本飞机突然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的时候,美国才宣布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法西斯国家宣战,这样就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谜语一般的问题,哪个谜啊?就是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政府对日本侵略野心估计不足而发生的,而导发的,还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给美国人所施的一个苦肉计,这个谜一般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那么传统的观点认为,珍珠港遭到日本偷袭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奉行绥靖主义政策为实质的中立政策的结果。
的确,当时对美国的民意调查,这个民意调查显示,10%的民众认为应该参战,实际上90%的民众认为不要介入战争,要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参加角逐,这种观点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在分析珍珠港美国失利的原因,一直把它作为主要原因。
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两个最重要的史实被忽视了,或者被漠视了。
为什么呢?下面我再讲一讲,一个史实是二战爆发之后,罗斯福政府先后通过了两个最重要的法案,哪两个法案?《中立法修正案》,《租借法案》,《中立法修正案》是允许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通过现款自运,也就是说你拿现金买我的武器,买完之后从我美国运回去,现款自运的原则购买我的军火。
那么在战争状态下,一个第三国把自己的武器装备卖给交战方面其中的一方,这实际上是在袒护它售武器的那一方,换句话说,《中立法修正案》就表明了美国实际上在偏袒英法,尽管它没有参战,这是《中立法修正案》。
《租借法案》呢?《租借法案》是前者政策的继续,为什么?《中立法修正案》的前提是现款自运,但后来英国拿不出钱来,没钱可买,这种情况下,罗斯福认为,我就租给你,用罗斯福的话讲,就是我向房子着火的邻居,出借我花园的水管救火,那么这个法案同样是偏袒英法的,这是一个史实。
第二个史实,是1939年7月,美国军方先后出台了一二三四五彩虹作战计划,五套作战计划,就是未来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将按照哪一种可能参加作战。
这个一二三四五,特别是二三五号计划就主要是对日作战的作战计划,比如它的第五号彩虹计划,就规定了一旦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任务的区别和实施,那么这两个,一个是两个租借法案,再一个就是美国五个作战计划,这两个基本史实如果被忽视或回避,那么很容易导致,在美国没有直接参战的情况下,把美国政府的政策还是策略,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一起。
我个人认为,美国政府在参战前的中立政策不是战略,而是一种策略。
那么在这种大前提之下,既然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直接参战前,采取了偏袒英法这些被侵略国家的政策,声称美国要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那么为什么它又没有参战呢?这就是由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战略决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总统叫约翰·亚当斯,他有一句著名的孤立主义经典名言,他说“美国用不着到国外去搜寻怪兽并将其消灭”。
这句话对美国影响非常大,美国的外交史,美国孤立主义思潮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完全与世界隔绝,它的实质是在追求美国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风险与成本参与世界事务。
在当时,尽管美国民众对法西斯侵略非常痛恨,对遭受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非常同情。
但是,绝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美国不应该参战,不能把战火蔓延到美国本土,只要战火不蔓延到我本土,我们美国就不参战,多大数美国人采取这么一个立场和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
上有记载,耶稣曾经对他的门徒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说“要像毒蛇一样的机敏,像鸽子一样的善良”。
剖析罗斯福的政治理念,倒很像他接受了耶稣的这个布道。
罗斯福本身是民主党人,美国民主党人更强调把世界分成黑白两界,宣称民主反对独裁,反对独裁与专制,那么在法西斯侵略猖獗的时候,罗斯福的政治理念要求他对被侵略国家采取偏袒政策,而这种理念的终极目标是直接参战,于是罗斯福一面尽最大限度地同情和支援遭受侵略的国家,一面在寻找时机直接参战,因为他政治理念决定的,那么这样就导出了二战,我刚才谈到珍珠港事件的另外一个问题,罗斯福在施苦肉计,他在寻找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直接参战。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是不是罗斯福给美国人施的一个苦肉计啊?美国人不讲,只要美国本土战火不蔓延,美国就不参战。
这个观点根据最新资料的一种解释。
它有五个论据,一个论据就是罗斯福事先知道了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美国海军情报官,当时有一个劳伦斯·萨福德海军中校,他破译了日本海军部海军军令部的密码,他的情报官告诉他,日本的联合舰队正向珍珠港方向开进,那么这个情报就通过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海军中将,送到了罗斯福的办公桌,罗斯福看了个情报,只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了。
这是一个论据,另外一个,第二,当罗斯福获得这份情报之后,密电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中将,这个密电干什么呢?让金梅尔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撤到外海,进行训练,而其他舰船一律留在港内。
这是第二个论据,第三个论据,当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海军中将接到总统的密电后,那么,他自己的情报关莱顿海军中校也得到了联合舰队,就是日本联合舰队向珍珠港方向开进的情报。
那么金梅尔对莱顿却说了下列几句话,他说“军人最大的弱点是惊惶失措,这没有什么。
你已经尽到职责了,你可以走了。
但是我提醒你一句,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这是对你的命令。
”就是金梅尔在得到总统的密电,同时他自己的情报官也报告给他,就是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在从日本出航之后,沿着北太平洋向珍珠港方向开进。
第四个论据是斯塔克海军中将海军作战部部长,再次接到日本政府对华盛顿,对美国总统的最后通牒的情报之后,他呢?把这个情报就放到自己的办公桌,说明天再向总统汇报,然后到国家剧院看一部话剧,《学生王子》,也没有在意,也没有重视这份情报。
第五个论据,就是美国陆军情报官,布拉顿上校,在12月7号早晨,将侦知的日军将进攻东南亚的情报,向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汇报,但是找马歇尔找不到,马歇尔当时干什么呢?在阿林顿公园正在骑着马,牵着那白色黑点的狗在散步呢,那么,马歇尔接到这个情报之后,继续散步,那么这些论据表明,在当时,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高层中,有极少数人事先知道了日军将进攻珍珠港的情报,并且显得胸有成竹,毫不惊惶失措。
那么当这一切就是日本将进攻珍珠港的这些种种情报,反映这些迹象汇总到罗斯福那的时候,罗斯福正和的密友和他的助手霍普金斯在那儿聊天呢,他说,“我料定我们的敌人不会永远不犯错误,如果日本人进攻我们,我将争取国会批准我参加这场战争”。
那么,他说这些话之前,他已经知道了,得到了这些情报。
12月7号7时55分,当日本飞机飞临珍珠港上空扔下第一批炸弹时的,下面整齐排列的是太平洋舰队的水面舰船和作战飞机。
而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都没有在港内,那么这一切都是由于罗斯福事先指令才这样的。
所以说,那么近年来,包括一些美国学者在内的西方学者就以此为据,认为罗斯福是为了摆脱国内孤立主义,对他的束缚,以庞大的太平洋舰队为诱饵施的一个苦肉计。
因为,只要美国直接遭受侵略了,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参战了。
现在在围绕着珍珠港事件有这么一个观点,上面两个观点截然对立,我个人认为,在美国国家档案馆,还没有对此发布更权威的资料之前,现有的资料还不足以证明罗斯福就是以太平洋舰队为诱饵,以珍珠港事件为苦肉计,来迫使美国人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直接参加这场战争。
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然而呢,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罗斯福一直在寻找机会,直接参战。
而这种战略决策,在他参战前的外交政策已经体现了。
所以说,珍珠港事件发生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美国对日本侵略心估计不足那么简单。
富兰克林·罗斯福出身纽约名门,据美国谱系学家考证,他与11位美国总统都有亲属关系,其中5位是血亲, 6位是姻亲。
他们是华盛顿、亚当斯父子、麦迪逊、范布伦、哈里逊祖孙、泰勒、格兰特、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两位美国总统不仅是远房堂兄弟,而且富兰克林·罗斯福还娶了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
西奥多罗斯福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什么关系
英文维 基介绍上说西奥多是富兰克林的'
his fifth cousin'
,说富兰克林老婆艾林诺和富兰克林是'
fifth cousin once removed'
这说明,西奥多是富兰克林的远房堂兄,而他们的血缘关系已经隔了5代了。
家谱: 罗斯福家族是荷兰移民。
最早出现在美洲大陆的是克莱斯·范卢兹维尔特(Claes van Rosevelt),于大约1649年左右到达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后来的纽约)。
1652年左右,克莱斯买下了一处农场,占地大约有23公顷。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现在为曼哈顿中城,著名的帝国大厦,第五大道,联合国总部等就坐落于此. Claes之子Nicolas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并将姓改为罗斯福(Roosevelt).Nicolas的两个儿子Johannes和Jacobus则成为了两个罗斯福家族的祖先,牡蛎湾的罗斯福源自于Johannes,海德公园的罗斯福则源自于Jacobus. Johannes(1689-1750)的儿子也叫Jacobus(1724-1777),Jacobus1724的儿子是James(1759-1840),James1759的儿子Cornelius(1794-1871),Cornelius的儿子是老西奥多(Theodore1831-1878),老西奥多的大儿子就是后来的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老Jacobus(1692-1776)的儿子叫Isaac(1726-1794),Issac1726的儿子也是James(1760-1847),James1760的儿子又叫Issac(1790-1863),Issac1863的儿子又叫James(1828-1900)-_-!!!,James1828的大儿子还是叫James.....二儿子就是后来的另外的一位美国总统,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两位总统都是Nicolas的第六代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