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名句,中国古代哲学名句
古文哲理句子
古文哲理句子 导语: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6、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0、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23、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4、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0、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1、多行不义必自毙。
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3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6、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8、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3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0、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41、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4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3、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4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满招损,谦受益。
4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
有哲理的古文句子
在古文中读起来极具哲理性的 句子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哲理的古文句子以供大家阅读。
有哲理的古文句子 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
林逋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
晋•
陶渊明 3.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
《中庸》 4. 人皆可以为尧舜。
—
—
《孟子》 5.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
—
《增广贤文》 6.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
《汉书》 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论语•
学而》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论语•
为政》 9. 多行不义必自毙。
—
—
《左传•
隐公元年》 10.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
《礼记•
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1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
—
《尚书•
伊训》 13. 父不慈则子不孝。
—
—
颜之推《颜氏家训•
治家》 14. 精忠报国。
—
—
《宋史•
岳飞列传》 15.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
—
贾谊《新书•
审微》 16.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17.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
—
《荀子•
荣辱》 18.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
《礼记•
经解》 19.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
李绅《悯农》 20. 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
—
—
《文字•
自然》 21. 赏罚,政之柄也。
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
—
—
汉•
荀悦 2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诸葛亮《后出师表》 23.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
苏麟 2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5.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
毛诗序 26.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2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
—
苏轼 2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
史记 3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
杜荀鹤 3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
晏子春秋 34.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
—
《格言联璧•
处事》 35.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刘禹锡 3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
《论语•
子罕》 37. 玩物丧志。
—
—
书经 3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
《国语》 有哲理的古文句子精选 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
苏洵 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
《后汉书》 5.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
《战国策》 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
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
—
—
明张君正 看了有哲理的古文句子的人还看: 1. 古代含有哲理的话 2. 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 3. 带有古文的优美句子 4. 古文中有意境的句子 5. 古文人生哲理名言 。
哲学的诗句有哪些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哲学的诗句有哪些《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梅花没有雪花白,雪花没有梅花香。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琴诗》宋·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想要弹奏一首曲子,人和琴缺一不可。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哲理】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像迷路一般,出路难寻。
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又会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世间事物就是此消彼长。
《放言五首·其《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哲理】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勃地发展起来。
加油(ง
•
̀
_•
́
)ง
。
关于哲学的诗句
1. 关于哲学的诗句 1、《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尊 通:樽)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
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
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2、《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3、《断句》——宋代:苏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译文: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
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4、《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小松》——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2. 有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64653363: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评价梅雪,恰如其分。
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
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现代哲理诗: 泥土(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简析这首著名的哲理诗,曾经被多少青年人背诵,抄录在自己的案头作为座右铭。
可是,历史往往会与一些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
这样一首曾经影响和激励过整整一代人的诗篇,在今天也会被某些时髦的人物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陈腐了的过时观念。
据说,只有肯定自己的个人价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
土(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简析]此诗与鲁藜那首《泥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启迪和影响,但绝非重版,而是写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哲理蕴涵。
林希笔下的泥土不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而且还看到了当它“沉浮在空间里”时的轻浮的一面。
一。
3. 关于哲学的古诗 其实宋诗基本上走的都是哲学路线 像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楼主举的这个例子就是宋代苏轼的嘛。
建议去看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相信会大有收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4. 收集含哲理的诗歌、名句20句哲理诗歌和名句一样20,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5. 【古诗中的哲学要十个例子(古诗句)要涉及唯物论和哲学的最好下述 与哲学有关的古诗词一、一切从实际出发【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
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
6. 关于哲学的诗句、成语或警句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
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
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
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
——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
——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
——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
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
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柏拉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孔德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
——马基雅维利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卢克莱修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帕斯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伊壁鸠鲁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 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
——泰戈尔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康德 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古希腊) 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
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