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价值(怎样寻找自我价值)

2023-07-03
69 阅读

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

追求你的人生价值就是追求你所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个人自信、快乐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都不一样,首先你得弄清楚你自己想要什么?拿出一张纸,写下下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帮你找到你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使命:1.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算是一个好人?(这是你相信自己目前已经拥有的价值)2.你羡慕什么样的人?(这是你希望拥有但还没有的价值)3.你妒忌什么样的人?(这是你自己没有也希望别人没有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一个人自身所拥有的特征,比如真诚、自信、勇敢等等。

这些特征是作为一个人的组成部分,也是没有人能够从你身上取走的。

任何其他的东西,比如财富、地位、美女等等,是身外之物,是可能会失去的,也是可以被剥夺的。

当然前后者之间并不相冲突,很多成功人士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了财富地位,但是如果你只追求金钱,就很可能实现不了做人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赚了钱内心却感到很空虚的原因。

同时,我们需要把追寻自己的价值生活与社会期待的价值生活区分开来。

社会期待或者说他人的期待,是一种由别人来决定你该怎么活的方法。

社会上的很多规定和法则是矛盾和冲突的,比如宗教教义和法律就可能有冲突,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冲突就是这样产生的。

追寻自己的价值是我们建立自信的关键,做一件别人让你做的事情,以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比较一下,哪种情况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动力?最后,是否追寻自己内心价值是一个能把握自己人生的人和一个生活的受害者的根本区别。

按照你自己的价值生活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力量。

怎样找到自我价值?

第一步,列出所有技能。

比如擅长打交道,喜欢思考,遇事冷静,为人真诚。

第二步,列出兴趣。

比如喜欢阅读,喜欢看书,喜欢旅游,喜欢摄影,喜欢美食。

第三步,寻找特长和兴趣的最大交集。

比如把阅读,旅行,摄影和美食和与人打交道结合起来,可以商量好友一起到图书馆、去玩,去拍照或者去探店。

第四步,找到榜样人物。

比如把饮食和社交结合起来的软件,大众点评、美团,他们的创始人是不是就是你的榜样? 第五步,描述榜样人物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的榜样人物已经不再世了,可以看看对方的人生传记,如果你的榜样人物还活着,可以看看他的社交媒体是否有关她一天的描述分享。

第六步,你是否期望成为榜样人物。

比如你现在发现你只有10%跟榜样人物是相近的,那剩下的90%,在你清楚了榜样人物的生活状态之后,是否还希望与他相似呢? 第七步,设置规划路径。

寻求导师的帮助,找到合适并且能帮你卓有成效地提升竞争力的课程,从0~1的去做一件既喜欢又能有收获的事情。

自我价值感

所谓自我价值感就是自己作为个体内心的信念感,通俗地讲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叫自尊心。

对自己价值的信心是无法直接培养的,而是特定态度和习惯的结果。

作者认为培养自尊心有六种习惯: 一、有意识地生活 有目的地学习知识,独立思考,而非直接效仿或盲从他人,这样做非常考验个人的意志力。

二、接纳真实的自己 接受自我是赋予自己价值感的重要条件。

可以从不同3个层面来看: 第一层:健康的利已。

自我赞同是生命力的体现 第二层:诚实看待镜中的自己。

试着接受自己的方方面面,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第三层:同情心。

自我接纳意味着我们对自己产生同情心。

三、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让自己过得更好。

有意识地让你的愿望、决定、行动、人际关系和时间利用都符合你自己原本的规划。

四、坚持自我 自我坚持能让人自信,我们能看到自己的作用,知道自己能带来改变。

五、设定人生目标,并全力以赴 制订计划,为实现目标需要哪些步骤?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改善哪些技能? 六、锻炼知行一致 知行一致就是说你的理想、标准和信念都要和你的实际行为保持一致。

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等同于自信,区别在于自我价值感是对内的自我评价,自信是对外的自我展现。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认为自己是好的或者说认为自己不足够好,内心感觉匮乏,需要向外抓取来填补,比如做事需要他人的认可、表扬,受不了被批评、否定,那会是一种天塌下来的感受。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也是自信程度较高的人,会认为自己是好的,而且自己是不是好的与所做事情的好坏、成败无关,也许会承受失败的痛苦,会怀疑自己做事的办法,但不会否定自己,不会因失败而把自己看作一无是处。

想起一句“千磨万砺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成大事的人大多都有这类品格。

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但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想从家庭教育角度谈谈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来源于父母怎么看待孩子。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好的,是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那么就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而父母会默默的关注;
而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差的,那么就会替孩子做一切事情,而且会伴随指责和唠叨。

不说话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的父母,是智慧的父母,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去经历、去体会、去验证,不是孩子做事情对错的问题,而是孩子只有在体验之后,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这样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好的,这也是自我价值感的积累。

让孩子听话的父母,本质上是不相信孩子本身是好的,只有依靠父母不断去教育才能够让他变好。

这样外在的教育,是想把孩子教育成为父母想让他成为的样子,孩子也会变成一个犯错被教育的孩子,这类教育里充满了各种“应该”和“不应该”,也许还会充斥批评、指责和唠叨。

既然父母不相信孩子是好的,那么就需要被照顾、需要被教育、需要被父母给予父母头脑中孩子应该需要的一切。

于是,被这类父母过度照度的孩子,非常听话而且得到了很低的自我价值感。

令人吊诡的是,这类让孩子听话的父母,一般都是自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好到底是一种什么好呢?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不听话就生气、指责、批评和唠叨,于是孩子妥协了、听话了,父母就心安了、高兴了,那么这种让孩子的行为满足父母期望的教育,难道是教育么?恐怕是牺牲了孩子满足了父母,恐怕是这类父母的自我价值感需要依附于孩子身上,只有把自己依附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期望,听自己的话,才会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被孩子需要的、自己是有价值的。

受不了孩子不听话的父母,自我价值感也是极低的。

让孩子听话来满足父母自己的期望,那你的孩子真实的自己哪里去了?细思极恐,这样的孩子大多会衍生出假自我,用假自我来满足父母,用假自我去做另父母高兴的事情,而且用这个假自我去鄙视那个真自我,因为真自我是不好的,是坏的、是差的。

孩子在小的时候太弱小了,不懂、也无力反抗成年人,无论父母给什么,孩子只能选择接受。

比如溺爱,你以为是给了孩子一切,其实是给了你自己认为的一切。

反之,如果把这种溺爱让别人给你自己,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抓狂。

这种抓狂就好像给一个正常人喂饭、给一个吃饱的人劝饭,要是正常人不和你干仗才怪呢,但是孩子做不到。

如果想养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那么就少说话,少干涉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安全和道德的边界范围内,让孩子去充分经历和体验。

要么给予全部的支持,要么就干脆别管,如果你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也很低的话。

如何通过辞职提升自我价值?

“辞”字拆开来看,由“舌”与“辛”二字构成,意味着辞职是一个舌头的辛苦,需要反复沟通的过程。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数次辞职的经历,可是你真的会辞职吗?有的人辞职时不知如何表达,有的被老板认为是忘恩负义、百般刁难。

也有的人辞职时老板极力挽留,有的凭借上司的推荐信找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有的在新工作岗位与原老板达成愉快的合作关系。

如何才能巧妙辞职,提升自我价值,最终让老板高薪留人,或者漂漂亮亮地闪人? 辞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假辞职,因为对于目前的职位、薪水不太满意,借辞职信达到自己的受重用目的。

相应地,辞职信的重点不是辞职,而是为公司下一份诊断书,指出公司的不足之处,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同时注意文字优美、措辞诚恳。

相信你叙之有理的话,一个能够如此为公司着想的人,一定会打动老板的心,最终不同意你的辞职并对你予以重任。

无疑你的辞职信是成功的,也达到了提升自我价值的目的。

请注意,此招“欲擒故纵”的手段不要太过火,否则弄巧成拙,若领导一怒之下批准你的辞职,那你就该后悔莫及了。

有一个小故事,牛根生曾是伊利的数一数二的人物,与总裁郑俊怀称兄道弟,当二人有意见相左的时候,牛根生往往会在董事会上递交一份辞呈,郑俊怀往往会采纳牛根生的意见,不理会其辞职信。

如此这般,牛根生一个星期就有三四次递交辞呈,某一次,郑俊怀出其不意同意其辞职,牛根生想收回已来不及了。

只不过牛根生不是一般的人物,辞职后自己创业也成就了一番传奇,如今的蒙牛公司已经和伊利并驾齐驱,成为中国乳液两大巨头。

一种是真的想辞职,希望公司批准,以求谋求更好的工作平台。

那么你就需要注意辞职信递交方式、辞职信内容等。

1.辞职信的递交方式:如果老板不经常看邮件的话,辞职信应该当面交给老板,而且是要在老板心情不错、不太繁忙的时候,说不定老板会与你恳谈一番,你可趁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相信此时老板会额外重视你的意见。

2.辞职信的内容:写清楚辞职的理由;
表述对公司的感情;
概述公司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注意最后要向公司送上诚意的祝福。

3.辞职注意事项:要注意不要在辞职信中透露不满情绪;
提前一个月或两星期向公司提出申请;
注意要交接好自己的工作,善始善终。

辞职看似容易,但要善始善终,要打造好你在江湖上的口碑,塑造你的职业品牌。

要在辞职的时让老板保留对你的好印象,与单位的同事维持一种良好的关系。

要知道,公司对你的负面意见会毁掉你在行业内的口碑,公司的推荐则可帮你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后也说不定有与公司合作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最后又回到原公司。

辞职意味着一段工作的结束,下一段工作即将开始,回想一下,你的辞职能够让你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发展吗?。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