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简介(罗曼罗兰简介及代表作品)

2023-07-05
47 阅读

罗曼罗兰的生平简介

  罗曼·
罗兰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在获得过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无论在文学界还是音乐界,都名声斐然。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罗曼罗兰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罗曼罗兰的生平简介   1866年1月29日,罗曼·
罗兰出生于克拉姆西。

克拉姆西属于法国的勃艮第地区,他在那里生活了14年。

在他15岁的时候,跟随父母一起迁居至巴黎,后考入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就读三年后 毕业 ,并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

此后罗曼·
罗兰在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多国 旅游 ,归国后开始从事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创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罗曼·
罗兰正定居在瑞士。

191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因此知道第二年年底,瑞典政府才 通知 他这一殊荣。

  1944年12月30日,罗曼·
罗兰在自己的故乡去世,享年78岁。

由此可见,对于罗曼·
罗兰是哪个国家的问题,已经一目了然。

他生于法国,卒于法国,也在法国完成了他的学业,虽然其中他多次在瑞士、苏联等国外 旅行 和定居,在终究没有改变他的国籍。

而罗曼·
罗兰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个法国人,那是一个巴黎著名教授的女儿,他们的婚姻维续八年时间,后罗曼·
罗兰又娶了一个俄国女人为妻。

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也受到法国政府的多番干扰,因此他始终和法国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这也是他在晚年的时候,放弃了他在瑞士的家庭和生活,也要回到自己故乡的缘故。

  罗曼罗兰有什么称号   罗曼·
罗兰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一生除了在作品方面的成就杰出,其 政治 思想方面,也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而进行不屈的斗争。

  现在说起罗曼·
罗兰,一般都会想到他的几个称号,如“
时代精神的代言人”
, “
世界的良心”
, “
和平主义教皇”
等。

这些称号,都是对罗曼·
罗兰的高度评价。

其中前两个出自于罗曼·
罗兰的好友斯蒂芬·
茨威格所说。

他称赞罗曼·
罗兰是一个有人性的,追求自由的斗士,并说他“
关键性时刻将代表欧洲的良知”

由此可见,当时由于在欧洲大陆上,法西斯横行,人性和道德已经沦丧,而罗曼·
罗兰正是那位一直和恶势力斗争不止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文章,发表反战宣言,抨击欧洲各国的迫害行为。

因此,假如在恶势力真正霸占世界的时候,他将成为正义势力的精神领袖,所以,他也是“
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

  “
和平主义教皇”
的称号是苏联的学者和思想家卢那察尔斯基提出的。

他对于罗曼·
罗兰在文学成就方面十分景仰,也对他一生追求的自由事业予以肯定。

  因此,罗曼·
罗兰有什么之称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是以上提到的三个称号,由此可见,罗曼·
罗兰投身的进步政治活动中,为人类的自由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曼罗兰的作品特点   戏剧为罗曼·
罗兰在初期创作的主要文学形式。

在罗曼·
罗兰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的资产阶级矛盾已经显得尤为尖锐,而当时的法国人民,仍沉浸在物质方面的享受中,从而逃避崇高的精神。

因此,罗曼·
罗兰为了拯救正在堕落的法兰西人民,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一些政治性的、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主题。

他通过对 历史 上的英雄 事迹 的描写,来试图通过英雄们巨大的精神力量来唤醒正在日渐消沉的人民,但是他这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太过于理想化和 抽象 化,不符合当时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荒淫、庸俗的追求,因此罗曼·
罗兰这个时期的作品并没有受到观众们的喜爱。

  在传记作品方面,罗曼·
罗兰写作特点是第一个阶段的延续。

他通过对名人生平事迹的描写,来激励和鼓舞当时在物欲横流的巴黎人民。

而他所谓的名人,是拥有“
伟大灵魂”
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他们所擅长的行业里,有了杰出的成就。

同时他渴望通过这些名人的高尚灵魂,来拯救正在堕落的欧洲。

  在小说方面,罗曼·
罗兰作品特点有所改变,他主要通过表现自我精神探索的直接 经验 ,来表现其个人主张的观点。

换言之,这个阶段的罗曼·
罗兰的小说里,都以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同时辅以其人生的遭遇。

因此,他自称他自己的小说“
不以 故事 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

罗曼罗兰的名人故事

在我生命的最初历程中,音乐占有了我。

它是我最初的爱,也可能是我最后的爱。

我像女人爱孩子那样爱它,在我懂得一个女人的爱情之前。

但是,学习音乐无师可求。

在外省我生长的那个小城市里没有老师。

最好的老师是我母亲,但她自己并不承认。

她只是把着我的指头在钢琴的键盘上按,而她总是和我一起倾注感情。

她死的那年,经常彻夜不眠,在隔壁房间倾听我弹奏吟咏伊菲日尼之歌时,我耳闻她发出幸福的鸣咽,每忆及此,不禁心酸。

当我们一起来到巴黎时(当时我 14 岁),她看出了我的天赋。

她想帮助我发挥所长,但她不敢公开表示,因为这种天赋有可能贻误我的学业,并且会影响我进入一个有名望的学校,而这对市民的子弟来说,是天经地义的日标。

此外,她也没有办法为我找到实践的场所,在巴黎,她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关系”。

我的父亲更没有这方面的关系。

他只知道为他办公室里那些讨厌的事务疲于奔命,虽然他并不喜欢他的工作,但他能做得很好,懂得如何令人满意。

我的家庭永远不懂,也不想懂得“向上爬”的方法。

只相信老老实实地完成日常工作,或者靠碰运气,却从不去创造机会!如果说机会曾经帮助过我,我得庆幸自己的运气。

不过,它也差点儿(两次或三次)使我迷失方向!我的双亲和我,我都不认识路!在音乐的道路上,我曾经迷过路。

在巴黎,只要有一个有经验的音乐家,就像我后来认识的许多那样的音乐家,就能为一个具有音乐素质、颇有才能、充满灵感的像我这样的男孩子提供一条笔直的路。

但后来,创作生活虽然丰富多彩,而音乐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只好把它带到坟墓里去了。

(对于我的全部创作,我并不感到安慰!)我已说过,我们在巴黎举目无亲。

我的母亲想起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当母亲还是一个少女时,曾经从她那里得到过一些教益;
她就是约瑟芬·马丹。

在第二帝国时期,她名震一时,是专门为皇后弹钢琴的。

她是罗西尼的 朋友,还认得肖邦。

她有一手令人赞美的钢琴技法,演奏自如,指法科学、细致、迷人而柔和,我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不过她的风格是过去那个时代的风格,钢琴上的一种“BelCanto”风格还相当浓厚!我从她那里学到过不少东西,她教我弹沙尔倍的幻想曲,她以静静的微笑不容辩驳地对舒曼、柏辽 兹,尤其是对瓦格纳进行定,这些我都容忍了。

后来为了汲取他们的长处,我就不需要她了。

她关于弹钢琴的指点,对我来说是很宝贵的,尤其是在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没有一个演奏家像她那样向我泄露过奥秘,这种奥秘可能是从肖邦那里摹仿来的。

在我少年时期,她的这些指点成为我在音乐方面获得的唯一的技巧教导。

幸运的是我还受到了音乐会的教育。

音乐会是我的老师。

我的双亲是慷慨的,他们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而每个星期日从不吝啬给我两三个法郎去买一张在夏特莱堡、在冬天的马戏场举行的音乐会的普通票子(我胆战心惊地找到一个边座,所有的座位事先都预订出去了),听巴德鲁、科洛纳的'
演奏,后来听拉穆勒的演奏。

这是令人陶醉而神怡的三个小时,使我忘却了巴黎并超越了时间。

这也是全神贯注学习的三个小时,因为深思永远不会阻止我去看,去听和去判断。

我沉醉在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的艺术里,沉醉在若阿香、伊萨依、萨拉萨蒂奇妙的琴弦里,我被安东·兽宾斯坦的狮子般的利爪和普格诺的温和的手法或是迪埃梅的水晶般的表演深深打动了。

我在柏辽兹和瓦格纳精神激起的铜管和木管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这些音乐当时在巴黎是崭新的。

马拉美和维利埃也参加了拉穆勒的音乐会,会上巴黎首次接受了《德里斯坦》前两幕的错综复杂的启示。

我和克洛岱尔一起在科洛纳演奏会上为了《战争女神的侵袭》而战斗。

克洛岱尔、苏亚雷斯和我,我们重新沉浸在贝多芬的 D 调弥撤曲神圣的气氛中。

在圣一欧斯塔西被神化的气氛 中,我们看到年迈的李斯特那长长的白发。

我还去叩过塞扎尔·弗兰克家的门。

晚上 8 点到 10 点之间,在家里的火炉边,我重温音乐会上那些动人心弦的时刻,回味着演奏的情景,同时对那些我感到神秘的主题进行了分析。

我尽量从中搜索秘密的思想和内在的逻辑,年轻的我在探索天才创作家的心灵。

日复一日,我逐渐接近了莫扎特、格鲁克和贝多芬。

罗曼罗兰英语简介 带汉语

罗曼·罗兰(法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20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作为作家,他创作了《约翰·克里斯多夫》《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等作品,并获得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

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Roman Roland (French: Romain Rolland, January 29, 1866 - December 30, 1944 twentieth Century), the famous French thinker, writer, critical realism writer, music critic, social activist. As a writer, he created the "
John Christopher"
"
mother and son"
(also known as "
happy soul"
) and other works, and won the 1915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His novel features are summarized as "
write a novel"
by the music, the founder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As a social activist, he insisted on the truth and justice for the freedom of life, human rights and anti fascist struggle running endless, known as "
the conscience of europe"
.。

罗曼罗兰是什么人?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另外,罗曼·罗兰还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他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上述信息来自,更详细的,请自己翻阅一下。

罗曼罗兰的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生于法国克拉姆西。

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

享年78岁。

罗曼·罗兰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

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主张全人类抽象的“爱”、以“英雄精神”对抗社会沦丧,文化堕落,提倡艺术为普通人服务。

20世纪30年代,罗曼·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他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两次世界大战,反对纳粹德国迫害季米特洛夫、呼吁苏联停止对知识分子的流放、乃至反对 *** *** 对左翼作家的镇压等等,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罗曼·罗兰的作品也对人起到了指导作用,傅雷的少年经历及感染浪漫派文学,对他的情绪有极大影响,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神经亦复衰弱,不知如何遣此人生。

”在游学期间,他先后到过瑞士、比利时、意大利、但“均未能平复狂躁之情绪。

”但是,傅雷的这种情绪很快就被罗曼·罗兰转移。

留法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傅雷读到了罗曼·罗兰写的一本小书《贝多芬》,“读罢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

此实余性灵生活中之大事。

”由此可见,这本小书的产生,是作家受到贝多芬精神影响的结果。

罗曼·罗兰当时的状况,与此时的傅雷颇为相似,故此,傅雷便如“神光烛照”,感动得“不禁嚎啕大哭”了。

罗曼·罗兰是王元化所喜爱的作家。

王元化青年时代所写的这两篇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文章,认识独到,见解高远,后收在1952年初版的作者文学评论集《向着真实》一书中。

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确实是王元化的精神宝藏。

据王元化的高足胡晓明教授介绍,直到王先生仙逝之前的那一年,还在请人读这本书。

而且还在其夫人去世后,写过有关这本书最新的心得。

日本学人相浦杲先生是深知王元化的,他说王先生对罗兰的认识一直没有变。

这在王元化,是一种长期的人文生命的坚守。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