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箴言书籍(每日箴言书籍)

2023-07-07
30 阅读

十大经典励志书籍

十大经典励志书籍:《秘密》、《名人传》、《左贺的超级阿嬷》、《阿甘正传》、《不抱怨的世界》、《理想国》、《九型人格》、《唤醒心中的巨人》、《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积极思考的力量》。

1、秘密:这个秘密一直贯穿在先知、圣贤、预言家和救世主的教导中。

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迪生、爱因斯坦。

他们都熟用这个秘密而功成名就,成绩非凡。

2、名人传:《名人传》乃中学生十大必读书目之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列夫·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

3、左贺的超级阿嬷:讲作者8-16岁期间与阿嬷(我们中国叫外婆)在左贺的生活。

4、阿甘正传:作者是美国温斯顿·格卢姆,讲述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

5、不抱怨的世界:该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是现代人最需要的。

任何人和团队想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6、理想国:这本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书籍是很多高等教育机构极力推荐的,整本书对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思想也很深远的影响,很系统的阐述了正义的概念。

7、九型人格:人际关系、管理界中评价最高的书之一,健康的人格能够让人活出真我,保持最佳的心理平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8、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书操作性很强,不是和其他的空谈,能很好的帮你调节情绪,提升自信,而且立竿见影。

9、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在阅读本书之前,先问问自己,你是否常常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却总是不够用?没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将能够在书籍中找寻到答案。

10、积极思考的力量:乐观、热情、信念、正直、勇气、信心、决心、镇定、耐心、专心是治愈消极思想的不二法门,它将积极思考的阳光照进充满阴霾的心灵,唤醒人们与生俱来的积极思考的品质。

十大励志书籍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欢!   1.《激发无限的潜能》——安东尼罗宾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更应了解“潜能学”,安东尼·罗宾的著作应是学生必修课外的一门必修课。

”——麦克阿瑟哈佛商学院院长   2.《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引述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开启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   3.《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你认为坚持就一定会成功?你总忍不住与别人比较?你觉得应该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幸福?你相信星座,也笃信有天生幸运儿?你时常觉得没有安全感?你时常会抱怨……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这本书的经典,无需多言。

  5.《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布鲁克林有棵树》与《安琪拉的灰烬》属于同类小说——是“成长小说”,也可称为“家小说”。

它写了弗兰西一家子的故事。

一个感人的大故事里镶嵌著无数的小故事……   6.《我的奋斗》——罗永浩   《我的奋斗》是老罗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

作者他是一个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

  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   8.《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   书中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最终说明“成功就是做最……   9.《坚不可摧》:一个关于生存、抗争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坚不可摧》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励志小说,被誉为“感动整个美国的励志钜著”,主人公赞贝里尼的故事激励著无数人战胜苦难,重燃生活的希望。

  10.《致加西亚的信》——阿尔伯特·哈伯德   许多 *** 、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

该书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影响了无数人。

  1、《信念力》,奥里森·斯维特·马登著,重庆出版社   本书从人生的物质贫困、精神懦弱、身体孱弱、思维羞怯等各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说明“信念力”在人们不得不面对的诸多困难前,可以起到奇迹般的作用,这个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本书就是通过大量的案例、耐心细致的论证,让读者明白,正确坚定的信念力,可以逆转人生,使人生奇迹般的摆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实现内宁安心peace,力量强大power,物质充足plenty,身心健康healthyandwealthy。

  2、《朝着太阳走:曙光缔造者李进巅的风雨人生》,张安阳著,作家出版社   长篇报告文学。

主人公李进巅由工人做到市委宣传部长,又仕途折戟,做回了工人。

改革开放大潮中,他激流勇进,一手缔造了曙光集团,成为全国汽车车桥界的龙头老大。

  作者张安阳在《朝着太阳走》中,不仅描述了李进巅在创办曙光之前的风雨人生路,写他在“”中被推到市委宣传部部长位子上后又摔倒谷底的遭遇,写他走出市委大院后艰难的处境,而且更加详尽生动地描述了曙光诞生后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风雨兼程的岁月。

诸如,挂靠康华公司险些被卖掉的经历;
曙光上市,发行“曙光股票”的曲折经历;
在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做“红娘”,曙光准备加入一汽的经历以及被迫“重组三城”的传奇;
曙光“蛇吞象”式地兼并老牌国企黄海汽车集团的艰难经历;
在美国打官司斗倒假洋鬼子美国柏利莱副总裁王勇的充满传奇和悲壮色彩的经历,等等,既是曙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传奇经历,也是李进巅风雨人生的重要内容。

  3、“豹走天涯”系列其中包括《梦想启程》《巅峰见证》《极限挑战》金飞豹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登山是一项极具冒险精神而且危险性相当高的运动,风险是这项活动的重要组成要素,没有危险,登山就不能与其他众多娱乐活动区分开来。

挑战生死的奥秘和纵览难得一见的瑰美景色也总是吸引著热爱自然的人们,能站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更是所有登山者的梦想。

于是作者来到了哈巴雪山,来到了这座实践的学校,来到了这个探险家的摇篮,在这里进行最基本的学习,并从这里获得了勇气和力量。

从哈巴雪山5396米到慕士塔格峰7546米再到卓奥友峰8201米,最后,作者终于自豪地站到了世界巅峰——珠穆朗玛峰上8844米。

本书是作者攀登几大山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4、《有为才有位》,邱庆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位”不是天生的,没有人生下来就功勋卓著,位高权重,受人景仰。

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中,大多数杰出人士都是在“无位”之时,努力“有为”,从而在历史的书页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有为才有位》全面详尽地讲述了“有为”与“有位”的辩证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有为才有位”,并阐述了如何才能“有为”,如何才能履好“位”,如何通过持续“有为”来提升“位”等内容,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有为才有位”主题的图书。

  5、《一路狂奔:美女主播闯美国》,杨珂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了作者跨洋生活的真实经历,将其中的幸运与坎坷汇集成了这本故事版的“赴美须知手册”。

作者不仰视,不俯视,不浮夸,不极端,不道听途说,不听风是雨,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写出了从签证到赴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以一个平视美国的角度,通过点点滴滴的故事为读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6、《成功时看得起别人,失败时看得起自己》,逸夫编著,地震出版社   人难免有成功、失败之时,关键不在成功与失败的本身,而在人们面对它们时的态度。

实际思考得意与失意,有助于淡化人主观上的感受。

许多时候成功与失败更多取决于外在的因素,所以成功的时候不要过高评估自己,失败的时候也不要过低评价自己,这样才能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沮丧。

  7、《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张德芬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集多年潜心研究身心灵成长经验的精华,告诉现代都市人如何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到不快乐的根源,重获最初的快乐。

在本书中,张德芬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灵和谐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学习如何爱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   8、《高难度谈话》,道格拉斯·斯通、布鲁斯·佩顿希拉·汉著,中国城市出版社   道歉;
客户迟疑不定;
供货商百般刁难;
突发的公共关系危机;
想让别人帮忙,却难以启齿……   此刻的谈话是如此艰难,但总会在你毫无准备时不期而至,是面对还是逃避?是的,除了面对,我们别无选择。

哈佛谈判专案组历经15年潜心研究,数千次的专业咨询,锤炼出破解顶级沟通难题的有力武器——跨越沟通中的最高峰即“高难度谈话”的哈佛谈话术。

  9、《活着已值得庆祝》,刘伟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是首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刘伟的首部个人传记,一本能够撼动所有人的心灵成长史!一起意外事故将他推向鬼门关,如何奇迹般逃离死亡?双臂失去使他的人生天平发生巨大倾斜,路在哪里?生活如何继续?一个“忘年交”病友的神秘出现点燃了他的梦想,这个生命中的贵客是谁?冲击2008残奥会最后时刻放弃比赛,某选秀让他踢到铁板,前进还是后退?含辛茹苦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虎妈”?“同手同脚”的妹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吗?从第一次尝试用脚趾弹琴到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十年追梦路,苦情还是洒脱?刘伟,一个年仅24岁的北京男孩,用近乎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所有的苦难。

读完此书您会发现,生活永远充满希望和力量,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事。

  10、《你能行》,马登著,文汇出版社   你能行——但是你愿意去做吗?你是“时代的结晶”,如果你愿意,这个时代已经赋予了你良好的环境、优越的条件以及潜在的机会。

向前走,做你想要做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行。

从现在就开始,不要等到明天,明天未必会比今天更有利于你,今天就是这一年中最好的一天,今天就是你向着目标起航的一天,让今天成为你迈向目的地的第一步。

你生来就是个胜利者,你最终能否取得胜利,一切均取决于你自己。

  让每个人的生命之花都能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让每个人都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这便是我们此次“2011年十大成功励志图书”活动的初衷。

一、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畏是指敬畏,有时候如果对某些事情你心存敬畏,你就不会因为盲目,冲动,自以为是等等之类去犯错误,惹上麻烦。

二、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

犯而不校:受到侵犯而...。

叔本华: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data-filtered="
filtered"
叔本华   德国著名哲学家。

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叔本华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

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叔本华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

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生活中值得嫉妒的人寥若晨星,但命运悲惨的人比比皆是。

——叔本华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

因此,几乎每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却被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又或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事情,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的根源。

——叔本华 即便是最渺小的存在,也胜过那最伟大的虚空。

——叔本华 人存一定的忧愁、痛苦或烦恼,对每个人都是时时必须的。

一艘船如果没有压舱物,便不会稳定,不能朝着目的地一直前进。

——叔本华 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不要有什么想法就立马告诉别人。

另外,对别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

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

对于别人的看法,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叔本华 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叔本华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叔本华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

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

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叔本华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不应该看他拥有多少高兴的事,而应该看他是否正为一些小事烦恼着。

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

那些经历着大灾难的人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的。

——叔本华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

叔本华: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叔本华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从商的人,后来转行去做哲学,却也做得挺好。

一个曾经积极入世经商的人,却开创了一种举世瞩目的悲观主义,“世界作为一种虚妄,而意志作为一种真实”,但如果你读过叔本华,你一定会发现,他的悲观主义是积极的。

他承认人生是一场梦,是一种虚幻,和佛教所说的,人生是一场“玛雅”一样,但佛教的人生如玛雅梦幻,似乎是真的不在意,叔本华不一样,叔本华看人生虚幻,则是为了肯定个人的意志,为了肯定作为人的属性。

因此,这么看来的话,叔本华是在积极地悲观,积极地否定人生,积极地批判作为表象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肯定意志做准备,都是为了肯定人的意志。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展开了诸多论述,这是他30岁之前就完成的作品,我想问一下,一个三十岁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作为表象这么悲观吗? 我想,绝对不是这样,叔本华不是悲观,他只是在寻求一种真理,而表象和虚无,恰好走进了他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在叔本华30岁的时候出版,却在叔本华已经60之后,才渐渐被人知道,他说: 如果不是我 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尽管如此,在其书走进人群的时候,这位老人依旧 老怀 宽慰,倒不是因为自己获得了名声,而是自己肯定的东西,终于可以被人知道了。

在叔本华生活的年代,黑格尔作为哲学界的大腕,成为了哲学界的主流,大家都认可黑格尔,至于叔本华,谁知道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时叔本华和黑格尔同在大学任教,两人都是教授哲学课,但每次黑格尔的课堂总是学生爆满,很多人都站在教室后面听课,但同为教授的叔本华的课堂上,人数寥寥无几,据说还是各班派去的代表,为了给老师一点“面子”。

直到最后,这几人也一个不剩。

他被迫离开大学。

尽管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承认,但叔本华也否定了当时作为权威的费希特和黑格尔。

一个人反对权威,如果他暂时不能超越权威,必然会受到权威的压迫。

黑格尔和费希特或许不会做什么,可是跟在他们后面的一群粉丝,就不知道会有怎样的行动了。

叔本华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坚持着自己的真理观,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之后也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何以见得呢?叔本华之后的尼采,有一次走在大街上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如获至宝,披星赶月地看完,并且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由此可见,大书店估计是没有人愿意卖叔本华的著作,所以只能流落民间。

最近几年,叔本华的书,被当做一些人生积极励志的书,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叔本华谈生死,并非真正否定生死,并非进入虚无主义的殿堂,而是在肯定人生,要人们不要为死亡的恐惧所束缚,要肯定生命的意志。

他也谈人世间的名利,也并非是否定名利,而更多是谈论人生和名利的关系,名利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待名利,就是这样一个人,让我们觉得更加亲近,因为他不是在否定我们所肯定的东西,而是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这些东西。

总之,人们把叔本华看成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然而,对于人生,叔本华从来不悲观,相反,他一直是积极的。

叔本华一生,写了大量的随笔,这些随笔,也许是最好认识这个人的一道门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虽然洋洋大观,能看到叔本华思想的精华,可是关于这个人,却知之甚少,但是看其随笔,叔本华其人,就突然跃入眼帘,仿佛在和你谈话,谈写作,谈美,谈 历史 和文学,什么都谈,就像一个智慧的老人在说着自己的经验,绝对没有咄咄逼人,绝对没有居高临下,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今天有不少书,冠以“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叔本华的处世哲学”,被很多人当做“鸡汤”来读,这不得不说,带有某种讽刺的意味。

他活着的时候,输给了时代,他死了之后,时代慢悠悠地承认了他。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被无数人熟知的话,其实也是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态度。

孤独是困苦的;
但可不要变得庸俗;
因为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

但说出这句话的叔本华,早年却不得不被迫从商,接受父亲的遗产。

直到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才能重新跟随自己的内心,去 探索 学问。

1809年,叔本华进入大学,学的是医学,转而对哲学发生兴趣,为此去柏林学习了一段时间。

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

除去早年短暂的经商经历,叔本华一生都在和哲学打交道,都在寻求最高的自在之物。

但比较奇怪的却是,奠定他一生成就的东西,却在他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给弄出来了,就把整个智慧的框架给奠定了,往后余生,都是在查缺补漏。

后来的尼采,跟着叔本华的悲观意志主义,却走出了积极的悲观主义,叔本华否定了人生,尼采则充分肯定了人生,但稍微读一点尼采,你就会发现,尼采的乐观,完全笼罩在悲观的情绪里。

甚至把这两人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他们,一个积极乐观地谈论悲观,另一个却在阴暗悲观的生命底色中鼓吹生命的昂扬,前者是叔本华,后者是尼采。

我们阅读叔本华,也许难以像这位老人一样,用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世界是表象”,也不能像他那样在悲观中积极地生活。

叔本华本身就是矛盾的,他的哲学和生活,他的生活,并不是践行他哲学的实践。

他谈人生的智慧,可是自己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团糟。

叔本华脾气火爆,他曾因受不了一个女裁缝制造的噪音而把她推下楼梯,导致她成为残疾,叔本华为此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

他大谈悲观主义,可是生活却异常积极,他被称赞为一个诙谐而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泰晤士报,了解时势变化。

如果说康德的哲学和康德这个人一样“规律”,那么叔本华和他的哲学,是不一样的。

也许只是因为,哲学是他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这部分令人向往和感动,而生活终究是私人的堕落的东西,因此也无法怪罪。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和现实充满矛盾的人,叔本华肯定悲观,却把生活过成一种乐观的典范,而尼采,肯定人生,生活却过得悲观无比,最终疯癫在人生途中。

每个人都是一面面向天堂,一面奔向地狱,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丢掉自己身上向下的部分而仅仅追求向上的部分。

但我们应该肯定每一个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为真理存在,故而生命不朽。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