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生平介绍,肖邦生平介绍600
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后世影响
■《一曲难忘》 片 名: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上映时间:1945年内容:讲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和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
■《肖邦的青年时代》 片 名:肖邦的青年时代(Mlodosc Chopina)上映时间:1952年内 容:讲述十九世纪波兰杰出的爱国音乐家弗里德里克·肖邦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和创作生活。
■《蓝色乐章》 片 名:蓝色乐章(Note bleue, La)上映时间:1991年内 容:讲述肖邦和女友最后的日子,在一起的8年里,他们各自创作了不朽的作品。
■《肖邦:爱的渴望》 片 名:肖邦:爱的渴望(Chopin. Pragnienie milosci)上映时间:2002年内 容:讲述法国著名的作家乔治桑与波兰最负盛名的作曲家肖邦从相爱到出现感情裂痕,直至最后分手的情感历程。
■《肖邦在巴黎:浪漫作曲家的生活与时代》 书 目:肖邦在巴黎:浪漫作曲家的生活与时代作 者:(美)塔德·肖尔茨■《李斯特论肖邦》 书 目:李斯特论肖邦 (Life of Chopin)作 者: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肖邦传》 书 目:肖邦传作 者:贝尔纳·加沃蒂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严格、最权威、级别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从1927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有“钢琴奥运”之称。
它由波兰钢琴家Jerzy Zurawlew教授创办,在著名音乐家肖邦的故乡波兰首都华沙的华沙爱乐厅举行。
■小行星肖邦3784(Asteroid 3784 Chopin)小行星3784是位于小行星带主带中的一颗直径约为28.53km(±4.4km)的小行星。
该小行星于1986年被Eric W. Elst发现,并以19世纪波兰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名字命名。
■华沙弗里德里克·肖邦机场(Warsaw Frederic Chopin Airport /
Frederic Chopin International Airport)华沙弗里德里克·肖邦机场是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国际机场,原名华沙—奥肯切国际机场,后为了纪念该国著名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而改今名。
■肖邦年 2010年是波兰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诞辰200周年,波兰参众两院此前决定把2010年命名为“肖邦年”。
在一年时间内,全球几十个国家将举办2000余场音乐会、电影、展览等活动,纪念这位波兰音乐家。
弗里德里克·肖邦的人物评价
作为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音乐被称为“花丛中的大炮”,为同时代的音乐大家李斯特、舒曼等激赏;
他一生钟情于5位女子,与法国作家乔治·桑同居近9年却一直未婚;
因为不愿当亡国奴,他后半生再也没能踏上故土;
客死他乡时,年仅39岁,巴黎很多贵妇都认为昏倒在他临终的卧房里是幸福所在......“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
”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对肖邦中肯的评价。
与“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样,肖邦已然成了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
(文史参考)。
肖邦是一个怎样的人
肖邦是19世纪著名的波兰作曲家, 钢琴 家,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肖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肖邦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肖邦短暂的一生当中,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舞曲,并且在当时社会上,肖邦和他的乐曲都受到了追捧,可见肖邦本身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肖邦流传下来的舞曲当中,大多数都是钢琴曲,并且范围涉及到了民谣、夜曲、圆舞曲等多个方面。
并且肖邦的钢琴曲由于曲风优美,他本人还被称为是浪漫的诗人,这几乎是对于一个作曲家的最高评价。
爱国是贴在肖邦身上的另外一枚标签。
说到了肖邦是个怎样的人,就不得不提肖邦的爱国如家,在肖邦生存的那个年代,波兰由于受到了外来国家的压迫,民族内部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这让他的发展逐渐停滞,而肖邦和一大批的爱国主义人士一起,把波兰的解放看做了自己的事业,并且为之不断奋斗。
虽然肖邦参与的一系列民族斗争接连失败,并且因为华沙起义,肖邦被迫远走,不能再回到祖国的土地上,但是肖邦还是时刻关注这波兰的斗争,这种种让肖邦在后世,和居里夫人一起,成为了波兰国家和名族的一张名片,也让更多人因为爱国而记住了这个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肖邦爱人是怎样的女人 肖邦最早时候曾经爱恋过一位女同学,那还是他在华沙生活的时候。
肖邦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位女高音,但是肖邦当时很内敛,没敢表达自己的感情。
肖邦去巴黎的时候,那位女生送给了肖邦一首小诗,诗里表达了隐隐约约的爱意,但她对肖邦到底有没有爱恋,世人并不知道。
在她七十岁高龄的时候,她读到肖邦写的爱慕自己的信件,双眼不住地流泪。
肖邦爱人里应该有这位女生的一席之地。
肖邦在法国名气很大,他凭借自己的音乐才华创作了很多曲子,赢得了很多巴黎少女的芳心。
肖邦在巴黎的时候与自己的同班同学相恋了,但是这场恋爱却遭到了他未来岳父的反对,并且他的未来岳父还是他的钢琴老师。
最终,他的这场恋爱无疾而终。
这位同班女生可以算是肖邦爱人。
肖邦后来名气越来越大,他在巴黎邂逅了很多女性。
肖邦最后邂逅的一位女性是一位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很有个性,她虽然是女性,但是有些事情做得比男性还要出格。
她有自己的情夫,会抽烟,肖邦与她接触的时候,逐渐喜欢上了这位女作家。
这位女作家是肖邦的最后一位爱人。
肖邦后来为了这位女作家还去了西班牙。
这位女作家需要在西班牙的海岸养病,而肖邦去了那里以后,自己的 咳嗽 却转换成了 肺炎 ,最终这种 疾病 夺去了他的生命。
肖邦为了照顾自己爱人的病情,去了西班牙,却使得自己的病情变得更重。
对肖邦的评价 一提起肖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曾经谱写出来的那一首首乐章。
作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的一生当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音乐,而这些乐曲除了在音乐节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以外,对于肖邦本身而言,更是让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肖邦出生在波兰,但是当时的波兰由于受到了大国的压迫而瘦弱不堪,作为一个有着爱国主义的公民,肖邦参加了华沙起义,起义失败以后,长期定居巴黎,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给后世留下了一个爱国、有名族主义的形象。
对肖邦的评价还可以参考他的创作经历。
肖邦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人,他在创作当中把波兰的民间音乐和钢琴结合在一起,作品大多如诗如画,因而,在当时,肖邦又被称作是“
浪漫的钢琴诗人”
。
这几乎是对于一个钢琴家的最高评价了。
一方面浪漫就是说肖邦在自己的创作当中,不断地加入了浪漫的元素,另一方面,用诗人来形容一个音乐家,就是在称赞他的作品像诗歌一样让人陶醉。
除了音乐以外,爱国是肖邦身上的另外一张名片。
作为一个为爱国主义者,肖邦在世人眼里和哥白尼、居里夫人一样,都是波兰名族的象征,因此对肖邦的评价,是不能丢掉他爱国这个优秀的品质的,而肖邦本人不仅参加了波兰的民族起义,还为了国家的独立,被迫终身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
肖邦是谁,哪位知道啊
分类: 音乐 问题描述: 哪个国家的 解析: 肖邦 F.F.C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有一半的法国血统。
他的父亲从法国移居华沙,教贵族子弟学法语。
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并就学于新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
在校期间,他恋上了年轻的歌手康斯坦西娅.格拉特科芙斯卡。
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据说就是这位少女激发了肖邦的创作灵感。
1831年9月,肖邦来到巴黎,他的余生便和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联系在一起。
肖邦在沙龙中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如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乔治?桑、海涅,画家德拉克洛瓦。
通过李斯特,肖邦结识了“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奥罗尔.杜德旺夫人,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
肖邦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不久就被她的魅力征服。
在一种他从未经历过的 *** 支配下,他的音乐想象力达到高度兴奋的程度。
其后的八年中,每年的夏天肖邦都是在诺昂乔治.桑的别墅里度过的。
这些年也是肖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但他的健康逐渐变坏,他和乔治.桑的关系也走向破裂。
在他最后的信件充满了孤独的绝望。
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返回巴黎后几个月便逝世了,时年三十九岁。
他的葬礼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他自己的《葬礼进行曲》中举行。
他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一位朋友在他的墓上撒下了波兰的泥土。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
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
从一开始,他的想象就献给了键盘,他在这狭窄的结构中创造出了一个世界。
他的天才甚至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的源泉。
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
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下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
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 *** 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
他告诉学生:“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
”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装饰——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魔术般地把那些单音延长了。
所有这些总是安排得很顺手的,音乐几乎像是自己演奏出来的。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他是在自己的音乐中强烈地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的第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从此以后,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
在肖邦的战争气氛的波罗涅兹中,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它们那矫健勇猛而拱起的旋律犹如折弯的钢条。
那骑士般的玛祖卡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
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之中。
除了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
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心血温暖而慈祥的。
通过他的抒情而成为一种普遍语言的灵性在他那些光辉灿烂的练习曲中庆祝着最大的胜利,而那些夜曲则是他在孤独中的梦幻,他向静夜倾诉着一个人的最恳切的渴望。
他虽然在表面上是幸运的宠儿,但实际上,却和他那浪漫主义的许多同代人一样,也是一个饱经生活苦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