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父亲,巴尔扎克父亲有几个孩子
巴尔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迈出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振。
1834年,完成对《高老头》的著作,这也是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全书”。
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指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也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扩展资料:巴尔扎克的作品风格:从当代风俗史家的角度出发,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全书”。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
资产阶级以捞钱为生活目标,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诈和暴力进行掠夺。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参考资料来源:——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的一生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于图尔市。
他的父亲老巴克扎克原姓巴尔沙,祖上都是农民,到了老巴尔沙这一代恰逢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也就是在巴尔扎克出生的前十年,1789年7月的革命结束了君主制政权,也让从事律师职业的老巴尔沙平步青云,从此改名为巴尔扎克。
老巴尔扎克找了个女继承人结了婚,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奥诺雷·巴尔扎克,便是日后享誉世界的小说家。
与其他文豪成长经历不同的是,小巴尔扎克并没有展露出任何天赋,他在学校里的表现都称不上优秀,用毛姆的话来说:“巴尔扎克在学校调皮捣蛋了几年”。
17岁左右,巴尔扎克被送到律师学校学习,就当巴尔扎克要毕业时,他突然对家人说不想做律师,而想当个作家,这番言论让家里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特别是他的母亲,好在老巴尔扎克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独自生活并尝试创作,没想到创作之路一开始便充满了阻力和打击。
20岁时他兴冲冲的写了部悲剧《克伦威尔》,随后把剧本念给全家人听,得到的结果是家人们一致认为这个剧本一钱不值。
巴尔扎克认为是自己的家人没有文学鉴赏的能力,于是就把剧本寄给某位教授。
谁知教授回复的评语竟然是:“写这个剧本的人可以做其他任何事情,就是不要去搞创作”。
看到这样反馈的巴尔扎克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悲愤,不过天性乐观的他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既然当不成悲剧诗人,还可以试试做小说家,于是开始写小说。
现在看来,当时的给巴尔扎克回信的教授恐怕是把话写反了,应该是巴尔扎克可以搞创作,就是不要做其他任何事情。
巴尔扎克开办印刷厂、铸字厂,他的投机项目统统以失败,唯独小说创作连绵不断。
从1824年起,25岁的巴尔扎克每年都在不停地写小说,不停的发表小说。
直到死去,他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像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伏脱冷这些人物,无一例外的成了永恒的经典。
求巴尔扎克生平简介及作品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
1799年5月20日生于图尔市,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
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
生平 巴尔扎克幼时在教会学校读书。
1814年到巴黎 ,先在寄宿学校上学。
1816年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办事处当见习生和书记。
因酷爱文学创作,又去巴黎大学文科旁听,并获文学学士称号。
1819年起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写过诗剧,与别人合写或独立撰写一些小说,均未获得成功 。
1825年开办印刷厂 ,最后破产,债台高筑。
在这期间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研究,形成了唯物论的世界观,但也夹杂着唯灵论成分,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素材。
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创作序幕。
1829年,他发表了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后编入《人间喜剧》,改名为《舒昂党的人们》),这是第一部以他真名发表的严肃文学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2年后,他又发表《驴皮记》。
1829~1848 年是巴尔扎克文学事业的全盛时期。
他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作品构成一个整体,要真实地深刻地“再现自己的时代”,使之成为一部通过形象来表现的历史。
他把自己的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合称《人间喜剧》。
《高布赛克》、《 夏倍上校》、《高老头》 、《 无神论者做弥撒 》、《三十岁的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甫》、《欧也妮·葛朗台》、《比哀兰德》、《搅水女人》、《幻灭》、费拉居斯》、《赛查·波罗多盛衰记》、《纽沁根银行》、《贝姨》、《邦斯舅舅》、《 驴皮记 》、《 无人知道的杰作 》、《对于绝对的探求》、《改邪归正的梅莫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