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师德的例子(体现师德的例子有哪些)

2023-07-08
29 阅读

我身边师德小故事

我身边师德小故事   有人说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

也有人说教师是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要做到“为人师表”,难!可见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心理压力之重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

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

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所以,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师德师风其实是一种状态,就是老师们的温文尔雅,精益求精;
师德师风是一种行动,就是老师们对学生的悉心呵护,耐心辅导;
师德师风也是一种精神,是老师们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师德师风更是一种风格,是老师们的朝气蓬勃,安定从容。

  你看,在晨露微曦的清晨,匆匆赶往学校的王校长,他总是第一个到校,为大伙开启一天的奋斗之门;
  在我身边的'
范例不胜枚举,那我就说一说和我搭班的黄好山老师。

黄老师他虽然没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我却从他身上我却看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优良品质。

黄老师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我想我的搭档黄老师可能就是上帝给我打开的一扇窗吧!我家比较远,不论我什么时候请假或有事,黄老师就一句话:“没事,你忙吧!学生我包了。

  黄老师是个非常爱孩子的人,很少严厉地批评过谁,他性格非常温和,就连批评孩子的口气都柔柔的,但调皮的孩子听了也会难过的掉下眼泪,因为他们知道黄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

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一个字也不写,黄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得教导他,慢慢的,从不写到开始写一点儿……这位学生在这半个学期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黄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每天的午饭之后,他会要求学生在家里看一本课外书,这不仅能使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还让学生知道饭后乱跑乱跳会影响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比比皆是。

  黄老师对学生是这样,对同事也关心有加。

冬天办公室点了炉子。

周一他总是第一个到校,点好炉子;
晚上放学,是他把炉子封好。

同事们都非常敬重他。

  这就是我的搭档——黄好山老师。

三十几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光辉的事业,他多年如一日的在教育这块热土上,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是当之无愧的“师德楷模”。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壮烈,向瞿秋白就义一样凛然。

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朴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

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

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

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师德榜样;
大而言之,他们是祖国教育的脊梁。

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我的师德小故事_我的师德追求小故事

  “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每次读到泰戈尔的这句诗,我心里总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在人类所有的爱中,最高尚的便是师爱。

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我的师德小 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师德小故事篇一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诚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   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

  师德,是孔圣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伟大修养,   师德,是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人生信仰,师德,是“
其身正,不令而行”
的无声影响…

  有人说,师德就是爱,爱一切的孩子,爱孩子的一切;
有人说,师德就是奉献,如春蚕,似红烛。

而我认为,师德就是甘于平凡、甘于平淡,甘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蹉跎岁月中,以不变的热诚去挑战每一个 教育 的高度,以不变的热情去关爱每一位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我向孩子们提出“
老师给你们一个笑脸,你们还老师一份快乐,让我们一起幸福、快乐”

因而每次上课前我总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我发现心态变了,看什么都顺眼,也就是所谓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
吧。

比如:在今天的数学课上,同学们没有一点精神,阴死阳活的,要是在往常我会火冒三丈,先狠狠批评一通,然后再气呼呼的开始上课,可想而知那样的教学效果会是多糟!可今天我没有,而是笑眯眯的说:“
怎么了,我们班同学平时是非常注意形象的,总是站如松,坐如钟,今天的‘
钟’
呢?”
大家都哈哈一笑,马上挺直了身子,神采奕奕。

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是啊,人人都需要赞美,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啬,给予他们赞美吧!   快乐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需要,让我们在赞美中获得快乐,因为赞美是照在孩子心灵的阳光,没有这种阳光,他们就无法发育和成长,一次鼓励表扬胜过一百次甚至一千次的批评指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 儿童 。

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她身上所有的好东西。


   我的师德小故事篇二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那些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的教师,可如今要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老师,光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必须是位勤于叩响学生心灵大门,巧于走进学生内心,善于引导学生想法的“
能工巧匠”

  让孩子拥有甜甜的批评。

  曾经在《意林》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贪玩的小女孩把自己的小狗带入了一家严禁带狗的商场。

当她看到二楼的提示牌示,保安已经向她走来,她忐忑不安的等待着“
暴风骤雨”
的来临。

而这位保安叔叔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对着她的小狗说:“
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是不允许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不过既然来了,我也就不为难你,等你离开时千万记住把小女孩带走!”
小女孩不好意思的笑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为这位保安叔叔的高明所折服。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同样是批评,为何不能换一种方式,温和的表达呢?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课堂上经常说小话、做小动作等,狠狠的批评一顿,安静还不到五分钟,老毛病就又犯了,真是头疼。

在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改变了教育策略,逐渐用善意的批评代替了粗暴的批评,让同学们感受到批评也可以是甜甜的。

比如:孩子们课堂上爱说小话,我就微笑着说:“
嘘,大家安静下来,竖起耳朵听,你们的小嘴巴在诉苦呢:‘
我好累呀,我的小主人一刻也不让我休息,真后悔长在他的脸上。

我都不想做他的朋友了。



同学们,你们爱你的朋友吗?”

爱。



那就让他该休息时就休息,这样才是爱朋友。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同样是批评,收到的效果却截然相反。

  是呀,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段话语,足可以传递出或善意或严厉的批评,但都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其实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愿我们每个老师都能让你的孩子感觉到你的批评是甜的。

  让每个孩子都充满信心的成长。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通道。

因而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发现学生的“
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自信的力量,从潜意识方面引导学生向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

比如;
我班张俊平同学,由于父母基础知识差,没人辅导孩子的功课,学习成绩很差,在同学中间抬不起头,非常自卑,从来不和大家玩,性格很孤僻。

看到这种情况,每天课余时间,我就主动给她补课,渐渐地我们成了朋友,期末考试他数学考了92分,她开心的笑了。

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

他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 ,变得自信了。

看到他的进步,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教师,就要去爱孩子们,因为爱是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

如果教育缺乏了爱,就像池塘中没有了水。

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把爱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渗透到每个细节,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

既然做了教师,就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

师德师风案例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这句话伴我走过了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又和我一起走上了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时刻提醒着我身为人师的准则。

从教22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深认识到,师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爱”是师德之源,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的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每至清明节,我总会想起一位学生,并感念这位学生。

伍文龙,曾经是一个智力正常,但脾气古怪,情绪很不稳定的孩子。

再加上他是独子,父母很溺爱他,处处护着他,一旦违反学校常规,受到老师批评,家长就来学校大吵大闹,使这孩子做了错事不认错,胆子越来越大,遇到不称心的事就失态,目中无人,无缘无故打同学,班上很多同学被他打过。

老师批评他,还强词夺理与老师狡辩,这样既影响老师正常教学秩序,又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所有的任课老师无不为之感到头疼。

 
 
 
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学生,我苦思冥想,寻找工作的突破点。

我发现他虽表面强悍,其实内心孤独,缺少朋友。

于是一边找他谈心,指出其不足之处,及时提出今后努力方向,并要求他友爱同学。

一边教育全体学生要关心他、帮助他,还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耐心细致的男同学与他同桌。

渐渐地他与同桌成了朋友,与其他同学能和睦相处了。

他犯了错误,我叫他写“日记”,写“心理历程”,也可以做好事来弥补过失,然后向同学认错。

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循循诱导,培养他自尊心和自信心。

他很好动,常常给人感觉是坐不直、站不稳的样子。

那么我干脆来个以“动”激“动”,启动他内心向上的活力。

有一次,班级要选拔参加校运会的运动员,他站在一旁看得很投入,我就问他是否要参加校运会,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我试试。

”在征求他的父母同意后,让他参加校运会。

之后,他每天早晚都会刻苦锻炼,充沛的精力终于得到了释放。

后来他又参加了学校的跳绳比赛,他也很努力,在课间、午间都能积极练习。

于是,我不断地提出一些易达目标让他去完成,由此转化他的兴趣,引发他学习的动机,形成他进步的动力。

 
 
 
平时我经常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多次与其家长进行交谈、沟通,交换对孩子的看法,希望家长能够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多花精力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孩子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让他们认识到孩子必须要多花功夫进行教育与沟通,而不是一味的庇护,能够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最终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经过半年的教育帮助,一块坚冰渐渐地融化了,伍文龙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在大扫除中重活脏活抢着干,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学校举行校运会,他积极报名参加,经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在1500米跑步中获第三名。

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因他平时的刻苦练习,获得年级段男子组第一名。

期末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被评为班级进步奖。

他再与我碰面时,不再是老远就避开,而是主动地微笑着打招呼。

 
 
 
正当我为他的进步而暗自高兴时,一个变故如晴天霹雳差点击垮了这个即将看到黎明的孩子。

记得那是一个清明节后刚到校的第一天。

我刚进教室,就看到伍文龙前面一个小丽趴在课桌上哭,伍文龙把头深深地埋在双臂下,班长急匆匆地跑来说:“伍文龙刚才打了小丽,问他原因他也不说。

”我一听,差点想批评伍文龙真是屡教不改,可一看到他那深埋的头,这可是以往打架后不应有的表现,便强忍着心中的怒火,。

上完课后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刚要问他,他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从他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才明白,原来是伍文龙的妈妈在清明节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孩子太想妈妈了。

一个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的好少年就这样诞生了。

求有关师德的典型案例与分析

师德典型分析与案例: 教育需要艺术,不讲艺术的教育往往很难达到教育目的,甚至还可能造成相反的后果。

教育艺术的创造产生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教师爱的科学为基础的,是即懂得施爱的有效方法,又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讲求灵活性,并能使自己的个性得到适度的张扬。

在抛撒爱给所有不同学生时,能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像春风化雨,不觉不晓,沁人心脾,能“从心所欲又不逾矩”,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它体现为爱的科学、爱的灵活,爱的有效,爱的有特色。

一 树立激起情感波澜的典型形象 教育艺术是教育者通过典型形象激起情感波澜的一种艺术,教育艺术力量体现的是人的情感的力量。

平日里,我们当教师的要求学生做到这些,又做到那些。

可是教师自己做的怎么样呢?在学生中的形象如何呢?九月一天的下午,年级组织初一学生步行去区卫生站检查身体。

学生们从小学刚入学十几天,身体娇弱,心理稚嫩。

可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检查完身体,就下起了大雨。

虽然去的时候已经叮嘱学生们带上雨伞,可是雨伞数量少,合不上两个人一把伞。

天色已晚,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雨哗哗啦啦的下个不停,还有步行四十多分钟的路途,这是我当了十几年班主任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次遇到的极恶劣的环境。

女生先检查完身体了,我把她们的人数点清,分配两人一组一把伞,剩下一组没有伞,我就把我的伞给了她们。

随后男生也检查完了,还是分配两人一组一把伞,剩下四个男生没有雨具,我就把小个的男生改为三个人一组一把伞。

队伍出发了,学生们在雨中艰难地走着。

我冒着雨呵护着学生队伍,一会跑到排头指挥他们过红绿灯,一会跑到队尾让掉队的学生跟上,每次穿地下道时,我都要让学生停住及时点名。

鞋子灌进了雨水,衣服贴在了身上,头上的雨水顺着头发不断地向下流淌,眼镜模糊了,…… 学生们无一人受伤,安全地返回了学校。

第二天也无一人生病,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顺利地进行着,我的心情异常地疏朗了起来。

可是我几年都没有复发的气管炎犯了,嗓子肿胀,整夜不停地咳嗽,胸闷气喘,可我一天也没有休息,坚强地认真工作着。

学生们以后再看我时,我感觉他们的眼睛发亮,精神百倍,变得更加懂事了。

二、向学生坦示真诚 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坦示真诚,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种艺术。

教育艺术力量体现的是人的真诚的力量。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

人与人之间有什么比真诚更能打动人、激励人呢?刚刚送走的初三(8)班是全年级最出色的一个班,但临近中考时,表示出了浮躁、不安的情绪,其中还有几个学生因科技特长生已被保送到本校,因此忽视复习,甚至放弃复习。

面对这种状况,我心里很着急,一方面尽力压缩复习内容,力求授课时精讲精炼、新颖生动,一方面我向他们坦露我积攒在心里多日想说的话:“你们是我在十几年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好的一届学生,你们是那样的聪明智慧又谦卑恭敬、品德高尚,希望你们给我一个机会,在这次中考中创造奇迹,让我在教师的生涯中永远以你们为骄傲,以你们为自豪。

”话音刚落,同学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久久才散去。

最后初三(8)班在中考中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三项指标位于全区第一,其中有一个同学得了120分(满分),两个同学得199分。

他们的成绩让我惊叹不已,也让我暗叹到教育学生真要讲艺术呀!如果我当初,面对他们烦躁的情绪,加以粗暴的批评和指责,或下指标令,生硬地要求他们考多少多少分,或说考不了 分就考不上 重点高中,这样不仅没有给学生解除烦恼,还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压力,并会因此而讨厌我的,中考怎么还会有这么好的成绩呢?三、创造和谐的教育气氛 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理解信任的一种艺术,教育艺术力量体现的是人的和谐的力量。

一个班主任把一个班级治理得好坏,取决于他与学生关系融洽的程度。

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不融洽的原因多产生于看不到学生的优点,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不相信学生会把事情做好,生硬地批评和斥责学生。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这样的说:“我小时候不喜欢 课,因为任课的 老师恶狠狠地批评过我。

”《罗兰小语》中有这样一段语录:“——每个人都有他优良的内在,同时每一个人也有他反抗、敌对和故意自暴自弃的一面。

你如果希望一个人拿出好的一面来,你要使他觉得你愿意相信他的“好”,并且愿意接纳他的“好”,你如对一个人打击,轻视,对他表示不信任,他就只好拿出他坏的一面来对你表示抗议了!”(一)你行,你能行 九月底要开运动会,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抓紧时间给学生们排队,选旗手、护旗手,练习入场式。

选重的两个护旗手,很令我担心,因为他们平时纪律散慢,行为举止不够端庄,东张西望,且一站三道弯。

但两个人个头一样,胖瘦相仿,具有对称性。

我忽地,念头一转,心想就是他俩了,不成我也要让他们成,如果他们连这件事也做不好,还能做成什么呢?我于是鼓励他们说:“你们俩当护旗手太恰当了,很帅气,头脑灵敏,动作协调。

”他俩大概也是第一次当护旗手,受宠若惊地挺起胸,昂起头,信心百倍地踢着正步向前走,练了一遍又一遍,还真像那么回事。

在运动会开幕式那一天,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班集体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激励学生去做开创性的事情,使他们在努力中改变自己,体验成功,这难道不是一件师生关系融洽,共同进步的美好事情吗?(二)隐藏式警告与批评 几乎任何人都愿意听到别人的赞扬而不愿意听到批评,特别是老师具有“裁判”身份说出的话更让学生刻骨铭心,话语稍有偏差就会伤了一个学生。

九月的月考结束了,班中有一位男生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可我发现他有点骄傲了,在最近的参观活动中,随意说话,话中露出狂气。

我看在眼里,暗自盘算着,一定要找个机会说说他。

第二天,上数学课时,我让他到黑板上做题,本来让他求代数式a2+2ab+b2的值,他确没有直接代入a、b的值,而是把a2+2ab+b2转化成(a+b)2后再代入求值的,对刚入学一个月的学生来说,知识已经超前了,我高度地赞扬了他的做法,说他是一个有心计的学生,很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因为a2+2ab+b2=(a+b)2这个公式我们还没有学过,只是小学在奥数班讲过。

我接着说在这次月考中成绩名列前茅,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同时也希望他把这份分数永远保持到今后的每一次考试中去,因为一、两次考试成绩好,不难,难的是永远成绩好,我这样说,实际上表扬中加杂着警告,既表扬了他,也提醒了他不要傲气,要把好成绩保持下去。

有了我对他说的一片话,他的处世态度平稳多了,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诚恳”二字,浮傲之气一扫而光。

教育艺术的创造路无止境,只要我们教师真心的爱学生,诚恳的对待学生,努力找到最佳、最精彩的教育学生的篇章,就会变成一曲演奏师德的感人颂歌。

师德的小故事

有关师德的小故事   有人说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

也有人说教师是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要做到“为人师表”,难!可见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心理压力之重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

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

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所以,我能够骄傲地说,我们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师德师风其实是一种状态,就是老师们的温文尔雅,精益求精;
师德师风是一种行动,就是老师们对学生的悉心呵护,耐心辅导;
师德师风也是一种精神,是老师们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师德师风更是一种风格,是老师们的朝气蓬勃,安定从容。

  你看,在晨露微曦的清晨,匆匆赶往学校的葛校长,她总是第一个到校,为大伙开启一天的奋斗之门;
你看,在满天星斗的夜晚,和那星辉交相辉映的,是学校办公室里还亮着的那一盏盏灯。

灯下,赵阳老师,胡玲老师,李聘老师,于凌云老师,全昀老师,张锦妮老师,陈昕茹老师,赵媚老师,刘鹏娟老师,李群老师,大伙依然在紧张的忙碌着,尽管葛校长一遍遍的催促着大家赶紧回家,赶紧回家,嘴上虽然答应着,但是,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要批阅孩子们刚刚收上来的作业呢;
要准备明天的课呢;
要和淘气的孩子家长沟通呢;
要完成领导分配的新任务呢?忙碌的手实在是停不下来啊!耳畔时常回响着葛校长的殷切嘱托:“我们要打造精品学校,我们要为人民奉献优质的教育。

”没有超常的付出,没有加倍的努力,怎样去达成那个完美的誓言呢?忙碌的身影还在继续出现,还有更多的人自愿加入这个队伍。

领导没有要求,学校也不给付费,但是他们依然停止不住加班的脚步。

  在我身边的范例不胜枚举,那我就说一说和我搭班的吕老师。

吕老师她虽然没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我却从她身上我却看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优良品质。

吕老师是个十分爱孩子的一个人,很少严厉地批评过谁,她性格十分温和,说话总是很温柔的,就连批评孩子的口气都柔柔的,但调皮的孩子听了也会难过的掉下眼泪,因为他们明白吕老师说的十分有道理。

班级里有一位学生在刚转来我们班的时候,每一天的家庭作业一个字也不写,吕老师每一天不厌其烦得教导他,慢慢的,从不写到开始写一点儿……这位学生在这半个学期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吕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潜力,比如:在每一天的午饭之后,她会要求学生在家里看一本课外书,这不仅仅能使学生养成每一天阅读的好习惯,还让学生明白饭后乱跑乱跳会影响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比比皆是。

  以前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壮烈,向瞿秋白就义一样凛然。

此刻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朴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

此刻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

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

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师德榜样;
大而言之,他们是祖国教育的脊梁。

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师德小故事 师德小故事列述

关于师德小故事如下: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理解,爱是同情,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鼓励,爱是奉献,爱是当好教师的前提。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有爱的老师。

她是如此的平凡,却又是如此的伟大。

她就是我们年轻漂亮的何老师。

何老师她是一位来自城市的老师,但她却甘于呆在乡村同她爱的孩子们每天呆在一起,她懂得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所以她总是想方设法换着花样的精心组织孩子们的户外游戏并与他们开心的玩在一起,站在人群中,她就是一个大姐姐的形象,从她的表情中看得出她是如此的爱孩子。

孩子大多是喜欢绘画的,我们班上的孩子也不例外。

但是这些孩子除了在美术课的时候,有机会画画以外,其他的时候都很少有机会接触,她觉得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了,于是自己掏钱在网上为孩子们买了一些涂鸦墙的贴纸贴在墙上,这样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画自己想画的画了。

我记得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这个涂鸦墙的时候都激动的尖叫了起来。

她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老师。

总是寻找各种机会,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求。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