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十篇,散文精选短篇
求一篇优美散文(摘抄用)
紫云英,在乡下也叫草籽花。
是一种长在田野及土坡边的野花。
每年农历二、三月,春天来临。
农人还未开始耕地播种。
村子外面的田野仿佛刚刚从沉睡中苏醒。
这时候,田野里、村路上会有一种开满紫红色的野花。
只见漫野一片艳丽自然的紫红花朵。
而开春的田野里又算最多的啦。
不过,每年农民们也会自愿种上一些以做春耕的基肥。
待到乡间三、四月,紫云英花开的季节,你还会看到那些拖着绿色裙裾的姑娘按照时序传递的信息,娉娉婷婷撑着“小伞”,用春天的雨露镶出满头珠翠,赶到一垅垅田上相会的美景。
小时候紫云英似乎是为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所独享的。
记得每于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在打猪草的当儿,或在牧牛的归途中,我们这些小鬼会调皮的在大片长满草籽花的田野里打滚撒欢儿。
它为我们孩提时保留了一个永不褪色的童话,以至于这种寻常植物,现在隔着久远的岁月我还感到读不尽它的平常而又深奥的象征意义。
正当大鱼大肉腻了城里人的胃口,寻找“绿色食品”成为新潮时尚时,紫云英那种略带青草味的特有风味,就会成为令人满口生津的回忆了。
这种回忆几乎是奢侈的。
我的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一幅画面,那就是用紫云英腌制成可口的腌菜。
其实,紫云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
是花还是草?乡里人没有这份闲心去捉摸。
说它是花,它并不享有花的那种公主般的待遇,农人们只是把它作为稻田的基肥和家畜饲料;
说它是草,它的嫩茎上又举起一枝枝有如小火把一般的花朵。
它的花朵呈伞状,紫色,但不是纯紫,是紫里透红、红中泛白、迷离惝恍的颜色。
它们躲开世俗的追捧,以个体的纤弱,汇集成海洋般的色彩。
紫云英的花瓣像菊花那样是条形的。
细细纤弱的条形花瓣衬着绿色细小的圆叶子,个儿极小,一瓣紧挨着一瓣,形成一朵花,一朵连着一朵,形成一束,一束挨着一束,形成一片,一片连着一片,形成一张清美快乐的花毯子。
低矮的身躯,平淡自若,紫红的色泽,清丽喜人。
衬着旁边农人种植的豌豆、瓜菜等农作物,恰似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春花春草图。
紫云英的花期很长,大概会开一个月。
在这一时段里。
它一直是艳丽的。
它们不像那些花朵硕大的家花,有明显的含苞、舒展、全开、凋谢的过程。
它仿佛一开就是那样,中间一直是那样繁盛。
哪一天,忽然全部花朵消失,只有叶子和草茎,不久,农人将田地耕耙,草茎连根成为肥料。
它们的开花与消失都干净利落,坦然自如。
其它的野花也是这样。
所以,我很喜欢它们。
喜欢他们那种开花时以美丽的花姿和那种淡淡的花香来装扮田园春色;
喜欢它们那种带有青草味的紫云英腌菜;
更喜欢他们那种甘于牺牲从生至死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五月的天气,还不太热,只是杨絮如雪。
清晨或傍晚骑电车,感觉还是有些凉,嗖嗖的风从耳边掠过,凉气从肌肤直入体内。
虽然近来身体微微有些发福,理论上是耐寒些,但终还是抵不住这份清凉。
所以,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减慢速度,如此一来,确实不那么凉了。
天气预报也是常常不准的,昨天预报今天有小雨,可早晨出门时却是艳阳高照。
骑电车带儿子吃完早饭,送到学校,再到我的单位。
不知是何缘故,坐在办公室里,感觉躁得很,仿佛热血汹涌。
泡杯清茶,小呷一口,还是静不下来。
直到一杯茶喝完,周身暖暖的,似乎是茶的暖降住了奔腾的热血,感觉平静了许多。
窗外,恰恰有风吹来,微微的凉意十分舒爽。
只是,这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挤来挤去的风,远不如故乡五月的风来得痛快!故乡的五月,处处生机盎然。
无遮无拦的属于乡间田野所特有的风肆无忌惮,像位仗剑独行的侠客,来去皆潇洒。
五月的风一拂过田野,油菜荚就肥肥的,麦穗便饱饱的,乡人的脸也红红的呢!集市热闹了起来,大家都忙着置办一些农具,因为再过段时间,就是红红火火的午收时节了。
小时候,最喜欢五月的田野。
遍地弥漫着麦穗的清香,放学时背着书包行在麦田边的田梗上,顺手掐下一根麦穗,捧在手中揉搓,吹去麦芒、麦皮,手心里捧着的便是一粒粒青绿圆润的麦粒了。
在双手里聚拢,然后分两手,右手、左手塞入口中咀嚼,甜甜的清香,比现在某款早餐奶味道更纯、更浓。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好的“零食”了。
如果找些柴禾点燃,再把麦穗放在上面烧烤,一会儿,就有股浓浓的麦香弥漫开来。
惹得人直流口水,然后等不及冷却,在手心里快速揉搓,这种麦粒的味道是最香的。
每每弄得我们满脸都是黑灰,像矿工一般,虽然回家后难免被父母训斥一番,但并妨碍我们下次再做。
五月的乡村,还有着一份宁静。
农事之余,男人们会聚在一起聊天,打扑克、打麻将,妇人们在树下织毛衣,老人们则坐在一起谈往事。
偶尔有鸡鸣狗吠声传来,鸡鸣声的悠长,狗吠声的阵阵,都让人终生难忘。
小沟小河里的水过半,河水清澈,细细的水草始终跟随着河水流动的方向。
成群结队的黑黑的小蝌蝌在像课本里描写的那样找妈妈,惹得孩子们直想捉住它们,有些调皮或者喜爱它们的孩子,真得在河边捉住一只只呢!放进罐头瓶里当宠物来养。
我小时候就干过这样的事情,养了不少只呢!后来死了几只,心疼得掉眼泪,而后在妈妈的劝说下把剩下的全部又放生到小河里。
河边的茅草正绿,一根根茅芯是除了麦穗、豌豆外另一种“美食”。
常常会在放学后在堤坝上搜寻,甚至忘记了吃午饭的时间,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但却弄了半书包的茅芯。
这是一种用绿叶包裹的毛绒绒的东西,在没有破苞之前,是嫩嫩的,绿绿的,像蚕宝宝一样娇贵。
我喜欢吃茅芯,甜甜的,带着清香,是属于大自然纯天然的食品了。
五月的乡村,还有一株株凋零过半的槐花树,但并不妨碍阵阵清香扑鼻。
五月的乡村,还有刚刚凋零的泡树桐树花,花落满地,留下一粒粒花梗,地下的花的根部,捡起来,用针线穿起来,可以做成一条条小蛇,甚至可以让它的尾巴摆动呢!这些都是当年的玩具,当然,还有白果枪、柳笛、泡果枪之类的季节性的玩具,更有一年四季皆有的弹弓。
当年的少年是属于草原上的羊群,是无拘无束的,是放任而生长的。
只是,现在的少年都被困在一个个家庭里,像温室里的花儿那样娇贵,不知是他们的幸福还是不幸福。
整整一个上午,我断断续续的工作,上qq聊天,在飘流瓶里觅友,看朋友的博客,而且在这个五月的季节里,也在怀念故乡的五月,还有那些曾经的青春年少岁月。
为你,我愿拢一袖花香,独守一座城,独享一世孤独,哪怕心音潸然终是无人聆听,哪怕凌乱的脚步散落一地的心伤。
--题记望着门前的柳絮如雪般纷飞,记忆的闸门再度打开。
换上白色长裙,披上粉色纱巾,我来到南塘边。
眼前,桃花开得正艳。
一阵风吹来,花瓣落英,触动我心。
此物,此景,怎不教人想你?忍不住移步上前,轻折一枝桃花,摘一朵,插入发髻。
低首嗅着桃花的芳香,我又走进了回忆。
想起了那年今日你我邂逅于此,满园桃花为我们笑开颜;
想起了那年那月那日,你侬我侬,人面桃花相映红。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狂风席卷而来,风过,纷飞了桃花,落英如雨。
残红,晕染了巷陌,也凌乱了我的心情。
从此,孤灯下,我孑然只影,用心触摸着记忆里桃花树下的心跳,执笔凝思,兀自独殇。
爱,一旦开始,天涯即是咫尺;
爱,一旦擦肩,咫尺便是天涯。
难道,这就是今世上天赐我的一个玩笑么?于我,今世所谓的幸福是不是只能停留在桃花盛开的梦中?一江流岚,锁了谁的红颜?一笔淡妆,掩了谁的憔悴?一纸尘梦,碎了谁的芳心?一场风雨,散了谁的暗香?幽怀往事立残阳,谁念霓裳独凄凉? 梦里双倚,醒时独泣。
绿杨飞絮,春风不语。
如今,景物依旧,山盟难许。
已忘了有多少个白天我戴着假面,强颜欢笑,假装遗忘了现实的本真;
已忘了有多少个黑夜我游走在梦的边缘,寻寻觅觅,翻找着一份能抚慰伤口的温柔。
思念的窗台虽然寂寞,但依然是我的最爱。
此生,此心,此情,只属于你。
没有你,我该如何继续我生命中的爱情故事?谁于红尘弹落了泠泠幽魂的心韵,缱绻的灵魂深藏着三世的痴迷?君知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对你我心动依旧,一如那年那月那日那分那秒。
彼岸,烟波流转,你,是否也如我一样的等候?你别去后,当我走在繁市喧闹的街头,一声相似的声音,一个相似的背影,总会令我有片刻的失神。
在思念的夜里,我常喜欢展一纸素笺,一个人静静坐在夜色里发呆。
更多的时候,我会把自己锁在一个静默的天地里,不去管花草是否葳蕤,不去管季节是否冷暖,我只在脑海里反复回放曾经温暖感动的片段,只去努力搜索关于你的记忆,努力意会你的气息。
然后,独守着心中的一方净土,让朝朝暮暮的相思都化为白莲花的素语,开成一季又一季的纯白。
都说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可现在的我辜负了春韵春色,独伫幽林独自吟,无神的目光随风摇曳成渐瘦的青烟。
如今,我依旧守着寂寞的小城,听着寂寞江水的曲韵,写着寂寞流年的诗,傻傻等待着青鸟的路过。
面前,风徐徐吹来,拂过我忧伤的脸,自眉角滑落心底,轻拨着已断的心弦,久不成调,只惹得心里的那一声叹息扬起又落下,落下了又扬起。
求一篇优美散文(摘抄用)
寂寞 泡一杯清茶,将自己深深靠入宽大的摇椅中。
窗外飘来的是淡淡的月华和星辉,“谁伴明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
在这夜阑人静之时,卸下处在拥挤的社会中所必须带上的道具,与空灵的自然有少时宁静的接触该是最好的享受。
四下里没有喧嚣,没有人声。
这一刻,世界仿佛离我很远,相伴而来的是一位老友,名叫寂寞。
寂寞萦于身边时,一本好书便可驱散身心的疲惫,一曲音乐便可携魂灵游历于天宇之中。
暂时不去想人生的棋盘上下一步该如何遣将,暂且不去思堆于案前的工作明天该从哪一件做起,只这么静静地、静静地坐一坐…… 与朋友闲谈时常听她们说最怕的便是曲终人散后的寂寞,那是一份仿佛一只小虫噬掉人心般的空落的感觉。
听后总是淡然一笑——吞噬人心,让人焦躁得想奔跑疾呼于旷野以图发泄的不是寂寞,而是孤独。
孤独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心境,寂寞是一道恬淡怡人的风景。
人在孤独时空虚无依必然感到寂寞,而在寂寞时常移情于物则未必感到孤独。
“偶开天眼见红尘,方知身是眼中人”的禅机,若不是在超然于自我的寂寞之时,是难以悟彻的。
处在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之中,行于人来人往的拥挤街头,能拥有一份寂寞已很难得。
静下心来善待寂寞,如同品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自然能让我们享受到生活的另一种微笑。
求名家短篇散文20篇最好短一点
1、朱自清《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2、贾平凹《落叶》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
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
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
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
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
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
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峋的骨。
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
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
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
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
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
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3、巴金《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冷清,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霎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间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忽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4、林清玄《山谷的起点》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
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爬。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5、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求10篇名家的短篇散文,500字左右,要有作者名,谢谢
雪 余秋雨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
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
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
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
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
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
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
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
"
福建下过雪"
,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
它才是"
雪白"
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
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
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静默无声。
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
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
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
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
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