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如烟海造句(汗牛充栋和浩如烟海造句)
浩如烟海是什么意思
浩如烟海的意思是浩:广大;
众多;
烟海:茫茫大海。
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读音:[hào rú yān hǎi]出处: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例句:古今载籍,浩如烟海。
(清 周永年《儒藏记》)近义:不计其数 汗牛充栋 不可胜数 星罗棋布反义:寥若晨星 胆小如鼠【语法】:主谓式;
作谓语、定语;
形容书籍多。
浩如烟海的意思
浩如烟海的意思:形容数量、内容浩繁众多,无法计算。
多用以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
成语名字:浩如烟海。
成语发音:hào rú yān hǎi。
成语解释:浩:广大;
众多;
烟海:茫茫大海。
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成语繁体:浩如烟海。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
作谓语、定语;
形容书籍多。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浩,不能读作“ɡào”。
造句:1、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更仆难数。
2、这是一个无政权统治的修道世界,这里各类林林总总的修道门派浩如烟海。
3、当然,父母还应当培养孩子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里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4、神龙须爪鳞角虽然不甚分明,然气势却浩如烟海,光芒更是煌煌胜似骄阳。
5、这里有“诗仙”李白,有“诗圣”杜甫,有“诗魔”白居易,有“诗豪”刘禹锡……可就这么一个瘦削的程韬光,居然扎进浩如烟海的古籍里,连翻四座大山。
6、图书馆里的藏书浩如烟海,你需要什么资料,都能找得到,查得出。
7、登上黄山山峦,到处是浩如烟海的云雾,给人一种“天低云近”。
8、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伪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9、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把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主线,伴随国家发展的脚步,一部一部编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取得丰富的经验。
10、因为采取直入本质的方式,所以佛教浩如烟海的被历代僧人研习,但并不拘泥,故中国的佛教的门派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这正合乎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
什么如烟海
浩如烟海。
拼音:hào rú yān hǎi。
注音:ㄏㄠˋ ㄖㄨˊ ㄧㄢ ㄏㄞˇ。
基本解释: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清周永年《儒藏记》:“或曰:‘古今载籍,浩如烟海。
’” 浩:广大,众多。
【出自】: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语法】:主谓式;
作谓语、定语;
形容书籍多。
近义词:汗牛充栋、星罗棋布、不计其数、不可胜数、漫山遍野。
反义词:寥若晨星。
例句:1、这完全是件新工作,差不多要白手起家,得自己向那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掏沙拣金去。
2、北京图书馆的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3、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4、要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那篇文章很不容易。
5、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伪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6、我国典籍,浩如烟海,更仆难数。
7、看到这浩如烟海的书籍,他的头都昏了。
8、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9、图书馆里的藏书浩如烟海,你需要什么资料,都能找得到,查得出。
什么如烟海
浩如烟海注音:hào rú yān hǎi成语释义:浩:广大;
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
注意:不能形容商品。
近义词:不计其数、汗牛充栋、不可胜数,星罗棋布,漫山遍野反义词:寥若晨星 寥寥无几成语出处: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用法及例句:用法偏正式;
作谓语、定语;
只用于形容书籍、文献多等。
切忌用于形容其他事物的繁多。
例如:图书馆有关诗经的文献浩如烟海,你必须先查目录。
《清史稿.卷三七四.戴敦元传》:“书籍浩如烟海,人生岂能尽阅?”“太阳者,乃中宫混元之精,爆发变星初,太阳爆发生火,分身虣出,火熄而生太阴,填卫其侧,乃月亮矣。
地球蓝光显显,美珠貌。
昊天以运衡之力,成混元之核矣。
昊天之深仁厚泽,化身万象,运阴阳而滋万物,其善莫大焉,功莫伟焉。
初七,昊天宇宙各星海骤然而成,众星海环极,璨若紫珠,邃袤明朗,浩如烟海。
”(当代·殷谦《天廷秘传》第一回)造句整理并研究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是我国文化工作者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浩如烟海的意思是什么
浩如烟海的意思是广大繁多如茫茫大海。
多指书籍、文献等数量多,极其丰富。
浩如烟海,汉语成语,拼音是 hào rú yān hǎi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自 隋·释真观《梦赋》。
成语辨析《“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多》“浩如烟海”语出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
”意思是浩大繁多,犹如烟波浩渺的大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
例如《清史稿·戴敦元传》:“书籍浩如烟海,人生岂能尽阅。
”赵家璧《编辑忆旧》:“五四以来,从国外翻译引进的文学作品真是浩如烟海。
”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在浩如烟海的弹词唱本中被流传下来,是偶然的吗?”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是约定俗成的,但是现在有人把它不恰当地扩大了。
例如:(1)在浩如烟海的参展新车中挑选8款新车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广州日报》2008年11月17日)(2)南京浩如烟海的名人故居就是这个古老城市不可多得的一张名片。
(《江南日报》2009年3月5日)(3)曾写过“龙”的书法家浩如烟海,但能从甲骨文到简体字写出1001种“龙”的,孟繁水说“前无古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5月26日)(4)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及时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人民网2008年8月11日)(5)这几年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路英雄豪杰发表的观点也是浩如烟海。
(人民网2009年4月22日)以上诸例,无论是具体的物(“新车”“故居”)和人(“书法家”),还是抽象的概念(“事实”“观点”),都超出了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
其实形容数量繁多的成语很多,选择的余地很大,如果(1)改用“形形色色”,例(2)改用“星罗棋布”,例(3)改用“数不胜数”,例(4)改用“林林总总”,例(5)改用“不胜枚举”,都能豁然贯通,为什么非要死抱住一个并不恰当的“浩如烟海”不放呢?至于下面两例,大约是把“浩如烟海”同“烟波浩渺”混为一谈,错得更没有道理了:(6)界江如画,边关如铁。
浩如烟海的北疆界江上,一群新型水兵驾舟踏浪,又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
(《解放军报》2009年8月12日)(7)听美丽的“产芝传说”,赏浩如烟海、碧波荡漾的莱西湖。
(人民网2009年5月4日)。
浩如烟海的词语解释
浩:广大;
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 典籍、图书等极为 丰富 。
成语出处: 隋·释真观《梦赋》:“ 若夫 **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 沧海 ,郁如邓林。
” 成语例句: 古今载籍, 浩如烟海 。
繁体写法: 浩如烟海 注音: ㄏㄠˋ ㄖㄨˊ ㄧㄢ ㄏㄞˇ 浩如烟海的近义词: 不计其数 数目甚多,无法计算或不甚记船面上坐的人口,男男女女,不计其数。
《老残游记》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存放很多。
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
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 又有徒党传习,日不 暇给,又其书汗牛 不可胜数 形容数目极多,数不过来 浩如烟海的反义词: 寥若晨星 南朝齐·
谢朓《京路夜发》诗: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泱漭。
唐& 成语语法: 主谓式;
作谓语、定语;
形容书籍多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as vast as a misty ocean 俄语翻译: огрóмное мнóжество 日语翻译: (文献·资料などが)极 (きわめ)て豊富 (ほうふ)なさま 读音注意: 浩,不能读作“ɡào”。
写法注意: 浩,不能写作“号”;
烟,不能写作“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