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优美(国学十大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古诗文名句
导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经典国学古诗文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古诗名句: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7.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1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1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20.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经典古文名句: 1.马不伏枥,不可以趋远。
—
—
《后汉书》 2.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
—
《后汉书》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
贾谊《过秦论》 4.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
—
《晏子春秋》 5.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
—
《孔子家语》 6.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
《礼记》。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精选篇】 1.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
—
《格言连璧》 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
《论语》 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5.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史记陈涉世家》 6.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
—
《诗经》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
《左传》 8.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
《诗经大序》 9.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
《宋朱熹读书之要》 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论语》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13. 行成于思,毁于随。
—
—
唐·
韩愈《进学解》 1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
《老子》 15.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
《礼记》 1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
《三国志》 1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
《庄子养生主》 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宋朱熹观书有感》 19.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
《弟子规》 20.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
—
《晏子春秋》 21.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
《战国策》 22.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
《诗经大雅抑》 2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
《尚书》 2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
《周易》 25.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
—
《老子》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热门篇】 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
《大戴礼记》 2.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荀子》 3.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
《论语》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论语》 5.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
《三国志》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孟子》 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汉乐府》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9.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
—
明·
吕坤《呻吟语·
应务》 10.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
—
《周易》 11.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
《论语》 1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
《史记报任少卿书》 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
《左传》 14.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选自韩愈《师说》 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
《诗经风相鼠》 16. 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
《中庸》 1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
《孟子尽心上》 18.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
《后汉书》 1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荀子》 2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
《荀子》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经典篇】 1.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
—
清《增广贤文》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
《屈原离骚》 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
《淮南子说林训》 4.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
《孔子家语·
六本》 5.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
《礼记》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孟子》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三国志》 8.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
《论语》 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
《庄子》 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
《论语》 1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
《论语》 12.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
《论语》 13.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
《左传》 1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
《后汉书》 1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
《太子少傅箴》 16. 尽信书,不如无书。
—
—
《孟子尽心下》 17.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论语》 19.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
—
《孝经。
天子章》 2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论语颜渊》 2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
《老子》 2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老子》 23.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
《晋书》 2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
《论语卫灵公》 2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
《孟子》。
国学经典 名句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
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如下: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国学经典 名句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
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国学经典名句
国学经典名句: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
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译: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
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