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网络笑话(相声笑话段子)

2023-07-11
43 阅读

郭德纲十大好笑相声

郭德纲十大好笑相声分别为:1、《我这一辈子》2、《西征梦》3、《李菁开车》4、《我是科学家》5、《我是黑社会》6、《论梦》7、《我要上春晚》8、《托妻献子》9、《李菁表妹》10、《我要旅游》郭德纲介绍郭德纲,男,出生于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声演员,电影、电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

1979年投身艺坛。

1996年,创办北京德云社。

2000年,开始了与北京相声名家张文顺的合作,也与于谦开始合作。

2002年,与于谦开始搭档,又曾与张永久、王世勇、杨进明合作。

2003年,主持安徽卫视《超级大赢家》。

2004年10月,拜相声大师侯耀文为师。

2018年1月14日,担任《欢乐喜剧人》第四季喜剧掌门人。

1月27日,参加《快乐大本营》。

1月31日,为电影《祖宗十九代》演唱的宣传曲《辈分歌》MV发布。

2月16日,执导的喜剧《祖宗十九代》上映。

同日,参加“梦圆万家,春满东方”东方卫视2018狗年春晚。

2月17日,参加综艺节目《声临其境》。

7月8日,“国酒茅台之夜2018德云社全球巡演东京站”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为华人观众献上了一场爆笑的相声饕餮盛宴。

郭德纲于谦最搞笑相声排行

郭德纲于谦最搞笑相声排行如下:1、《西征梦》《西征梦》改编自《堆儿兵做梦》,是由郭德纲、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

该相声把前人的老段子重新传承和改革,讲述了美国一个以门卫职业为生的军事家,被总统布什聘请为对抗恐怖分子出谋划策的故事。

2、《我要反三俗》《我要反三俗》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是由郭德纲在2008年创作,并和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

在表演中郭德纲为大家塑造了一个内心很肮脏,但说话却很漂亮的人物形象;
此外,该段相声也对相声界过度反三俗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3、《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是由郭德纲和于谦在2005年北京市华声天桥民俗大舞台上表演的一段相声。

4、《我是黑社会》《我是黑社会》在2005年德云社10周年纪念演出中播出,是由郭德纲、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

在表演中,郭德纲成功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受气包”似的小人物形象。

5、《我要上春晚》《我要上春晚》是由郭德纲在2006年创作,并和于谦表演的一段对口相声。

该相声主要讲述了演员们为了能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早早就开始彩排,最后到了现场,却告知节目被取消了的故事。

6、《买面茶》《买面茶》是由郭德纲、于谦表演的一部相声作品之一,该相声收录在了郭德纲2008相声合辑里面。

7、《败家子》《败家子》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是由郭德纲创作,并和于谦表演的一段相声。

该相声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讲述了一个“败家子”回忆自己穷苦生活和畅谈自己有钱后生活将如何的故事,从不同层面也讽刺了生活中挪用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现象。

8、《我是文学家》《我是文学家》在2009年德云社节目上播出,是由郭德纲创作,并和于谦一起表演的一部对口相声。

该相声刻画了现代很多文学家胸无点墨却大言不惭到处炫耀的一个故事。

9、《你要高雅》《你要高雅》是由郭德纲创作并表演的一段相声。

10、《黄鹤楼》《黄鹤楼》是改编自京剧《黄鹤楼》中“刘备过江起到张飞闯帐止”的一段相声作品。

该相声被许多人表演过,但较知名的是马三立和王凤山、郭德纲和于谦等表演的版本。

搞笑相声台词

  导语: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它以说,学,逗,唱为形式,突出其特点。

著那么关于“搞笑相声台词”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A:俗话说的好啊,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B:是啊,职业对人来说太重要了。

  A:你往这里一站,我就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了。

  B:我是干什么的?   A:说相声的。

  B:废话,卖西瓜的在街口戳着呢。

  A:选错行了吧。

  B:啥意思?   A:要挣大钱,就要干大买卖。

没听说过吗,大老板看见路上一万美元都不弯腰去捡。

  B:为什么?   A:他一弯腰的时间就能挣一万美元。

  B:夸张了吧。

  A:他一弯腰捡起来了……一万美元。

哪像你:各位老少爷们,在下给大家说段相声,说不好大家多多包涵。

说的好呢,大家叫个好。

{摘下帽子} 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在下给各位作揖了。

扑……一毛。

当啷……带响声,至少两毛。

这位小兄弟大气啊,五十的吧? 恩……公园门票,用过的!   B: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A:改行吧。

干大买卖,挣大钱。

有了钱,上电视,记者采访,网上有你照片,找你就搜狗, 一搜就找到你了。

  B:找我老婆就搜狐。

我们俩动物。

  A:我就改行了。

学开车。

  B:那好。

  A:后来又不开了。

  B:为什么?   A:我不是好来两口吗。

  B:醉驾,那是要坐牢的。

我忘给大家介绍了。

这位平时爱喝酒,一喝就醉,看谁都重影,人送外号“双胞胎”。

那天喝酒回家,门口碰上他老婆,他说了句:他小姨也在啊。

吓得他老婆找了好几圈。

  A:第一次开车,打着火,挂上档,一松离合,砰!倒挡!撞一电线杆子。

  B:嚯!   A:换上挡,一松离合,砰!又撞一电线杆子。

  B:电线杆子注意了,没事别老站路边上,影响交通。

  A:这交警怎么来得这么快,下车给我一个敬礼,真有礼貌。

稍息,不用客气。

来就来吧,还来一双胞胎。

  B:喝高了。

就一个人。

  A:俩!来回晃,还和我玩交叉呢。

一个我也打不过你啊。

  B:先让你测试酒精度。

先生,吹。

  A:不是吹,我天天喝。

有钱,贵……贵族。

  B:还贵族?   A:是贵族,扇子一扇,感冒了。

咳嗽一声,肋骨折了两根。

娇贵着呢。

就爱喝两口,越喝越清醒。

  B:还清醒,再喝就成一群警察了。

后来呢?   A:七天我就出来了。

出来才知道,拘留所里没有酒。

  B:还喝不?   A:喝!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时无酒。

出来当天我就去了酒楼,那一通喝啊,去厕所吐了回来再喝。

  B:直接把酒菜倒厕所里得了,不用受罪。

  A:那个酒楼也特殊,厕所门槛特高,得爬上去,上去一迈步,我就从二楼下去了。

  B:那是窗子。

  A:这世道也是啊,我趴车顶上,一群人围着我看,谁也不帮帮我,就一老太太走过来问:帅哥,偷车啊?人家都是撬车门,你怎么拆车   顶啊?   B:看来你是不能吃开车这碗饭。

  A:那我改行干啥呢?   B:看你的特长。

  A:当歌唱家,多来钱啊。

  B:就你这长相,去幼儿园唱去吧。

哪个孩子不吃饭,你往那儿一站,“风姐来了”,吓得那孩子可蹦可蹦把盘子都啃了。

  A:我不是故意长得丑,我是为了吓唬不吃饭的孩子。

  B:歌星,你干不了。

  A:我开医院吧,那能挣大钱。

那天我邻居王奶奶的孙子磕掉了一个门牙,她带着孙子去了医院。

大夫说:先检查一下吧。

内科外科放射科,B超ct脑电图, 一路撒着票子,没到口腔科王奶奶领着孙子回去不看了。

  B:没钱了?   A:门牙长出来了。

  B:那你也不懂医学啊,怎么开医院?   A:我招聘啊。

先选好门脸,闹市区,十层大楼,内科,外科,妇产科,门诊区,住院区,康复区,足球场 ,拳击馆,最好能飙车。

  B:打住。

这好像不是医院。

  A:用这些项目制造伤员,自产自销。

选好地界,海发广告,招聘医学界精英。

当天就来了一个,30多岁,年富力强。

  B:干过多少年了?   A:十三年。

  B:都怎么看病?问诊?   A:我一般不问。

  B:好。

凭经验就知道啥病。

那疼不疼总要问一下吧?   A:哈哈……你家的猪会说疼啊?   B:兽医!   A:也给人看过。

那天来一女的,特胖,头……肚子……我问她:几个月了?她说:这么热的天,8月啊。

我说: 我问你肚子几个月了?她顺手给我一巴掌:我是胖!是怀孕吗?人家还没结婚呢,以后上班带眼珠子来!   B:这人不能用。

  A:下午又来了一个,日本松狮狗的头,这模样,俄罗斯巴黎舞团的超短裙,埃塞俄比亚的黑丝袜,美国电影女鬼的指A,多年没洗都绿了,就俩眼是国产的,一对熊猫眼,晚上卸了状,立马小三圈,小眼睛跟你家耗子差不多。

  B:我们家没耗子。

  A:让你老婆生一窝。

  B:什么话啊!   A:开玩笑。

{鞠躬}我干过护士。

  B:怎么不干了?水平高工资少?   A:院长说我打针老瞄不准。

  B:恩?   A:医学上叫“斜视”,我斜50公分。

  B:是不容易瞄准。

  A:不是哪天吧,来了一个孕妇,老也生不下来,她问我怎么办。

我有啥办法,我一个姑娘,我也不会生啊。

我就给她打了一针。

消好毒,瞄准,打左面, 瞄右面,看准了“噗”一针下去那产妇没吱声,他丈夫说话了:哎呦,我的腿啊!你说一个大老爷们喊啥啊?你老婆生孩子你哪疼啊?   B:你打他腿上了。

  A:呕,方向错了,我的眼往右斜。

  B:差了一米!   A:那也不值得喊啊?再给你一针你也生不出来啊。

  B:院长把你开除了吧?   A:倒不是为了打针。

  B:那为啥?   A:哪天一个老大爷眼上长了个疖子,我给了他一支丰乳膏。

第二天他就找来了,挺好的一张脸上挂俩西红柿。

  B:是好看。

  A:哦,看错放药的格子了,对不起……你得谢谢我。

  B:谢谢你?   A:是啊。

在往右格子里是鸡眼膏。

  B:那能把他眼珠子拔出来。

  A:这医院是开不成了。

  B:那再改。

  A:去干销售。

  B:卖啥?   A:先摆地滩,练练,卖腰带。

五块钱一条,便宜了啊,瞧瞧,这真皮,老虎皮的,栓牛都跑不了。

看看了啊,买一条回去上吊能挂俩人要是断了,我赔你十条,再不行我们派人帮您,服务到家。

  B:得得。

您这是说啥呢?   A:这是推销术,一语惊人。

大家一听“那边卖上吊的`腰带了,看看去啊”呼啦人都围上了。

咱不图都买去上吊,图个人气。

这是方法,人们注意你了,你就把自己推销出去了。

没听人说吗“要想推销商品,先要推销自己”。

  B:卖东西先把自己卖了?   A:理解能力真差。

那意思是:顾客是上帝,是衣食父母。

父母!   B:那买你东西你就是人家的儿子?   A:得了吧。

儿子现在都是老子,老子顶多算个孙子。

你有了儿子你就知道了,你就没天没地,没黑没白,没脸没皮,没脏没净,没星期没礼拜,没节假日。

  B:怎么讲?   A:半夜你睡的正香,忽然觉得身下热乎乎的,一摸,尿了。

粘乎乎的。

  B:拉了。

  A:你把尿布拿去,{手搓},我拉的你用手这样吗?   B:去!   A:星期六礼拜天,儿子要骑马去公园。

  B:你家还养了匹马?   A:恩,就是爱喝点酒。

  B:知道了,骑你去。

  A:走到半路,脖子上又热乎乎的。

也巧,碰上邻居张大妈。

  B:瞧你,驮个孩子这脖子上出这么多汗。

  A:天热,大妈。

  B:腊月啊?   A:我水深火热。

  B:这水都深到脖子了。

  A:孩子大了要上学,上小学就得盘算给孩子找个重点中学,上中学就得盘算找个重点大学,上大学就得盘算找个好工作……   B:有了好工作就得盘算找个好媳妇。

  A:还没找媳妇就得盘算买上一套房子。

你说现在的女孩子是嫁房子还是嫁人呢?   B:20多的大姑娘都给80 老头当二奶了,你说嫁的啥?   A:买上房子了,30多年的积蓄全砸上了。

30年啊,孙子都结婚了,你说这老子是老子还是孙子啊?   B:是啊,你这干销售想当儿子可不容易。

  A:不行咱再说相声去。

各位老少爷们,在下给大家说段相声,说得不好大家多多包涵,说得好呢,大家叫个好,有钱的帮个前场,没钱的帮个人场,在下给大家鞠躬了。

  合:来,鞠躬。

  考试大全(幽默相声)   甲:今天给大家说段相声,主要逗大家开心,笑一笑十年少,多活几百年。

  乙:是的,大家都很累,一年笑不了几回,也不能老哭,花个小钱到二百五这里来笑笑也算享受。

  甲:我没上学你就叫我二百五,研究生的你叫他一百二?   乙:研究生的是二百一,比你还差四十。

  甲:这小子减法都不会。

他妈是,   乙:我妈怎么了?   甲:鳖找蛤蟆当老公,一代不如一代精。

  乙:别拿俺娘不当娘!   甲:这就是为了逗的大家开心,说相声的连娘都搭上了。

  乙:挣了钱回家给我老娘买双袜子,孝敬孝敬她。

八十了!   甲:养了这么个不争气的蛤蟆!   乙:大家终于笑了!嗨!   甲:笑了就好,我们俩总算没白活。

  乙:说正经的吧!   甲:相声正经了死板,难上春晚;
相声停经了死亡,上不了天堂。

  乙:相声更年期了怎么办?   甲:倒地方,换二奶。

  乙:你这个混蛋!   甲:今天和大家没什么新鲜的东西说,我想问问和我混饭吃的这小子几年纪毕业?这小子和我说他是伟哥,海外来的。

  乙:是海龟。

  甲:错!   乙:我什么也错?   甲:海龟是在外是龟上来还是龟叫海龟,在外是龟回来脱了马甲的就不是龟了。

  乙:是伟哥?   甲:伟哥在美国是治疗心脏的上了东半球就转行了,壮阳!   乙:师傅有学问!   甲:你连伟哥都不是,吃上你阴盛。

  乙:我是假货加水货-——劣质哇哈哈。

  甲:我考考你。

  乙:名牌货不怕考。

二百五来吧!   甲:海龟是怎么来的?   乙:从海里爬上来的。

  甲:放屁。

  乙:怎么了?   甲:不在海里的叫王八!   乙:再说。

  甲:教授是怎么来的?   乙:教海龟的。

  甲:放屁!短命的叫教师,不死的教授。

  乙:我这学白上了。

  甲:你觉得你学的经济你就有钱?   乙:我是一搏学的进化二搏学的退化三搏学的衰退。

  甲:什么?   乙:衰退经济学。

  甲:来说相声干嘛?   乙:小公务员我不干。

  甲:让政府知道了砸死你!这小子混不进去了。

  乙:我是经济学家,就是加法不会算。

  甲:民国时期有个经济学家到火烧铺应聘你知道吗?打火烧的老板问他:怎么就赚大钱。

他说:生产费用减去生产成本就是剩余价值。

老板说他放屁:肉火烧里少加肉不就完了!   乙:我有输了。

  甲:我们你先进教授怎么来的?   乙:加班加点的干,就评上了。

  甲:零分!俗话说:忠心耿耿饿死朝(傻)种,脚踏实地不如狗屁!   乙:我怎么一步也跟不上呢!先进教授怎么来的?   甲:刨妇产!傻蛋!   乙:我又没想到妇科。

  甲:是这样来的——   乙:快说说。

  甲:网上的。

说一个园林系教授亲自下试验田指导,亲自用指头拨拉牛粪再用嘴舔舔指头,年年被评上先进教授。

他老婆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后骂他。

他说:我是用食指戳的牛粪,用中指放到嘴里的。

  乙:我算败了!   甲:我再考你。

  乙:说吧老师。

  甲:我问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乙:钢铁是用炼钢炉炼成的。

  甲:错。

钢铁是在战争年代炼成的!   乙:我觉的有点乱?   甲:不乱,乱了敌人乱不了革命者。

  乙:我明白了,你继续考。

  甲:我问你,什么叫婚姻?   乙:离婚以前叫婚姻。

(小声说:我也变着说)   甲:严重不对。

叫套牢!   乙:老师就是老师。

  甲:你盼我短命是吧?我是教授。

  乙:我是一步错过百步崴。

大家看我想很傻吧?   甲:大家的眼光是不亮的,这是克林顿说的。

  乙:再试试?   甲:我问你,爱情是什么?   乙:爱情就是坟墓。

  甲:这小子叫我考傻了。

胡说八道了!爱情进入坟墓才是坟墓,不对,我也傻了。

  乙:老师,爱情进入婚姻才是坟墓啊!   甲:你觉你认识托尔斯泰就说对了?错!   乙:我错!错错错!   甲:你知道前苏联有两个托尔斯泰。

你知道哪个是假的?   乙:教授,我知道加了瘦肉精的是假的。

  甲:错上加错。

  乙:还是错?那个叫前苏联药品食品监督检验局查到得是假的。

  甲:错昏了!   乙:那个托尔斯泰他爹生的那个是真的。

  甲:列夫托尔斯泰是真的!那个阿托尔斯泰是假的。

这小子,你娘怎么养你来的!谁生的你你都忘了?   乙:忘了。

  甲:错!这应该知道。

  乙:这真的忘了。

  甲:忘了不是错,错的是出生的时候你没睁开眼看看。

  乙:教授,你说的也错了。

  甲:怎么了?   乙:我出生的时候我睁着眼,我娘一看我这样就给我捂上了。

  甲:这不是你的错!   乙:我终于对了。

  甲:你可以上班了。

  乙:到哪了去?   甲:从哪里留的学到哪里去。

  乙:再回美国了。

  甲乙:鞠躬。

经典幽默相声台词

甲 听说相声演员都是知识渊博,很有学问。

乙 唉,哪儿,我们知道的都很浅薄。

不过干我们这一行那得要多学、多问。

甲 噢,不,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 哎,什么研究啊,在过去上学的时候啊,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的强一点儿。

甲 嗯,好!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 也就是:加减乘除,比例、四则,算术、代数,三角、几何,微积分儿。

咳,其实啊,马马虎虎。

甲 嘿!好家伙1 乙 哎,您别瞧学了这么些个啊,可是成绩不太好啊。

您算:哪次考试的时候啊,总是九十多分,连一百分都不保证。

甲 您这成绩还不好吗? 乙 咳!马马虎虎。

甲 那行了,我有一道算术题得跟您请教请教。

乙 唉呀,那可不敢当,咱们这互相的研究。

甲 噢不,肯定地说向您学习。

乙 哪里哪里。

甲 这道算术题啊,我算了好几年,都没有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乙 噢。

甲 我想去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一下。

乙 嗯嗯。

甲 怕人家工作忙。

乙 噢。

甲 这碰见您了,行吗?您给帮帮忙吧。

乙 噢。

, 甲 嗯? 乙 我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啊。

那么,您可以说一说是怎么样一道题呢? 甲 我的跟您请教。

乙 哎,不敢。

甲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嗯,您说什么? 甲 一等于几? 乙 就是这道题啊? 甲 算了好几年没算上来。

乙 哎呀,这道题可是太难啦。

甲 要不怎么我想找一位数学专家请教呢! 乙 您哪,不用了。

甲 嗯? 乙 您就向我请教就行了。

甲 噢,您能解决我这个难题? 乙 当然喽。

甲 我可是请教过一些朋友。

乙 那么人家怎么说的啊? 甲 他们表示无能为力啊。

乙 我看哪,这人都不愿跟您怄气啊! 甲 这叫什么话! 乙 就这样的算术题,您还要去请教专家呀? 甲 我算不上来嘛! 乙 哎,我就能做出准确而使你满意的答案。

甲 那我非常感谢啦。

您说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等于两个零点五。

甲 噢,一嘛等于两个零点五? 乙 对了!要列成式子:一乘一等于一。

甲 要按您的计算方法,似乎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嘛还等于一。

乙 干吗还似乎应该呀,它就等于一! 甲 谁告诉您一等于一?嗯,您是数学专家吗? 乙 我呀,小学刚毕业. 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乙 不奇怪啊,这样的算术题啊,几岁的小孩子他都知道。

甲 您这叫什么话啊?几岁的孩子都知道?就是等于一。

我怎么大个子白活了,我不知道? 乙 啊......其实您也不知道。

甲 我知道 *** 吗还问你? 乙 啊......可说呢! 甲 要这么简单,我还去请教数学专家。

乙 是啊......您还请教数学专家。

甲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充分表现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对任何问题不要轻易地过早地下结论,应该多思考思考。

拿起就说,哼,岂有此理! 乙 嘿,这倒是怨我。

我应该思考思考再说。

我再算一算。

一乘一等于......还是等于一啊。

嘿,差点儿没让他把我给唬住啊。

我说先生...... 甲 多思考思考吧。

乙 哎,这甭思考了。

这个呀就等于一。

这是肯定的,这是推不翻的公式。

甲 你这是书本上的学问。

乙 嗯? 甲 您这叫死啃书本。

古人说那么句话—— 乙 说什么啊? 甲 读书死,死读书,读书读死不如不读书。

我们念书讲究活念活用,你撇开书本再想想这个问题。

乙 您这话我不懂。

甲 你是相声演员吧? 乙 是啊。

甲 是搞语言艺术的,语言词汇一定很丰富喽。

乙 哎,也不敢再那么说啊。

甲 有这么个谚语,你听说过吗?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一呀。

甲 那么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又怎么讲呢? 乙 啊......是呀!这是顶俩不是等于俩! 甲 那么顶俩和等于俩有什么区别呢? 乙 嗯,顶俩和等于俩,似乎......应该是......一样。

甲 哼,这不是废话么! 乙 不不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有知识,有经验,肯于钻研,一个人能做出两个人的工作来。

甲 少说废话,我问你一等于就几呢? 乙 等......要根据这句话的意思,似乎、应该、这个一就等于二。

甲 为什么又等于二了呢? 乙 这,不等于二,你不满意啊。

甲 哎,这话叫什么意思?我强迫你了啊? 乙 唉,没有,这个事实说服了我了。

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等于二。

甲 嗯,还有这么两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嗯,什么? 甲 好汉不用多—— 乙 一个顶十个! 甲 一等于几? 乙 好么,这一又等于十了。

甲 等于十了?这不是结论。

在大跃进中,我们工人搞发明创造,创造了很多机器,过去手工操作的现在是机器操作。

乙 哎,您说说什么工作? 甲 说最简单的吧,包装。

乙 噢,包装。

甲 包针,包仁丹,包糖果,过去都是手工包装。

乙 是啊,现在不都改了机器包装了吗? 甲 对啊,有这么两句谚语啊,一把工具改,一人顶一百。

乙 好,这结论又改了,一等于一百了。

嗯。

甲 要是人人都把窍门钻—— 乙 还可能一人顶一千。

甲 还有这么句农业上的谚语儿,一籽入地—— 乙 万粒归仓! 甲 这一等于几? 乙 等......哎呀,这个一就等于万啦。

甲 还有这么几句谚语—— 乙 我说你有完没完。

算术里加谚语啊?没法算清楚喽。

你见哪个会计净往这帐本学谚语来了?查帐的来一瞧,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好汉不用多,一个顶十个”。

你说这叫做什么玩意儿? 甲 那么你说怎么样才能算清楚? 乙 这算术题嘛,你得有具体的钱数。

甲 说具体的,你也算不上来。

乙 那也不一定啊! 甲 你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一厘钱哪......一厘钱它等于......我,我,你说五厘钱行不行啊? 甲 干吗呀? 乙 好按一分钱算哪。

甲 五厘钱干吗算一分哪? 乙 你要四舍五入么! 甲 我没让你写账,我就说一厘钱等于多少? 乙 那好算哪,一厘钱等于一分钱的十分之一,一角钱的百分之一,一元钱的千分之一。

咳,微不足道。

甲 不对,一厘钱有它的经济价值呢。

乙 有什么经济价值?您买根冰棍儿还得五分钱呢。

五十个人一根冰棍,这怎么吃啊? 甲 一人咬一口。

乙 多大口? 甲 小口。

乙 小口啊?不够,每人只能拿那舌头尖就那么一沾,小沾,还别大沾。

你要遇见个大舌头啊,这根冰棍没了。

有什么经济价值啊? 甲 你说一厘钱有多大分量? 乙 没约过。

看得见用得着,银行里不出,帐本上不写。

有多大分量啊。

甲 有这么几句谚语,您知道吗? 乙 您听吧,这谚语又来啦!什么啊? 甲 大海大不大? 乙 大! 甲 一滴一滴水汇成的。

乙 那倒是! 甲 万丈布匹多不多? 乙 多呀! 甲 一丝一丝线织成的。

乙 当然喽! 甲 首都人民大会堂高不高?它是一砖一瓦砌成的。

您姥姥的年纪老不老? 乙 我...... 甲 她是一天一天老起来的。

乙 你这不废话么? 甲 一厘钱搁一个人身上是微不足道的。

乙 哦! 甲 你要知道我们全国有六亿多人口。

乙 是啊!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本大账,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一个细小的数目。

乙 哦。

甲 用六亿多这个数子去乘,就会得出一个巨大的数目。

乙 嗯。

甲 是吧? 乙 对。

甲 所以说点滴节约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精神,节约一厘钱、一寸布、一滴油、一度电、一针一线、一砖一瓦、一灰一石、一丝一毫,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一”汇集到一起,变成一个巨大的“一”字。

乙 嗯。

甲 让它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乙 对! 甲 你嚷什么? 乙 哎,您说的是太对了! 甲 可您对一厘钱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乙 啊? 甲 你只喜欢这个大大的多多的。

乙 嗯,我的不喜欢那小小的通通的。

我是外国人哪? 甲 你呀,只知从大处着手,不在小处着眼:只看问题的一面,没有全局观点;
只会铺张浪费,不去节约从俭。

这种思想发展,真正危险——危险! 乙 好嘛,他这儿给我做坚定来啦!您不问我一厘钱是等于多少吗?可是谁知道您这一厘钱后面又有六亿多呢?一会儿乘,一会儿加的,这谁也算不上来! 甲 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乙 嗯,什么? 甲 您说一个人等于多少? 乙 一个人哪?一个人他等于......那得看个儿大、个儿小啦!这个儿大的分量就多,他个儿小的分量就少。

甲 干吗你,过秤哪? 乙 *** 吗过秤啊,你不说清楚喽,我知道一个人等于多少? 甲 有这么两句谚语你知道吗? 乙 这位的谚语儿倒真不少。

嗯,什么? 甲 工人常说的话:“为了社会主义早实现,两天的工作一天干!”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等于二。

甲 还有这么两句谚语儿。

乙 什么? 甲 争分夺秒抢时间,仨人工作一人担!这个一等于几? 乙 这个一就等于三啦。

甲 现在我们中国人民都有社会主义的觉悟,都有主人翁的态度,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忘我的劳动精神,在生产上都是一人多艺、一机多能,生产效率是一翻再翻,你说这个一究竟等于几? 乙 这个一呀? 甲 嗯。

乙 这个一那就等于——好些个0啦。

甲 别含糊启辞,说准喽。

乙 说准喽啊? 甲 嗯。

乙 就这个一啊,哼哼——不知道! 甲 这半天才答对! 乙 怎么着,答对啦? 甲 我说的一等于几啊,就是没有答案的一个算术题。

是多是少都看我们主观能力性。

有一分热必发一分光。

节约一分钟,为国家创造一分财富。

节约一厘钱,为国家积累一分资金。

这是我们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责任感。

是吗? 乙 对,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甲 可是具体到我身上,你说这个一等于几了呢? 乙 那么,到我身上啊?到我身上......咳,那就马马虎虎。

甲 你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等于几? 乙 没告诉你是马马虎虎吗? 甲 那么你在节约方面等于几? 乙 马马虎虎! 甲 那么你整天睁着眼睛看着这些新人新事都有什么看法? 乙 马马虎虎嘛! 甲 噢,你是马虎眼! 乙 谁是马虎眼呀? 甲 什么眼? 乙 我这眼是好眼啊,左眼一点三,右眼一点二。

甲 噢,正好。

乙 嘿嘿! 甲 二五眼。

乙 我呀? 。

单口相声台词,3分钟以内。要搞笑

在旧社会有一句话:“同行是冤家。

”有些人就相信了这句话,吃了不少亏,上了不少当。

同行与同行之间闹对立,连出家的和尚老道都闹别扭,古书里有很多和尚与老道互相争斗的故事,他们念的经就有矛盾。

谁家死了人,请棚和尚来念经,超度亡魂,叫鬼魂到西方去,因为西方是极乐世界,西方接引。

可是老道一念经,叫鬼魂到东方去,因为东方是白阳世界。

要是换尼姑念经,就叫鬼魂到南方去,因为南海大士不是在南边儿吗?可是喇嘛来念经,就叫鬼魂到北方去。

世界上没有鬼,如果真有鬼,这就麻烦大啦。

怎么哪?要是请和尚、老道、尼姑、喇嘛在一块儿冲这死人念经,叫鬼魂也为难哪?到底上哪方好呢?听谁的对呢?这鬼魂没准主意啦,只好站在那儿转吧。

您看马路上刮的旋风,大概就是他们念经念的,不!这不像话啦。

表演形式鉴于单口相声是由一个人演说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有些研究者认为它是中短篇小说的一种口头表述形式,其实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单口相声与中短篇小说同属于叙事性的艺术形式,从叙事状物、刻画人物等角度看,两者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单口相声又有其独到之处,它在表达上并不一定像小说那么有头有尾,更主要的,也是它更为突出的艺术特性,在于它是一种风格独具的喜剧性的口头叙事体裁。

求3分钟之类的单口相声,要非常搞笑的那种,而且要非常简单,贴近生活的。这些了

单口相声 《逗你玩》 台词母亲:“宝宝,妈妈忙去了,咱外边晾的衣服呢。

你看着别让人偷了去,有事就叫我。

”宝宝:“嗯”来了一小偷,对孩子:“几岁啦?”宝宝:“5岁”小偷:“你叫什么名字啊。

”宝宝:“我叫小虎”小偷:“你认识我吗?”宝宝:“不认识”小偷:“咱们俩一起玩吧,我姓逗,叫逗你玩,你叫我,叫我。

”宝宝:“逗你玩”小偷:“好,太好啦。

”小偷拿走了衣服,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褂子啦。

”母亲:“谁啊?”宝宝:“逗你玩”母亲:“好好看的”小偷拿走了裤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裤子啦。

”母亲:“谁啊?”宝宝:“逗你玩”母亲:“这孩子。

一会我揍你,好好看的别叫啦”小偷拿走了被单子,小宝大声的叫:“妈妈,他拿咱家被单子啦。

”母亲:“谁啊?”宝宝:“逗你玩”母亲:“这孩子。

再不老实,我揍你。

”小偷走了,母亲出来了:“咱们的衣服呢?”宝宝:“拿走啦”母亲:“谁啊?”宝宝:“逗你玩” 。

扩展资料:单口相声特点:1,叙述人的客观态度相声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由相声演员用叙述的方法把一段故事说给观众,表演单口相声的演员可以叫做叙述人。

由于叙述人把他所熟悉的事物,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说给观众听,这就决定了叙述人在叙述故事过程中以采取客观的态度为主。

因而单口相声只要求叙述人把故事具体、生动地讲出来,叙述人的性格不直接影响所叙述的事物本身。

2,叙述人在叙述里的两重性叙述人为了把他所熟悉的故事按照当时发生的具体形态表达出来,有时也进入剧情里去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可是他又不完全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束缚,他可以进出剧情之外作客观的叙述。

参考资料来源:-单口相声。

分享至:
小草

小草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领域报道,致力于为读者带来最新、最深度的科技资讯。

评论 (0)

当前用户头像